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扇貝又來了!”11月11日,獐子島因扇貝“又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11月12日,獐子島開盤一字跌停,股價報2.7元/股。
新京報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這已經是獐子島在2019年收到的第4封關注函了,加上還收到3封問詢函,一年內7次遭到深交所質問。
下滑業(yè)績和高額負債等問題屢受質疑,而扇貝受災已多次成為獐子島回復經營不善的“萬金油”。
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月11日,獐子島發(fā)布公告稱,根據(jù)已完成的近半數(shù)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結果,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占80%以上,畝產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
而因抽測工作尚未完成,死亡情況可能還將持續(xù),暫時無法判斷此次死亡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核銷的具體金額。
但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蝦夷扇貝共消耗性生物資產賬面價值3億元。
當晚,深交所火速下發(fā)關注函表示,根據(jù)公告,獐子島在10月末并未出現(xiàn)扇貝異常情況,但在10月末至今的短時間內,扇貝卻出現(xiàn)較大面積死亡、減值跡象,質疑獐子島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
除扇貝為何“突然死了”,深交所還要求獐子島說明為何11月才開始本應在9月至10月進行的秋季檢測,以及此次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是否對2019年度經營業(yè)績構成重大影響。
截至目前,新京報記者尚未聯(lián)系上獐子島方面。
獐子島證券部11月12日上午對外表示,正在等待專家組的調查結果,最快中旬前完成,公司方面已調整扇貝業(yè)務占比,以減輕業(yè)績損失。
事實上,獐子島的扇貝并非今年才成為“背鍋俠”,早在2014年巨虧11.89億元時,獐子島就曾解釋是扇貝遭遇冷水團造成絕收“跑了”。
2017年,獐子島再度巨虧7.23億元時,則表示由于海洋牧場遭受重大災害,扇貝都被“餓死了”。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很多上市公司對于監(jiān)管漏洞已有屢試不爽且成癮跡象,而之前也并沒有相關海域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氣象或養(yǎng)殖條件變化的報道,除非獐子島能夠給出令市場滿意的反駁舉證,否則扇貝受災很有可能被大家認為是故技重施。
年內7度被深交所關注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獐子島在2019年收到的第4份關注函。
此外,獐子島還因2018年年報、2018年年報回復公告和2019年半年報收到深交所3封問詢函。
多次為獐子島業(yè)績背鍋的還是扇貝。
5月22日,深交所就獐子島2018年年報下發(fā)問詢函,指出獐子島在2018年實現(xiàn)凈利潤3210.92萬元,同比增長104.44%,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卻虧損4314.14萬元,同比下降379.43%的業(yè)績變臉。
對此獐子島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扇貝受海洋資源災害影響產量下降,單位成本上升。
6月1日,對年報問詢函的回復,深交所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希望獐子島說明年末存貨的盤點結果是否存在異常。
獐子島表示,在進行2017年年度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盤點時發(fā)現(xiàn)底播蝦夷扇貝大面積死亡,與其他年度盤點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已對相關存貨成本進行了核銷處理和計提減值準備。
9月9日,深交所針對獐子島發(fā)布的2019年半年報展開問詢,要求獐子島就盈利能力大減、可持續(xù)經營能力等14個問題作出解答。
對此,獐子島再一次把凈利大幅下滑的鍋推給扇貝受災。
而在10月14日,深交所又對獐子島連發(fā)2份關注函,其中一份還是與扇貝受災相關。
此前,獐子島預計2019前三季度虧損3100萬至36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2338萬元。
面對深交所關注的業(yè)績下滑,獐子島稱,2018年年初發(fā)現(xiàn)部分扇貝死亡嚴重,畝產過低,受當年自然災害影響,蝦夷扇貝產銷量同比下降約20%,后決定對107.16萬畝已無采捕價值海域放棄采捕,對24.3萬畝畝產較低海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因可收獲面積及資源量大幅減少且短期內難以恢復,整體凈利潤水平同比下降較大。
除扇貝外,另一份關注函則聚焦于獐子島的海參秋捕問題。
2019年10月,有相關媒體爆出獐子島涉嫌違反相關條例中嚴禁在禁漁期內采捕特種海產品的規(guī)定,還可能存在嚴重透支未來海參業(yè)務利潤的情況。
10月18日,獐子島對以上說法予以否認,表示其活鮮銷售海參采捕可常年進行,不存在“涸澤而漁、透支收益”的情形。
就在大家以為獐子島的海洋大戲在年末就此落幕之時,11月11日,獐子島又一次因“突然死了”80%的扇貝獲得深交所關注。
在食品行業(yè)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上市公司頻繁受到深交所關注與問詢的狀況,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很大的傷害和打擊。
而從整體產業(yè)端和資本端的角度去看,獐子島的運營問題還是很多的。
“內部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我認為這已經不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了。
”財務負債問題屢受關注在扇貝飽受爭議之時,獐子島的負債問題同樣在今年被深交所“三顧茅廬”。
5月22日,在深交所下發(fā)的獐子島2018年年報問詢函中,就曾對獐子島的負債能力表示質疑。
當時,獐子島短期借款15.26億元,非流動負債10.5億元,貨幣資金余額3.82億元。
后經深交所要求,獐子島對自我償債能力進行分析,表示目前自身資產負債率偏高、流動比率低、金融機構借款規(guī)模較大,償債壓力大。
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獐子島企圖通過出售資產達到負債率的“瘦身”。
8月30日,繼月初以6075萬元出售子公司一宗土地使用權后,獐子島再度發(fā)布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草案,擬以2.35億元出售新中海產100%股權和新中日本株式會社90%股權。
該草案隨即引來多方異議。
獨立財務顧問平安證券表示,無法判斷公司與生物資產相關的存貨、成本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無法對報表公允性發(fā)表審閱意見,并對業(yè)績真實性和會計處理合規(guī)性出具了消極意見;董事羅偉新對相關議案投出反對票。
8月30日當晚,深交所火速下發(fā)關注函,對以上事件表以關注。
而在2018年2月,獐子島就曾因財報問題被立案調查。
2019年7月,獐子島被認定為2016年、2017年年報及2份公告涉嫌財務造假,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就此,證監(jiān)會擬對獐子島和相關涉案人員給予警告和罰款,并對董事長吳厚剛、副總裁梁峻、董秘孫福君、首席財務官勾榮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9月9日,獐子島在回復深交所2019年半年報問詢函時表示,雖然上半年,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分別達到17.41億元和3.92億元,較2018年年末增加14.09%和281.99%,總負債高達31.53億元,但巨額債務可能引發(fā)的流動性風險仍然可控。
沈萌告訴新京報記者,投資者大多只看波動價差,不太注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合理性,加之“A股市場監(jiān)管處罰極致是60萬元,但上市公司在市值上的違規(guī)操弄卻動輒千萬上億,變相激勵了部分不法上市公司利用漏洞為非作歹。
”
下一篇:全國經濟普查出爐 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發(fā)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電子煙監(jiān)管趨嚴 整改緊逼網絡渠道仍未下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