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你們可以挑戰我,但我已經準備好了要“嘲笑”你們。
一大早,小巴先來個劇透。
張一鳴、王欣、羅永浩選擇同一天 召開各自的社交新品發布會 今天下午2點30分,張一鳴創辦的字節跳動將發布一款社交產品,有人說它會叫“抖信”,也有人說它叫“飛聊FlyChat”。
還真是巧了,快播創始人王欣,刑滿釋放后再次創業成立了“云歌智能”,將于今早在深圳發布一款新的社交產品,據稱主打匿名社交。
去年8月靠著社交產品“子彈短信”,在短短6天時間引來51家VC、7家科技巨頭競相投資的羅永浩,也將在今晚舉行一場產品發布會。
類似的嘗試,在過去幾年并不少見。
包括支付寶、網易在內,試水過社交軟件公司的目標大致相同——不敢說一定是挑戰微信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但分一杯羹是少不了的,只不過,他們的結局大多不太美妙。
微信的各項數據早已讓所有創業者都望塵莫及:日登錄量超過10億,每日450億信息發送,4.1億次音視頻呼叫。
但也有人說,微信的發展已經到頭了,畢竟中國的人口基數就擺在這。
于是,才有羅永浩、張一鳴、王欣等一眾挑戰者的前赴后繼。
尤其是挑戰者張一鳴,背后站著一幫擁護者,連YY創始人李學凌都發朋友圈表態支持。
而這一仗,顯然蓄謀已久。
就在幾天前,今日頭條CEO陳林在悟空問答中提了一個問題:中國的社交領域已經到終局了嗎?未來,社交領域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和創新? 小巴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大頭,究竟“抖信”們能不能挑戰微信?接下去社交領域格局將會迎來怎樣的改變?來看看大頭的觀點。
魏武揮 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 科技專欄作者 純水平類社交產品很難有機會了 社區產品天天都有機會 頭條到底要推出一個什么樣的產品,還比較未知,不太好講。
籠統地說,它具備流量優勢,所以不需要太費力的冷啟動。
也具備算法優勢,可能捕捉興趣會強一點。
但這只是籠統的優勢,還是要看具體產品。
對于社交產品,目前的定義比較雜。
我認為有兩種產品,一個叫社交,一個叫社區。
社交產品以通訊為主,微信相當典型。
社交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強,一般來說,在微信上找人點對點聊天,都有一定的目的。
在我看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純水平類社交產品很難有機會了。
陌生社交和職場社交也各有強手,比較難做。
但難度可能會比水平類社交產品低一點,但依然不好做。
純水平類社交產品很難有機會 陌生社交和職場社交也比較難做 但社區產品,是興趣類導向,從古老的BBS、聊天室,一直到今天小紅書之類,都是社區類產品。
社區類產品上,用戶互動以興趣為導向,也會出現聊的時候很high,聊完了從此相忘于江湖的可能。
當然,也會聊high了以后說“加個微信”?(社區是可以為社交導流的)。
所以,社區產品,天天都有機會。
劉興亮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互聯網學者 當一匹馬的速度足夠快時 很難再造出一匹馬去趕上它 最好的辦法是造出一輛汽車 三款產品放在同一天發布,我倒是不認為是刻意為之。
或許是一種巧合,畢竟大家都不愿意跟別人撞車,尤其是相對弱的公司更不愿意跟強大的公司撞車,很可能連媒體都請不到。
字節跳動推出社交產品,我認為更多的是為了防御,而不是為了進攻,主要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用戶流失到別處,我猜測這款產品的重點是視頻聊天。
目前的社交戰場,騰訊一家獨大,微信已經成為用戶的標配,畢竟社交關系就在那。
大社交領域,即使有公司想要進攻,想挑戰微信的地位,機會也很小了,垂直化差異化的小社交還是有機會的。
真正挑戰微信的,一定不是一款跟微信差不多的產品。
就如同挑戰微博的,一定不是另一家公司做的微博產品。
