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上個月著名拍照應用Camera+創始人John Casasanta寫了一篇充滿憤怒的博文《去他媽的風投》并對VC豎起中指表達對VC的不滿,引起了許多業界人士的探討。
有人在知乎上提問:為什么風投會不斷要求進行隨后的融資?這個“隨后的融資”對風投和創始人雙方分別有哪些好處和壞處?創始人會非常在意他們開發的東西,但風投會迅速帶來破壞。
為什么風投會帶來破壞?除了以上問題的答案外,風投和創始人還會有哪些潛在的沖突? 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所有行業都類似的,還是局限于互聯網行業?對此杭州天使灣投資總監Fanlee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看看Camera+的情況,就在上月,Camera+開發公司Tap Tap Tap拒絕了Google和Twitter的收購提議并拒絕VC,最終決定放棄融資,因為他們“不喜歡投資者為公司設定的方向”,因此決定保持獨立地位。
Casasanta對風投公司豎起中指。
他表示:“我以前曾說過,我要再說一遍。
去他媽的風投!”Casasanta2008年時的一篇博客文章,談到了他和VC之間的爭論。
他表示:“VC會給你足夠的錢,使球能夠旋轉起來,但會不斷地要求你進行隨后的融資。
你別無選擇,只能放棄越來越多你所建立起的東西。
更糟糕的是,VC通常會投資大量創業企業,希望其中一家能夠發展壯大。
創始人會非常在意他們開發的東西,但VC會迅速帶來破壞。
他們會減小損失,無論這會對那些傾注心血的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過去多年中,我認識的許多人都遇到了這種問題。
” 所以才出現了第一段中所提的問題,對此杭州天使灣投資總監Fanlee這么認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簡直把我往火坑里推!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而我這個人又從來不大喜歡說違心的話,哎,真是為難。
既然信任我,說點看法吧。
(題外話)1) 為什么風投會不斷要求進行隨后的融資?我:不斷融資對前面的投資人來說是投資回報的一種潛在保障,也是心理安慰的一針強心劑。
當一個早期投資者真金白銀投下去后,當然誰都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快速的有所發展,從而體現在估值上不斷水漲船高,而這個估值如果沒有后續投資者的認可與介入,很多都是賬面財富,除非該項目本身能夠快速實現自我盈利,能得到股東分紅,要不然投資人的投資就成了死水。
不過話說回來,一般項目能有很好的現金流,還能造血良好,又怎會沒有后續投資者跟進呢?事實上,一旦創業者走上了融資的道路,那么勢必就是一條不歸路,你說他是康莊大道也好還是上了賊船也好,不斷的后續融資直到IPO,理論上都是投資人與創業者最好的退出路徑。
仔細想想,苦逼的創業者,前面幾年拿投資人那么點小錢,好意思給自己開高工資?誰不是融了錢前幾年照樣喝開水啃饅頭過苦日子,多數投資者的錢都是用于公司發展及解決創業者的日常生活開支之用的,而不是用于創業團隊享受。
所以,對于創業者來說,除非公司分紅,或者不斷的后續融資,隨估值提高,個人身家也提高,那么股份越來越值錢,薪水也才會越來越高,直到上市創始人的薪水就是職業經理人的市場平均甚至更高的薪水。
此時,生活上,光薪水就足夠富足,但是你的股份卻更可讓你富甲一方。
當然,早期投資人還可以通過提前退出獲取回報,但是創業者一般卻不可以(限售權),投資者都是優先股自己都是普通股,要回報都必須是最后才輪到自己,所以,如果沒有后續融資,前面的天使輪以及早期投資者怎么退出一部分?怎么繼續循環整條投資產業鏈?而對于后期的投資者,為了盡快有所回報,也會讓你盡快去IPO,一環扣一環,這個鏈條自融資起就注定了的。
2) 這個“隨后的融資”對風投和創始人雙方分別有哪些好處和壞處?我:好處,投資人更顯性些,隨著一輪輪的融資,估值的提高,他潛在的退出就有了保障,包括創業者自己也會有一些退出的途徑以及極大增進自信心,而壞處就是有些急功近利的投資人會像催命鬼一樣趕著創業者去造數據,做市場圈用戶搞流量,自欺欺人騙下輪融資,不堅定的創業者或者索性沆瀣一氣的創業者說不定就真的跟著一起瘋魔了。
