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迎來正式開通一周年。
即便過去了整一年時間,林升仍清楚地記得,那個自己從廣播中聽到“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消息時的情景。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一定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啟,極有可能成為中國外貿進出口劃時代的里程碑。
”伴隨著興奮與憧憬,林升毅然辭去了政府單位的公職,跑到珠海創辦了廣東港珠澳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港珠澳供應鏈公司”)。
與林升一樣,珠海廣豐物流有限公司(下稱“廣豐物流”)的總經理張杰也頗為看好港珠澳大橋開通帶來的劃時代意義。
他所在的廣豐物流最早于2010年就開始在珠海布局綜合物流中心。
物流產業已經成為港珠澳大橋帶給珠海最直接的利好。
借助港珠澳大橋便捷連通三地的獨特優勢,珠海正從交通末梢向交通樞紐城市轉變。
港珠澳大橋更使珠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極大地提升了三地人員、生產資料的流動效率。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自去年10月24日正式開關運作以來,已順利運作近一年。
截至10月15日,累計通行貨車76154 輛次,運輸貨物總量為9.8萬噸,貨值51億美元,貨車日均分別為217輛次、280噸、1457萬美元。
在受訪專家看來,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拉近了珠海乃至珠江西岸與香港港口與機場方面的距離,珠海有望利用“橋頭堡”的地理位置優勢,加速建成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真正實現“全國攬貨、珠海集聚、通過港澳發往全球”的全球門戶和全球樞紐。
引來物流“金鳳凰”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令珠海從物流末梢變成了橋頭堡。
”林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往珠海拱北口岸主要以旅客通關為主,通過拱北進入澳門并發往全球的貨物有限,珠江西岸想要出口貨物一般會選擇繞道深港。
張杰也舉例稱,以前公司安排物流,通過水路出口香港貨物,由于要等船期,一般需要兩天;如果繞行虎門大橋陸路運輸到香港,至少需要4個小時。
港珠澳大橋通車后,貨車實現了24小時通關,如今,企業貨物出口香港所有運輸及通關全過程,即從企業倉庫發貨、到貨物抵達香港,最快40分鐘就可完成,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物流效率的提高帶來了物流企業成本的降低。
“受惠于大橋海關的24小時運作、快速通關和專人對接等惠企措施,珠港間的跨境電商運輸成本節省30%至40%左右,貨運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大大提升了區域內物流和制造企業的競爭能力,也提升了民眾海淘體驗。
”廣豐物流成了港珠澳大橋開通后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張杰掰著手指算出了大橋通行的好處。
林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40年前的深圳,改革開放后之所以迅速實現經濟騰飛,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與香港陸路相通,擁有一線公路口岸。
“港珠澳大橋開通,珠海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個擁有雙一線公路口岸的樞紐城市,實現了與香港、澳門同時相連,其中一定蘊含了世界級的能量。
” 他介紹,香港目前對內地貿易的主要通道是深圳,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也成為其貿易的重要通道,能夠有效承接香港物流業特別是香港機場的“溢出效應”,珠港物流合作一定會成為提升珠海經濟總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春江水暖鴨先知。
早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諸如物流企業等“金鳳凰”就擇珠海而棲。
珠海市商務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珠海在人工、倉儲租金、運輸成本方面存在絕對優勢。
例如,珠海司機的平均薪酬僅為香港的35%,倉儲平均成本也僅為其20%,相反,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珠海40英尺柜集裝箱經港珠澳大橋要比經虎門大橋的成本壓縮了30%,效率提高了4倍。