挑戰微博的 一定不是另一個微博 當一匹馬的速度足夠快時,很難再造出一匹馬去趕上它,最好的辦法是造出一輛汽車。
但是,在汽車誕生之前,所有人都只是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當然,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還有許多需求沒有被滿足,有再多的社交軟件,依然會有“寂寞、空虛、冷”的時候,這也正是做社交軟件的難點。
有些需求是不可以被滿足的,而有些需求光靠工具是很難去做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匹配的。
反過來說,如果用戶的訴求這么容易被滿足,那就不會有人得抑郁癥了。
丁道師資深互聯網觀察家 原速途研究院院長 今日頭條的社交產品對標微信 機會很小 騰訊是先有微信,用微信來引流才有新聞資訊平臺:天天快報,企鵝號等;今日頭條是先有新聞資訊平臺今日頭條,以及西瓜視頻、抖音等,再用這些流量來切入社交。
這兩個企業分別通過相反的兩個方向,做類似的事情,從而形成信息、資訊、互動的一個社交新閉環。
微信幾年前在這么多同類型產品中脫穎而出,證明了它的模式更適合當下的市場,所以不難猜測,今日頭條今天推出的產品和微信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它會實現和新聞資訊產品、移動短視頻平臺的良好互動。
只不過它對標微信的話,機會很小。
微信不具備可替代性,今日頭條具備可替代性,這就是社交產品的威力所在。
在美國也是如此,現在已經很難出現能夠顛覆Facebook的產品了,哪怕花錢去做補貼圈用戶,難度也很大。
微信不具備可替代性 今日頭條具備可替代性 機會小,不意味著機會不存在。
廣義來講,王者榮耀是社交產品,抖音也是社交產品。
整個社交網絡還是呈現出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不同類型的產品,不同類型的服務,只要能滿足用戶差異化的需求,還是能找到自己的發力點,絕對不會出現被某一個產品壟斷,一家獨大的情況。
但有一個點需要注意:中國網民數量增幅已經達到歷史最低點。
根據CNNIC統計的數據顯示,網民在突破八個億之后,增長已經非常緩慢了。
而且,絕大部分的社交就是無效的,社交網絡是虛擬的,是真實世界的一個映射,真實世界里面有的,社交網絡上也會有,所以不能帶著功利性的心態,去看待互聯網產品。
劉潤 潤米咨詢董事長 公眾號:劉潤 今日頭條系做社交軟件 是對原有社交體系的一種補充 談到社交軟件前,先來說一個概念——網絡效應。
大致意思是: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平臺本身的價值也會不斷被放大。
當微信有10億用戶時,一個新的社交軟件就算有100萬用戶,它們之間的價值感都是相差巨大的。
當用戶總數到達到一個超級大的量值時,對于新的社交軟件而言,功能已經不再是最核心價值了,用戶的總數反而是。
所以,拿功能來對抗微信,來作比較,都是對網絡效應一個極大的不理解。
而且網絡效應達到一個關鍵值之后,再超越它就非常困難。
很多人嘗鮮之后會覺得還不錯,挺好玩,但大量的朋友都在微信上,不能每天打開好幾個社交軟件,所以最后的選擇還是微信。
最后的選擇 還是微信 這解釋了為什么來往、易信、子彈短信都打不過微信,以及所有用來挑戰微信的,最終都不可能戰勝微信。
但這不代表社交軟件沒有機會。
微信滿足的是最一般的社交需求,陌陌、脈脈等滿足特殊社交需求,有些是有機會在某個垂直領域發展成小眾的應用存活下來的,但它們基本上不會是微信的挑戰者。
現在,今日頭條系做社交軟件,我認為跟Facebook做Massage一樣,是對原有體系的一種補充。
社交是極其消耗用戶時間的,它想用這種方式使自己的產品產生一個閉環,增加產品間用戶與用戶的互動。
所以,我認為,字節跳動新社交產品的發布,主要是作為增黏劑去穩固生態,增加用戶黏性和留存,而不是為了挑戰微信。
下一篇:首張銀行牌照獲批 一年多的觀望終于定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中小企業創業者如何走上“快車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