還有么,就是有些不專業的投資人,自己啥也不懂,投了錢像大爺一樣,控制欲很強,產品要干涉運營要插手,然后連管理都要過問,最后連CEO都嫌笨蛋直接想換一個算了。
一般講,基本結局就是大家都玩完。
商業有自己的生態鏈,當然也有他的周期,不管創業者與投資者我們必須都循商業的天道。
該沖沖,該磨磨,該殺殺,該停停……急也急不得,慢也慢不得,除了自然而然還能怎樣?2. 卡:創始人會非常在意他們開發的東西,但風投會迅速帶來破壞。
為什么風投會帶來破壞?我:對創業者來說,我很了解大家彼此的心情。
就像當初我自己創業,我老問自己,我TM為什么這么拼命,為了什么呢?現在做投資,也老問一些創業者,我們創業到底為了啥?別怪我問這么SB的問題,我是真想知道。
聽下來后,基本上,按比例大小的順序來排,我總結了一些,大致如下:— 為了自由,自己與兄弟們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再TM不用看別人臉色了,爽!— 為了財富,過上有品質的生活,為自己,家人,兄弟……— 為了證明,就是為了一種成就感,不為錢不為名,證明給××,我能行— 沒為了什么,爛命一條,我也就這條路了。
所以,創業者種種原因,都是將自己做的東西視如寶貝,即使別人眼中一文不值。
尤其第一類人,他們對自己產品的熱愛真的如自己的孩子,甚至是愛人一樣。
有些包容度不夠的創業者,只要誰說他的產品一點不好,馬上像刺猬一樣觸底反彈,就像說他陽痿一樣。
你說投資人會有這樣的感官嗎?尤其那些自己沒創過業,沒做過產品,沒做過運營的投資人會有如你一般的切膚之感?所以,兩者的立場與角度天然是有差異的。
另一方面,你站在他的角度想想,幾百萬幾百萬白花花的銀子,無緣無故,聊幾次天,吃幾次飯,甚至一些天使投資人,誰把他搞雞血了,就當場簽合同晚上打錢了,你說人家容易嗎?完全陌生人啊,憑什么啊?人家的錢不是血汗錢?他自己用來泡妞,買別墅,游艇,跑車,什么不好?非要投給你這樣一個素昧平生的窮屌絲?是,人家是要回報,要大回報,但是據我所知,做早期的投資人還真說不上貪,沒點理想主義,甚至濟世情懷,還真做不好這事。
最大的破壞來自兩個:一個是對創業者產品上的打擊,因為各種原因,好的投資人最大的財富就是他背了一身傻帽的錯誤以及血淋淋的經驗教訓,這些錯誤大部分都是所有創業者會犯的,現在你的項目被他一分析,發現正在走別人一樣的錯誤,他會直言不諱的指出來,而這對一些固執且心高氣傲的年輕創業者有時是致命的,因為如果聽投資人的建議,很多就要完全推倒重來,請問,你是信還是不信?是對還是錯?具體怎么辦我不知道,但是這種破壞性當然是極大的;第二個,來自于中后期投資人的急功近利,整條投資產業鏈里,因為投資角色的天然屬性,中后期投資人一般會更加急功近利也更不專業一些,他們在資本與金融方面是高手,但具體到產品與細節不見得是內行,所以,有些投資者就盯著數據盯著現金流,一旦投資人只關注這些然后為了數據開始想催肥創業者的時候,潛在的破壞性也是很大的。
權衡,節奏,步調怎么把握,我不知道,我也不敢說,等你經歷了再來回復我教我。
3. 除了以上問題的答案外,風投和創始人還會有哪些潛在的沖突?我:要說潛在的沖突就說不完了。
因為不一樣的投資人,不一樣的創業者,各有各極品的故事,怎么能講得完呢?但是我相信彼此靠譜的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應該會有一定的默契感,也會有比較接近的商業價值觀,甚至是做人的價值觀。
就像我自己觀察了下我自己負責的一些項目或者喜歡的項目,基本上,這些項目的負責人不僅在商業價值觀,在一些世界觀,包括對政治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也會有一些接近。
總體來說,我強烈建議創業者一句話:千萬不要將投資人與公司與團隊對立起來,投資人應該是背靠背的一個合伙人,是除了你的弟兄們之外的另一個弟兄,只是它往往以一個組織的形態出現。
好的投資人在你失意的時候會鼓勵你,別怕,你還有我們給你撐腰,我們幫你度過難關,在你得意的時候會打擊你,別裝逼,看看競爭對手,看看自己的嘴臉是不是自己看了都惡心。
4. 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所有行業都類似的,還是局限于互聯網行業?通用。
下一篇:主流VC考察一家創業公司時的11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硬科技投資熱土沒有寒冬,多家企業完成后續輪融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