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6 年被稱為直播行業的“元年”,斗魚、映客等直播平臺紛紛獲得數億元融資。
據統計,2016年1月-12月,12個月時間里,包括映客、花椒在內的超過100家直播平臺拿到融資,而這一眾直播平臺背后也不乏騰訊、歡聚時代等上市公司的身影。
但好景不長,隨著 2017 年初,國家相關部門嚴查了無證及違規直播平臺,高達 9 萬個直播間被關閉,超過 3 萬個主播賬號被封禁;緊接著 2 月,光圈直播倒閉——倒閉和虧損等負面字眼此后不斷纏繞在直播市場中。
彼時業界認為,光圈直播給直播行業敲響了新年的喪鐘。
直播行業真的死了嗎?答案是“NO”!當以斗魚、映客為代表的泛娛樂直播集體遇冷時候,甚至很多人認為直播行業就此消亡的時候,企業直播正悄然登上歷史舞臺,融資不斷。
那么,企業直播能為用戶解決哪些問題?具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這個行業的市場現狀如何?競爭壁壘到底是什么呢?早期投資居多,一線機構已經入局2017 年 1 月-8 月,企業直播領域獲投事件 4 起。
從融資輪數來看,微贊、云犀、目睹在早期,微吼在成熟期;從融資金額上來看,微吼、目睹的融資額度偏大,億元人民幣的額度,微贊、云犀在數萬元的額度;再從投資方來看,一線資本只有 IDG 入局,不過據了解,微吼早期投資機構是聯想之星,目睹直播上一輪投資機構是阿里巴巴。
由此可以看出,一線投資機構、BAT 已經注意到企業直播領域的價值所在,開始在這個領域投資布局。
據了解,微吼、目睹直播已經開啟創業板上市之路。
對外營銷,對內溝通,滿足企業內外溝通的需求直播能夠對企業有哪些幫助呢?對于企業的市場部而言,傳統的對外營銷方式,都是采用行業會議、線下沙龍等方式,市場人員把大量的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媒體聚集在或大或小的場合里,進行宣講,這樣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效果也不一定很好。
微吼創始人林彥挺告訴記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每年會有 6 億人次參加企業各種線下的沙龍講座、路演、行業大會等,企業要花去 6000 億的成本費用。
傳統的線下模式,企業要花去 1000 元/人的成本費用,如果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這個成本可以降至 10 元/人。
對于企業市場部來說,通過直播可以進行商業宣傳活動,有效進行對外傳播。
例如,當市場部想通過一場發布會來宣傳企業最新產品的時候,直播可以幫助用戶很直接的向目標受眾展示產品,同時企業可以很直接的與目標受眾進行溝通和交流。
對于企業 HR 而言,中大型企業員工規模較大,每年每月需要大量的企業員工培訓、內訓、年會等,傳統的方式是企業 HR 把全部員工召集到某個會場,以電視會議或者電話會議的方式進行宣講、內訓,費時費力,成本高。
所以,企業 HR 可以通過直播進行企業內部培訓,加強培訓的互動性,趣味性,進而提升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
除了企業自身內外溝通、營銷的需求帶動企業直播的興起,外部因素也是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2015 年開始,我國基礎網絡建設更加完善,4G 開始普及,帶寬成本下降,5G 也即將到來;其次,隨著智能硬件、智能終端等硬件的質量提升,在加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技術和成本問題基本可以解決,使企業更方便使用直播系統了。
如果談到企業的內外溝通,以小魚易連、全時為代表的音視頻會議系統,也有類似的功能,那么,音視頻會議與企業直播的區別在哪里呢?林彥挺的看法是,音視頻會議解決的是企業內部溝通的問題,幫助企業內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是這不是企業的剛需,不是企業最痛的地方。
“中小企業對音視頻系統的需求并不旺盛,本身規模、資質的原因,內部溝通起來不是那么困難,對于中大型企業來說,音視頻會議可以幫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這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那對于企業而言,什么是最痛的事情?什么是最關心的事情呢?林彥挺的答案是營銷,“企業只希望通過一些辦公工具幫助他們精準獲客,提高銷售額。
直播切入企業的場景是是企業的終端用戶,通過直播幫助企業進行營銷,同時可以使企業與終端用戶建立起緊密的聯系。
”此外,目睹直播創始人魯力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音視頻會議是直播的一種形式,不過無論技術邏輯還是應用場景都存在差異化。
音視頻會議主要的特點是高交互性,低并發量,同時音視頻受制于網絡狀態、參與方數量、專業設備,不能大范圍推廣,比如說一個 10 萬人并發量的大會,音視頻會議是承擔不了的。
總的來說,音視頻會議與直播最大的區別還是在使用場景上,音視頻會議在于內部小范圍溝通,直播是對外營銷,對內溝通培訓,再從規模上看,直播的并發量更大,對穩定性、拾音等因素要求更高。
