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褚時健去世了,享年91歲。
2019年3月5日13點20分,剛剛過完91歲生日(生于1928年1月23日)的褚時健在云南玉溪病逝。
褚時健之子褚一斌在朋友圈里證實了這一消息。
從紅塔集團到褚橙,經商,是一個貫穿褚時健的一生的動作。
借用褚老自傳里的一句話——“褚時健這個人,還是做了一些事。
”從紅糖廠到卷煙廠褚時健的經商天賦,在他最初經營紅糖廠的時候就顯露出來了。
1963年,褚時健被發放到西雙版納的曼蚌糖廠(后為戛灑糖廠)——一個連年虧損,發不起職工工資,每年都需要靠財政補貼才能勉強維持運營的工廠。
上任后的褚時健做了這些事:改進了工廠的設備,把榨糖機的滾筒從3個增加到9個,用新的蒸汽鍋代替原來的老鍋來煮紅糖,大大降低燃料的用量;改糖廠制度為按勞取酬,即生產的紅糖越多工資越高,從而極大的調動了工人的積極性。
只用了一年時間,褚時健讓紅糖廠轉虧為盈。
1979年,成績突出的褚時健被調往卷煙廠,褚時健的煙草人生也由此開啟。
眼前是似曾相識的場景——褚時健上任之時,煙廠生產出來的30萬箱香煙,有6萬多箱都積壓在倉庫里無法傾銷。
褚時健自己曾這樣形容當時的卷煙廠:員工軟、散、懶;車間跑、冒、滴、漏。
照舊,從工作激勵、技術改進、原料保證等幾個方面入手,褚時健對煙廠進行了一系列革新。
恰逢上世紀80年代中,國際煙草行業開始技術換代,國家煙草總局將西南地區引進一套先進技術的指標給了貴州,但貴州沒要(誰要拿下就要準備兩千多萬美金),后來這個指標就給了云南。
褚時健聽說,當即便和副廠長一起坐車前往昆明。
他們將全廠抵押給銀行,最終引進了新設備。
80年代中期玉溪煙廠由此在全國崛起,一代“煙草大王”也就此誕生。
“妥協”于功過人生玉溪是褚時健的高光時刻。
不過,如果就此打住,褚時健的人生或許還談不上傳奇,更談不上“妥協”與“不安分”。
1995年2月,褚時健被匿名檢舉貪污受賄。
同年,褚時健女兒褚映紅在看守所自殺,妻子兩年后才知噩耗。
1996年褚時健被正式調查,關押進南京看守所。
褚時健的人生似乎脫了軌,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不過就是彼時。
1998年1月,褚時健案得到公告:褚時健嚴重經濟違法違紀案,被控和紅塔集團其他幾個領導人以私分形式貪污公款355.1061萬美元,褚時健得款174萬美元。
當時,褚時健是這樣坦白的:“1995年7月份,新的總裁要來接任我,但沒有明確誰來接替。
我想,新總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簽字權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就這樣交簽字權,我得為自己的將來想想,不能白苦。
所以我決定私分了300多萬美元,還對身邊的人說,夠了!這輩子都吃不完了。
”公開資料顯示,褚時健在經營紅塔期間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超1400億,但他個人總收入只不過百萬。
同時,當時國企領導人收入偏低。
有人計算過,褚時健所領導的卷煙廠每給國家創造14萬元利稅,他自己只能拿1塊錢回報。
社會上有人為褚時健開脫,認為功應抵過:褚時健主管玉溪的十幾年,累計為國家創造利稅991億元,品牌價值398億元,解決了云南省一半人口的就業問題,并且讓煙農直接受益。
有人鐵面無私:不管褚時健有著怎樣的貢獻,都不該貪污公款。
就這樣,傳奇和矛盾于一身的褚時健在商界、民間的爭議從未斷過。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就曾這樣寫道:“‘褚時健現象’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轉型時期的中國商界在法制觀念和價值評判上的模糊、矛盾和迷茫。
