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當打著“解放手藝人”口號的各類上門服務占據我們視線的同時,還有一小部分創業者已經默默盯上了線下到店業務這塊巨大、又尚未被充分信息化的市場。
“美麗加”(iOS/Android)就是其中之一,它是36氪此前介紹過的一家美業O2O平臺。
創始人馬曉光近日向36氪透露,公司已完成了5000萬人民幣的Pre A輪融資,由同威創投綿陽威盛基金,富海移動創新基金及深圳新恒利達資本聯合投資,同時著名投資人、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也進行了戰略投資。
和到家類的美業平臺(河貍家)不同,美麗加并不嘗試繞過線下門店、自己提供服務,而是旨在幫助線下門店加快信息化,帶來管理效率和服務體驗的提升。
馬曉光認為C2C模式一旦單量達到一定量級,將會面臨人員管理上的明顯瓶頸(比如管理100個美甲師和管理1000個美甲師,差別非常大),而如果能像淘寶天貓一樣幫助店家賺錢,這樣的平臺會很有價值。
他例舉了兩個數字:2014年中國線下的美業實體店已經超過300萬家,線下的市場規模達1.2萬億。
然而整個行業的信息化、互聯網化水平卻相當低,另外服務水平也一直被詬病,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是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因此,團隊選擇提供店鋪云服務來幫助實體店升級轉型,來解決上述兩個痛點。
對B端而言,“美麗加”提供的是一套免費的店鋪云管理系統,能夠追蹤每一筆經銷存信息,每一個員工的報酬、每個會員交易記錄都在該平臺上統一管理。
對C端而言,用戶通過App或微信號可進行預約、并能夠清晰地查詢自己的消費記錄、優惠券信息,并且打分點評。
據團隊提供給36氪的數據,目前“美麗加”云管理系統日交易數超過1000單,App用戶達50萬。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線下實體店的拓展和布局工作,除深圳外,今年將計劃拓展到廣州、上海、成都等城市。
今年的另一大重點是推出“千店計劃“,即在2015年投入5000萬用于補貼、預購、培訓等方便,來幫助1000家美麗店移動互聯網化。
不過,馬曉光表示美麗加尚未很好地解決線下門店的拓客問題,也就是提高轉化率帶來有價值的用戶。
道理和團購一樣,如果發放優惠券,吸引的往往是占便宜的用戶,而美容院、美發店需要的則是那些舍得花錢買卡、儲值的,這也是美業行業存在的一個導量悖論。
下一篇:徐小平:創業者生死與資本寒冬無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AI+文娛模式受資本追捧 萬面智能獲數千萬PreA輪融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