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中國創投行業正在經歷第二次裂變。
第一次裂變發生在2005年前后,沈南鵬、張磊、徐新自立門戶,誕生了如今聲名顯赫紅杉、高瓴資本、今日資本、經緯中國……這批當年的新生代投資機構迅猛成長瞬間改寫了中國VC行業格局。
2014年到現在,一大批知名投資人自立門戶,第二次裂變明顯比第一次聲勢來得更為浩大,很多機構為了留下優秀的投資人,增加晉升機會,調整激勵機制,但是這波離職創業的熱潮似乎難以阻擋。
毋庸置疑的是,這波裂變無疑也將誕生一批優秀的投資機構,未來的紅杉、高瓴或許就在這些VC2.0中。
與第一次裂變的前輩不同的是,他們擁有更充裕的募資環境、更多的項目選擇,當然也有前輩們當年無法想象的激烈競爭。
VC2.0批量化誕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去年,僅僅中關村就有40000家企業誕生,融資需求暴增,相應地,VC也在批量化的誕生。
幾乎每個月都有明星投資人離職單干的消息傳出。
7月1日,原CA中國董事總經理戴周穎啟用了他的新身份:引力創投創始合伙人。
6月24日,原經緯創投中國投資董事胡海清和陌陌高管成立淺石創投。
2008年,胡海清追隨張穎從美國中經合出來,7年后他自己自立門戶。
5-6月,IDG合伙人“90后明星專業投資人”李豐被傳出離職,創辦FreeS資本。
3月31日,原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劉二海,正式從供職了12年的君聯資本離職,創設愉悅資本,跟劉二海一起離開君聯資本的還有他的老同事原君聯資本投資副總裁李瀟和戴汨。
另外,一些投資機構一分為二,分拆成2-3家機構。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江蘇高投,2014年,國資背景的投資大鱷江蘇高投國企改制,拆分出毅達資本和邦盛資本。
毅達資本承接江蘇高投以往全部投資業務,邦盛資本另起爐灶,獨立募資并于年初接下了規模百億的新基金沿海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任務。
兩家機構在投資決策和回報分配上都采用了市場化運作機制。
青云資本分家的消息2014年放出,實際發生在2013年末。
青云資本是清潔能源和環保領域知名的一家專業化投資機構,同時擁有美元基金和人民幣基金。
由于投資導向不同,雖然在同一行業,但是協同作用并不明顯。
青云資本的人民幣基金分離出來,取名青域基金,分家后雙方獲得了更多自主權以及靈活度。
這些2.0VC機構的特點是,創始合伙人通常擁有非常豐富的投資經驗以及漂亮的投資案例。
長期在一線看項目,風口敏感度高。
新機構投資決策機制靈活。
另一個趨勢是,2.0VC對于投資領域有一定的聚焦,并逐漸走向行業專業化。
比如,鼎暉高級合伙人王暉和軟銀中國合伙人趙剛創辦的弘暉資本、華興資本執行董事劉浩和聯想之星投資副總裁丁亞猛創辦的浩悅資本,都是專門投資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業化基金。
“這是市場上供需匹配的自然選擇。
”紅杉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岑認為,不少新基金的誕生其實是投資市場的補位,當原有的機構無法滿足新興創業者的需求,就會誕生新的供給方。
下一篇:網紅平臺獲億投資 網紅平臺美空網獲近億元投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校園兼職招聘平臺“口袋兼職”獲2000萬元A輪融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