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李嘉誠今年將滿90歲(1928年7月29日出生)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接任長和董事會主席。
出生于1928年的李嘉誠,今年剛好年滿九十。
近年來,關于他退休計劃的討論熱度不減,其退休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3月16日下午,問鼎中國首富多年、被譽為“亞洲巴菲特”的李嘉誠在“長和系”公司的業績發布會上宣布退休,他的長子李澤鉅成為接班人。
早在2012年,李嘉誠就指定長子李澤鉅為其繼承人,接掌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橫跨從零售到電信和公用事業等領域的龐大帝國。
在去年年中,《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李嘉誠計劃在90歲大壽前退休,轉任長和高級顧問,意味著李嘉誠將正式“交棒”予長子李澤鉅。
今年7月份,李嘉誠將年滿90歲。
在2016年接受的一次采訪中,李嘉誠曾表示,那些擔心繼任的人應該注意到,他的兒子已經和他共事了30年,過去幾年一直在全職照管他的企業。
事實上,隨著香港四大地產商陸續作出企業王國傳承的安排,李嘉誠近年多番被追問退休事宜,例如2015年初長和系宣布世紀重組,李嘉誠直言隨時可以退休,當時他更明言:“假如現在退休,都可以做特別顧問或政策顧問”。
多年穩居華人首富寶座李嘉誠于1928年出生于廣東潮州潮安縣。
1939年,為躲避戰火,李嘉誠與家人前往香港。
1950年開始創辦第一家企業——長江塑料廠,又于1972年成立長江實業。
十余年后的1986年,長實集團成為香港十大財團首富。
2000年,李嘉誠憑借126億美元(796.8億人民幣)個人資產,登上《福布斯雜志》評選的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
目前,李嘉誠為首的李氏家族經營范圍涵蓋房地產、物業開發、商業地產、港口運輸、電話電訊等行業。
在李嘉誠的商業版圖中,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被認為是最為重要的兩家公司(2015年1月,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合并后分拆成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長江實業以地產業務為主,同時涵蓋了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及服務套房業務、物業及項目管理、飛機租賃,以及家用設備服務相關之能源與基建資產投資。
和記黃埔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貨柜碼頭經營商、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技術最先進的電訊服務。
在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主營業務中,地產業務均占有相當的比例。
例如,長江實業開發了北京的別墅項目譽天下,和記黃埔開發了上海的別墅御翠園、御濤園和御沁園等項目。
2015年年初,李嘉誠分拆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并把公司注冊地牽往開曼群島,隨即誕生了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通過股份交換、資產合并及重組方式,長實持有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在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的所有地產業務,地產業務獨立上市,總市值為2930億港元;而兩家公司旗下的非地產業務,則由長和集團“繼承”。
至此,登陸香港股市43年的長江實業、歸至李嘉誠商業版圖36年的和記黃埔,化作歷史。
自此以后,李氏商業帝國的“主力軍”,將變為新的長和集團與長實集團。
目前,李嘉誠先生擔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擁有長和系四家上市公司,即長和、長實集團、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
出售大陸資產惹爭議近年來,李嘉誠開始逐步出售大陸及在港物業、地塊及資產控股權,并引發國人“李嘉誠跑了”的爭議。
2013年10月,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將位于上海的東方匯經中心出售給交通銀行,出售價為90億港元(約合72.57億人民幣),樓面價達8萬元一平米,比他2004年購入時的1.2萬元一平米翻了數倍。
2014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以440億港元(約合354.80億元人民幣)向淡馬錫出售零售旗艦屈臣氏24.95%的股權。
同月,長和系出售60%亞洲貨柜碼頭股份;4月,李嘉誠二兒子李澤楷旗下的盈大地產以9.28億美元(折合58.69億人民幣)轉讓了北京三里屯的地標建筑——盈科中心。
當年5月,李嘉誠旗下的長和投資又出售了長園集團股權,以及和記港陸70%的股權以及香港電燈集團20%股權;8月,李嘉誠以15.4億元賣掉上海黃浦江西岸虹口區的盛邦國際。
進入2015年,李嘉誠旗下的資產繼續了“賣賣賣”的步伐。
2月,長江實業旗下公司以5.2億元人民幣出售位于香港新界的商業地產物業盈暉集團;2015年6月,李嘉誠旗下電能實業以售價61.4億人民幣的價格,向卡塔爾投資局旗下公司出售香港電燈集團16.53%的股權;李嘉誠對大中華區的資產的拋售引起了爭議。
2015年9月,新華社旗下瞭望智庫發布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指出“作為曾經的獲利者,其(李嘉誠)在大陸,在中國,未來還有三大使命需要完成,不能輕易一走了之。