直播與業務相融合,直播+找到合適的場景目前,這條賽道已經有不少玩家,比如微吼、展示互動、頂播、目睹直播等。
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呢?魯力告訴記者,企業不會單獨拿出直播預算這種說法,所以企業直播不能說是一個市場,應該叫企業營銷或者培訓市場。
如果按照這么算的話,企業在內部培訓上要花掉 1700 億人民幣,每年在數字化宣傳上面要花費 5000 億人民幣。
林彥挺預估整個視頻直播的市場至少在 3000 億規模以上。
2017 年 3 月,企鵝智酷聯合騰訊云,以全網多維度數據為基礎,發布中國網絡直播行業數據趨勢報告。
報告中指出,根據投資銀行瑞信的預測,中國直播市場規模 2017 年講達到 50 億美金,為預測移動游戲市場的一半。
同時,報告指出,直播市場的增長將在 2017 年減速,由高速發展轉向平穩增長,但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企業直播的市場規模,但可以由此推斷,企業直播也是一個數億元級別的規模了。
記者在這份報告中發現,隨著受眾對直播的興趣回歸理性,泛娛樂直播冷卻,直播+的概念由此誕生,直播+即直播垂直化,直播從單純內容生產工具逐漸擴展到業務工具。
對于純直播平臺而言,移動直播是新興內容生產工具,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也開始開放 SDK 的手段,進一步降低直播技術的門檻,讓其他領域與直播內容的融合變得更為簡單。
但在技術與模式都相對成熟之后,直播需要有單純的內容生產工具向業務工具延伸,并結合具體業務場景,來升級垂直領域。
據悉,直播+已經在電商、教育、金融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對于直播+而言,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合理通過直播延展業務邊際將是核心。
直播作為一種工具需要與業務相融合,而非簡單地作為一種內容生產或是推廣的手段。
這似乎與企業直播拓展的行業解決方案異曲同工之妙,例如微吼在教育、金融等領域拓展;目睹在媒體、零售等行業拓展;云犀以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用戶為主。
企業直播的門檻到底是什么?記者根據多方調研,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直播技術再強,也要與具體的使用場景、企業用戶的業務需求相結合,才能把直播技術的優勢、產品優勢發揮出來。
第二,直播平臺要在技術上下苦功夫,這個技術包括穩定性、可靠性、流暢性、安全性,這就需要服務在的需要在底層技術平臺的搭建上要深度打磨。
第三,直播的產品功能覆蓋要全面,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
另外,服務商要考慮如何使產品更加易用,降低使用門檻。
據悉,一場完美的直播從技術層面上,需要有采集、編碼,制作、傳播、運營等環節。
例如,在傳播分發上,服務商要嵌入哪些渠道、是否數量多,滿足企業的傳播需求。
再比如運營上,服務商的產品是否擁有易用、開放的控制后臺,輕松實現對觀眾的管理、互動,并且可以生成實時的的數據,幫助企業做用戶畫像,視頻支持永久儲存及下載。
從產品層面,要滿足用戶標準化的需求下,能提供定制化的需求,確保用戶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商業模式如何?從盈利模式上看,大家的模式各有特點,例如微吼,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推出不同版本產品,為企業提供入門基礎的無極版,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按流量首發,為大型企業提供的 SaaS 模式收取年費。
目睹直播的盈利來源主要來自三部分:直播平臺的基礎服務費用;項目服務的執行費用;一些大型企業進行私有化部署,及直播硬件的售賣。
在 記者調研中發現,不少服務商已經開始登上創業板的計劃了,但是記者認為,這些服務商上市為時過早,理由如下:第一,錯誤觀念誤導。
無論是直播業界人士還是吃瓜群眾都認為,企業直播是因為泛娛樂直播遇冷,眾玩家尋找新出路轉型企業直播。
其實則不然,企業直播發展已有 7-8 年左右,只是由于早期,產品、市場尚未成熟,外加泛娛樂直播高調一年,所以外人一直誤解企業直播剛興起,不過呢,泛娛樂直播的興起給企業直播起到了很好的用戶教育。
第二,認知度不高,需要加強用戶教育。
雖然有泛娛樂直播的市場教育,但是大部分企業客戶對企業直播的認知度不高,還沒有想到直播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營銷、企業培訓等問題。
所以,企業直播的路還要走很長的路,至于如何教育用戶,是更多一線資本進入呢,還是眾玩家拿出更亮眼的成績,只能拭目以待。
下一篇:支付5萬元,這家硅谷公司為你換上年輕人的血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揭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