目前,集聚珠海的物流企業已近800家,包括港控集團、航空城集團、公交集團、交通集團,廣豐物流、南光物流、百安物流、日通物流、大通物流、隆盛冷鏈等;占國內跨境電商交易額65%以上的三大跨境電商平臺也已進駐珠海,包括京東、阿里巴巴菜鳥、網易考拉服務供應商海倉科技、港珠澳供應鏈公司、威時沛運供應鏈等省內知名物流企業。
依托大橋建設“自由貿易陸港” 在很多老珠海人眼中,珠海曾經被稱為“交通末梢城市”,出市的方式只能依靠大巴、高速客輪等交通工具,對外道路寥寥數條,即便有了城軌,也只能到達廣州南,想去更遠的地方需要換乘。
如今,珠海基本形成以港珠澳大橋為龍頭,以港口、高速公路、機場、鐵路、口岸為支撐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格局,搭建起了江、海、公、鐵、空立體集疏運體系。
珠海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帶來了諸多變化,香港物流產業首當其沖。
張杰介紹,土地空間不足目前仍制約著香港經濟發展,香港的物流成本是深圳和廣州的兩倍,是珠海的三到四倍。
港珠澳大橋開通,從香港國際機場、葵涌貨柜碼頭到珠海,由原來4小時以上的陸路車程,縮減至分別僅需45分鐘和75分鐘,受益于物流成本大幅度縮減,香港機場與港口的倉儲業務正逐步遷移延伸到珠海。
“珠海的物流成本低于香港,所以大橋開通后,香港的貨源都會放到珠海儲存,一些物流項目等也都會轉移到珠海。
加之港珠澳大橋的24小時貨運時效,珠海與香港之間的運輸,幾乎沒有時間限制,這也是港珠澳大橋聯動的一個亮點。
”張杰表示。
實際上珠海已經在探索借助港珠澳大橋開通帶來的港澳快速通關、與香港機場“陸空聯運”的獨特優勢。
“舉個例子,珠西周邊的城市都可以通過珠海實現與香港機場的聯動。
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后,廣豐跨境電商產業園就可以實現‘陸空聯運’的打板拼板業務,將經珠海出口、香港機場空運打板理貨的服務前置到廣豐物流園。
”廣豐物流商務經理南儀理說。
按照廣豐物流園的規劃,以往跨境電商出口都是從深圳出關,經香港機場飛往全球,大橋通車之后,即將出口的貨物在珠海就可以直接把打好板、拼好板的貨物提前“訂艙”“安檢”和“登機”,逐步構建以珠海為中心的“全國攬貨—物流園集聚—香港直飛”的出口生態圈。
交通部規劃院院長李興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所帶來的不僅是交通便利性,更改變了相關區域的時空關系,從而帶來區位結構、社會特征及經濟活動質的調整和跨越,“港珠澳大橋將扮演重塑區域空間發展格局的重要角色”。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作為連接港澳和珠江西岸的大動脈,大橋的通車加速了大灣區的互聯互通,而珠海作為珠西、粵西和我國西南地區聯通港澳的關鍵節點,將成為大珠三角網絡型交通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樞紐城市,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和突出更是不言而喻。
在林升看來,珠海的如此地位將改變中國的外貿格局。
“大橋使珠海擁有了雙一線公路口岸,與兩個世界級的自由貿易港連接起來。
”他認為,可以依托港珠澳大橋,將珠海建設成為自由貿易陸港。
林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相當于將港澳倉內移到了珠海。
港珠澳供應鏈公司則主要依托港珠澳大橋地緣優勢,開展國際貿易分撥業務。
就是快速進出,能轉可退,以此實現買賣全球、退轉全球。
截至10月中旬,其半年時間完成的外貿進出口額就超過12億美元。
“去年珠海外貿進出口總值僅實現3246.3億元,與珠海當前的地緣優勢很不匹配。
”在林升看來,這只是起點,“珠海很多政策都有,只是需要時日組裝起來而已,依托港珠澳大橋完全有能力再造一個珠海,建設成為國際商貿物流中心。
” 但這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推動粵港澳三地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融合協同,破除行政區劃壁壘和阻礙,實現粵港澳三地供應鏈產業的融合發展、錯位發展和物流要素自由流動。
“畢竟留給珠海的時間窗口太短了,只有3-5年。
”林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必須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前形成對珠海的路徑依賴,否則極有可能錯失發展良機,成為過路經濟。
下一篇:新零售兩年考: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格力籌劃股權轉讓 董明珠將何去何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