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國家統計局3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3月份制造業PMI明顯回升,表明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表示,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3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僅僅單月數據升至榮枯線以上,并不能判斷我國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實現趨勢性好轉,還需持續觀察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鞏固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勢頭,需進一步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
貨幣、財政、就業等政策要協調發力,精準施策,對沖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促進經濟實現趨勢性好轉。
3月制造業PMI回升至52% 反彈背后的三大信號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1日發布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制造業PMI為何大幅反彈?回到榮枯線上方是否意味著經濟企穩?新華社刊文稱,3月份制造業PMI大幅反彈背后的三個信號。
信號一: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比2月明顯好轉。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分析,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形成嚴重沖擊,尤其是2月份采購經理指數跌至歷史最低點,甚至低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經濟活動短期內大幅收縮。
3月份,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
這位負責人表示,3月份制造業PMI在2月份大幅下降基數上環比回升,表明3月份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與2月份相比發生了明顯的積極變化。
信號二:不意味企業生產經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PMI指數是一個月度環比指標,容易受到工作日、季節、基數等因素的影響,與同比指標相比,數據波幅較大,更適合反映短期經濟形勢的變化。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表示,3月份采購經理指數較2月份明顯上升反映當前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比上月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著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當前制造業復工復產呈現出有序推進、積極向好的態勢,但仍然面臨人流物流存在堵點、產業鏈復工復產不協同等制約,特別是隨著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國際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受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動蕩加劇。
信號三:推動經濟回穩向好仍需加力。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指出,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三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僅僅單月數據升至榮枯線上,并不能判斷我國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實現趨勢性好轉,還需持續觀察變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要充分認識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高度重視疫情對社會生產和需求的沖擊,全面落實中央一系列安排部署,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更緊密地銜接起來,確保中國經濟底部回升勢頭不斷得到鞏固與加強。
鞏固經濟企穩勢頭 政策仍需協同發力據中國證券報,分析人士認為,3月制造業PMI大幅回升表明企業復工復產加快,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比上月有所改善。
要促進經濟實現趨勢性好轉需繼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打通復工復產各環節堵點,加大資金保障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3月PMI指數明顯上升并不意味著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PMI指數是一個月度環比指標,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三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僅憑單月數據升至榮枯線以上,不足以做出經濟已經回暖、實現趨勢性好轉的判斷。
經濟是否回暖還要看未來幾個月PMI能否延續擴張走勢。
綜合國內外形勢看,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還在發生新變化,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
一方面,國內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大,3月反映資金緊張和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分別為41.7%和52.3%,比上月上升2.6和4.1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由于疫情在國外快速擴散,多國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國際經濟貿易環境趨于嚴峻,我國進出口壓力增加。
3月我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6.4%和48.4%,雖然環比有所回升,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因此,鞏固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勢頭,需進一步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
貨幣、財政、就業等政策要協調發力,精準施策,對沖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促進經濟實現趨勢性好轉。
另據經濟日報,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建議,當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仍在持續,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疫情影響較大的終端消費行業的恢復仍需時日。
要為終端消費樹立信心,適當提高個稅起征點,適當發放消費信貸或消費代金券,激發消費信心和消費興趣。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下一篇:孫正義質押股票 股權抵押比例至60%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漢莎航空將取消70%航班 乘客可免費改班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