”在吳曉波看來,1995年至1997年,褚時健案發的時間點,正好處在國企改革轉制的時間交叉點,當時原有的靠承包制和自主權落實的國企改革已經走到了死胡同,怎么能在企業經營中體現企業家的價值,是當時討論最激烈的話題。
這順勢推動了整個中國企業產權化的改革。
而這也是褚時健案的戲劇性所在。
一紙宣判,褚時健妥協于功過評說。
后來,褚時健不太愿回憶過去的事情。
《中國企業家》在文章《暮年褚時健》中提到,“我今年77歲了,過去的事我根本不去想,不如意的東西越想越多,想它自己找麻煩不是?”褚時健如是說,他的聲音不高,語速緩慢,不時擦去眼角的淚水——風沙眼。
耄耋之年的“不安分”中企還在去年年底的文章《褚時健:一句頂一萬句》中寫到,褚時健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他是特別善于妥協的人。
文中作家周燁這樣說道:“我們一直在強調他跟這個體制在不斷碰撞,其實他一直試圖做一個聽話的人,他一直是跟著這個體制走的。
他經常跟我說,無論是被打成右派還是去糖廠,甚至于后來去玉溪煙廠,他們讓我去,我沒有辦法啊,我不想去,也只能去。
他做了農業以后,馬老師的一句話對我很有感觸,她說,‘我們只有做農業呀,做其它東西都太高調了,做農業,撲在土地上,就沒有人說什么了’。
都說他為企業家贏得了尊嚴,其實這么多年,他最缺乏的就是‘尊嚴’。
”但褚時健拼上了最后的尊嚴用來種橙子——走出囹圄之后的褚時健,低調,卻不安分。
2012年,是褚時健種橙的近第十個年頭。
褚橙就是褚時健人生中最后的生意。
耄耋之年的褚時健上山種橙子,還用上了電商等新手段,一時間成為勵志人物的代表。
2003年,被褚時健影響過的企業家王石去看這位自己無比尊敬的人。
“73(實際75)歲的老人,經歷過那么多坎坷,精神卻那么好。
”王石在拜訪褚時健的時候說道。
對于“做事”,褚時健一刻都不曾放松。
對于種橙子這件事,褚時健曾對《財約你》這樣講到:“第一,我覺得人生哪個沒有錯?第二,你認為我錯了,我可以改正。
人生應該為社會、為國家在任何時候都有些貢獻。
條件不同,條件好了貢獻多點,條件差點貢獻少點。
在那段時間,要作為一般人總想著不行了,我那些朋友說,算了,不用干了,你干多少會怎樣?國家不承認。
我說我們自己也有錯誤,不要再錯是做得到的。
以前干國家的,有國家的規章制度管,現在我自己干。
我們試試看,所以來種果園。
”雷曉宇這樣形容褚時健和他的橙子:野地里的橙子是酸澀難言的,但他養出來自己的那一點甜味。
多年前大家就“尋找褚時健”,如今仍是空山寂寂。
這個甜,還有這個空,加在一起,與其說是企業家精神,不如說是人的精神。
粗粗看他一生,最感慨的是老年失子的時刻,一個人如何從荒原的哭號里站起來,那是真正的絕境和自我發現,李爾王的重生。
真正讓褚時健放下擔子,感到輕松的時候大概是宣布了繼承人的那一刻。
現在,交待完身后事的褚老可以安息了。
功過人生已經不需要蓋棺定論,褚時健留下的,或許是他可以隨時清空過去,迎接希望的態度。
正如褚時健自傳里說的那樣:曾有人評價我是這個國家里最具有爭議的人之一,我的人生的確起起落落,不過,活到今天,我覺得一切都是經歷,都是財富,沒有那些得到,沒有那些打擊,就沒有今天的褚時健。
我人生里沒有服過輸的時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較勁,我希望我的人生都體現在當下,而不是昨天曾經如何。
褚老千古。
下一篇:2小時擠爆門店,Costco暫停營業,Costco在華狂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8十大關鍵詞:改革開放40年、米兔、錦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