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90后的群體崛起,絕不是簡單的又一代人的成長,而是真正互聯網一代的全面接管一夜之間,似乎已經是90后的天下了。
這群在國內經濟進入繁榮期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正逐漸成為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的主力。
媒體對90后在幾年前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其中還有不少負面的評價,現在他們已經真真切切的走到了我們面前,他們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群人呢?我們以前有沒有誤讀?最早的一批90后已經完成大學學業進入社會,究竟會給這個社會帶來什么?以往,我們過多地強調了90后和前幾代人的差異,現在,我們必須把90后這個群體做為普通消費者去研究,認識他們,了解他們的需求,學會和他們溝通。
90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類人90后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群體,是影響未來10年的社會主流力量。
提到90后,不可回避的兩個詞: “非主流”、“腦殘”,這不僅是指他們向主流情感和主流價值觀發出挑戰、對主流文化進行否定,“非主流”還隱隱折射出所謂的社會主流人群對90后道德否定的因素,但事實遠非如此,90后的群體崛起,絕不是簡單的又一代人的成長,而是真正互聯網一代的全面接管。
這群有別于以往的年輕人有以下四種特點:1.他們不是統一型號的社會產品想用統一的標簽定義90后群體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種單一的社會評價對于鮮活生動的90后顯得乏味可陳。
在CMI校園營銷研究院2011年度 “90后的數字化生活“研究報告中,我們能看到拒絕標簽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們拒絕被代表,他們每個人鮮活的個性都是無法復制的。
90后的個性要從兩個層面去解讀,與其他幾代人相比,90后的個性是突出的、鮮活的;而從每個個體去看,90后的個性是多元的、差異化的。
在群體內部處處彰顯著不同個性的張力,這就是90后最大的個性。
所謂“有個性”,不僅是指90后群體由內而外都散發著與眾不同的特質,同時也意味著找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標簽來概括這個群體的難度系數極高。
更為復雜的是,90后對“個性”的認識也存在差異。
2.指尖上的一代90后是互聯網一代,他們從出生就開始接觸到互聯網。
在對待互聯網的態度上,90后群體普遍對互聯網產生了心理依賴。
與此同時,隨著年級的升高,90后對網絡作為工具的應用也越來越嫻熟。
90后群體正過著一種“鏈接”的生活,即隨時隨地的上網,生活高度依賴網絡。
他們之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的網齡超過3年,平均每天花費18%的時間上網,而一般的中國城市居民平均只花費13%的時間在網上。
對于他們來說,互聯網已經遠遠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90后群體將會是移動互聯發展的關鍵人群。
據“90后的數字生活”研究報告顯示受訪的86% 的90后都是通過手機上網,其次才是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電腦,分別是79%和40%。
在中國網民中,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比例只有66%。
90后更容易接受移動互聯這樣的新事物。
3.90后的消費觀是“只要我喜歡”值得重視的是,90后有鮮明的自我意識。
他們堅持自我,在認定的事情上不會輕易妥協。
在日常的消費生活中,“我”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歡、適合我。
他們在消費上強調自我的重要性,同時也通過消費來滿足自我。
但是,他們當中又很少有人會進行沖動消費,在大多數消費情境中,他們都表現得頗為理智。
而且他們喜歡新鮮事物,會做一些低成本的嘗鮮消費。
品質是90后最為看重的商品價值。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群體對品質的認知是通過品牌和價格來完成的。
品質可以從品牌中體現,包含兩層意思。
首先,有品牌比沒品牌更有品質保證;其次,名牌比普通品牌更有品質保證;品質可以從價格中體現,一分錢一分貨。
這種傳統的消費觀仍得到不少90后的認可。
4.自我意識的覺醒90后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由此帶來的一個直接效應就是人的思想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責任意識和國家前途,而是更多地從自我出發,以個人價值權衡。
另外,90后一代表現自我的意愿更為強烈。
一方面,他們借助互聯網工具上傳照片、視頻、日志來展示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90后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更具表現力。
雖然90后比較關注自我,但是他們更加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對不同的觀念和行為表現出更多的包容。
同時,90后是富有創新精神的一批人,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們也有能力去創新。
而90后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及開闊的視野,也使他們有能力提出正確的見解,參與家庭消費決策。
打動90后,必須在方式上有所創新想要打動90后,需要深刻的理解他們,洞察他們的潛在心理需求,從他們的價值觀、情感需求、消費觀念,對品牌和產品的偏好入手,制定完善的溝通機制,定價策略,內容與渠道。
而不是簡單的推斷他們是新潮、追求酷和時尚的,就冒然去迎合,這樣不成功是必然的。
90后生長在互聯網,因此對他們進行營銷必須有所創新,在生活和消費層面,90后更在意圈群這類網絡群體的意見,而這不是傳統的營銷傳播對消費者細分的用語。
在現如今的數字生活空間,不重視這些變化就意味著不能真正了解目標消費者的需求。
網絡傳播形成的超越時空的虛擬“小群體”,在某種意義上講比現實的消費者細分來得更為聚焦和純粹,對品牌傳播的直達非常有利。
關注90后、走進90后、研究90后、了解并理解90后,才能讓營銷90后有效。
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找到與90后的溝通方式,與他們建立緊密的情感連接。
面對極度推崇個性與自我的90后群體,傳統的宣傳媒介已經逐漸喪失了話語權。
怎樣的營銷方式才能有效地打動他們呢?90后群體們喜歡標榜個性重視原創;樂于跟隨潮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欣賞具有文化內涵的產品;熱衷網絡文化、運動競技;重視同學朋友情誼;體驗參與的過程和樂趣。
在面對90后群體時,過去那種只是投放幾則幽默風趣或是狂轟濫炸的明星代言廣告已經行不通了,要想打動 90后,最好的辦法就是與90后零距離接觸,讓他們體驗產品、體驗品牌、體驗文化,他們需要獲得親身體驗后的快感,才會考慮是否跟你成交。
營銷90后,以及找到營銷90后的密碼已經迫在眉睫, 90后的崛起將影響中國未來10年的消費市場,這是無法回避的。
“企業不在今天培養用戶,明天就要花大價錢去搶用戶。
今天不打品牌戰,明天就要打價格戰。
”90后正是消費者由產品消費向品牌消費轉化的階段,面向90后的消費體驗會影響90后群體日后人生的消費選擇。
因此,這個時期也是培育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的重要階段,企業如果忽視在這個階段培養潛在用戶,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企業將喪失未來市場的話語權。
成功的品牌與失敗的品牌(這里所指的失敗只是不受 90后那么喜歡而已)的差別在于,這個企業是否有好的心態,舍得在90后群體身上花時間,開發更多他們喜歡的產品。
下一篇:歇歇吧,別想著復制小米營銷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商業角度,江南Style的火爆有什么可以借鑒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