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年化收益率至少12%以上,甚至達到20%、30%,確實能將不少投資者的貪婪欲望給套住。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最近半年多時間爆發的十大風險理財案例中,至少已將45億元資金卷入,這些產品的形式包括有限合伙理財、P2P、民間高息借貸等。
在事涉產品發行機構的聚集地看,北京似乎成了“爛產品”的高發地,在十大案例中占比就超過50%,風險也開始出現向河北等內地城市蔓延的勢頭。
投資者如何避免成為“待宰”的羔羊?記者統計研究這部分最新的風險案例后,發現它們身上的共同特點是:離譜的預期高收益率、不出名的發行機構、產品成立至出風險的時間較短且不少產品的投向成疑問,涉嫌非法集資。
問題理財產品善畫“大餅” 超30%年化收益率陷阱誘人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的10次理財產品兌付風險中,涉及資金規模合計約為45億元,包括有限合伙產品、P2P理財、民間高息融資借貸。
如中商財富在2012年12月發行的融典12、13、14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013年底先后到期,許多投資者至今未收到本金,三款產品的規模合計約為7.7億元。
在收益率方面,這些產品相當誘人。
1年期的產品至少在9%-9.5%以上,打出12%以上高收益的產品更比比皆是。
如最近跑路的P2P網貸平臺——網金寶,背后的運營方是北京雄偉光大投資管理公司,項目收益率都在15%以上,另外網貸平臺額外給投資者增加3%-5%返點,年化收益率總共能達到18%-20%。
河北海滄投資管理公司的原法人代表姜濤最近卷款失聯,該機構發行的多款有限合伙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范圍也高達10%-14%。
而利用中華文化產權交易所以及中貸信創、國臨創投、鋒逸信投三家網貸平臺進行非法集資的鄭旭東一案更是離譜。
鄭旭東先是在2013年成立了前述三家網貸公司,然后在香港注冊了中華文化產權交易所,對翡翠進行份額化交易。
于是憑借所謂翡翠掛鉤資產包份額抵押標,在三家網貸平臺上更是給出超過30%年化固定收益率,包括年化回報率22%,獎勵9.4%的收益。
不過就在成立1年后,這場騙局在2014年初崩潰,鄭旭東也卷款跑路。
但仍有約7億元網貸資金陷入其中。
最短發行4個月后就跑路 發行主體皆是不知名小公司 就理財產品成立、發行,至出現風險的時間距離來看,據統計最短僅有4個月的時間。
北京網金寶平臺2014年2月上線,6月起就無法登錄,聯系方式無人應答。
在短短4個月,它募集的投資金額就已經達到2.6億元,投資者遍布北京、上海、貴州、浙江等地。
總體上看,從產品成立至出險時間基本都在1年左右。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在這10起風險案例中,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運營機構,并無實力較強的行業機構,皆是不知名小公司,有的甚至剛剛成立不久。
譬如北京的華融普銀成立于2012年9月,后在2013年1月左右發行了嵐臨高速公路項目的有限合伙理財產品,但1年后就爆發風險。
再者募集資金的投向成疑問,有些并非產品說明書介紹的項目,并涉嫌非法集資。
譬如上海優道投資的多款有限合伙理財產品,原本稱資金流向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酒店公寓股權收購等,事后卻發現其實可能流向與債務纏身的中技系。
華融普銀的前法定代表人魏薇、董占海,在7月3日被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批準逮捕,原因是涉嫌特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從這些風險產品發行的地域看,據記者統計,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為主,合計占比達到70%,其中又以北京為高發地,在10宗案例中就獨占了5款。
另外,風險理財產品的爆發勢頭,也從一線城市開始向湖南、河北、南京等內地城市蔓延,值得當地投資者警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
下一篇:拆穿銀行理財不為人知的隱性暴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深圳投資客100萬元起家 炒樓八年賺近億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