”2015年9月29日,李嘉誠及長和集團發表聲明:“最近一些人對我本人和集團作出毫無根據的指責,惹來網民及傳媒的關注。
在此,我多謝各位的關心,并借此機會作出回應。
首先感謝國內、香港以及國外的朋友對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論自由是一把兩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發熱烈討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遺憾。
”但李嘉誠并未停止轉讓資產的腳步。
2015年10月26日,長江實業地產宣布以200億元賣掉上海陸家嘴的“世紀匯”綜合體。
2017年10月,長實集團以約402億港元(324.16億元)轉讓中環中心75%的股權。
12月,長實集團附屬公司置富產業信托公告稱,以20億港元出售香港和富萃物業。
有媒體統計,2017年中,李嘉誠拋售在港資產共套現587億港元;若上溯至2013年始,李嘉誠對在港資產的拋售已經套現超過1000億港元。
長子李澤鉅為接班人早在2012年,李嘉誠就將長子李澤鉅定為其商業帝國的接班人。
李嘉誠2016年在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對交接班感到擔心的人應該注意到,他與長子李澤鉅已經共事了30年,過去幾年,李澤鉅也在全職打理公司業務。
李澤鉅1964年8月出生,1985年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土木工程學士學位、結構工程碩士學位,21歲時加入長江實業,歷任長江實業執行董事、匯豐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長江實業副董事總經理、長江實業副主席、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之職。
他分拆長江基建上市顯見了他的運作功力,此后一直擔任長江基建主席,是他的經典之作。
1996年,李澤鉅負責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超額認購25倍的功績。
在李澤鉅的掌管下,長江基建一直拓展海外市場,從2000年至今斥資逾2000億港元海外收購了11項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基建項目,涉及電力、水務、天然氣供應、物業管理等業務資產。
如今是長江集團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在長江基建上市后,李嘉誠曾表示,李澤鉅的表現可得90多分,“如果他不是我的孩子,更會給他100分!”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實系公司股東大會在港舉行。
李嘉誠公開表示,長子李澤鉅將管理長和系全部資產。
京華山一國際研究主管彭偉新認為,李嘉誠的退休,無非意味著,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的李澤鉅接班計劃終于可以落地。
香港豐盛融資董事黃國英表示,市場已對這個結果有所準備,因此投資者對李嘉誠退休的擔心非常有限。
今日(3月16日)長和系四家公司聯合舉行業績發布會上,今年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一個時代落下帷幕。
李嘉誠商業生涯大事記: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興建一幢12層高廠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
1967年,香港地價暴跌,李氏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
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
1979年,“長江實業”宣布與匯豐銀行達成協議,斥資6.2億元,從匯豐集團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22.4%的股權,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4年,“長江實業”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
1986年,進軍加拿大,購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數權益。
2009年,長江實業總市值約為10000億港元。
2010年7月30日,長江基建、港燈、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57.75億英鎊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
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8個月當中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6年1月,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出爐,李嘉誠以313億美元身家連續第17年登上香港首富榜單。
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李嘉誠以凈資產33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1位。
一圖讀懂李嘉誠的商業帝國:
下一篇:2017中國游戲十強多項大獎頒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重磅!九張圖讀懂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七大亮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