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年的第一個熱鬧,屬于社交賽道。
一天內,三個社交產品的橫空出世,讓科技圈沸騰。
羅永浩的聊天寶,快播王欣的馬桶MT,以及頭條系抖音的多閃,社交賽道比去年還要風起云涌。
三者當中最讓人看好的,無疑是多閃,今日頭條的社交野心早已人盡皆知。
在多閃之前關于今日頭條要挑戰微信的新聞,幾乎兩三天一條。
不是今天今日頭條收購飛聊箭頭直指微信了,就是明天要出一款“抖信”直指即時通信,還有“抖音朋友”瞄準微信朋友圈。
YY李學凌在聽說今日頭條可能上線飛聊后,直接公開說:我看到了太多成功的因素,我覺得機會真的可能來了。
今天多閃的出現無聲回應著此前的各種傳聞:我們來了,機會來了。
挑戰霸主的頭號種子選手不得不承認,今日頭條是外界眼中挑戰社交霸主微信的頭號種子選手,事實上也是最可能且最容易撼動微信社交霸主的企業:悟空問答對標知乎,微頭條分流微博,幾天前還以為抖音無法社交的人如今又紛紛被打臉:多閃的出現就是正式讓本身就具有社交屬性的抖音進入社交領域。
“以前QQ的用戶數量開始增長放緩的時候,微信成為了新的突破口,帶來了新的增量用戶,現在微信也到了天花板,就又有了新的可能了。
”所有人都在期待這種新可能,所以當頭號選手的頭條系抖音推出多閃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它身上。
這個抖音首款視頻社交產品,定位于熟人社交。
為什么是熟人社交?因為需求。
抖音毫無疑問是去年的最大網紅爆款產品,用戶把抖音拍下來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想要分享內容給他們,但是頭條系的產品卻無一例外的在微信無法分享,這是用戶需求的所在之一。
弊端之二在于抖音私信的需求,用戶在私信中逐漸產生了交流,人的社交需求不能被抑制。
多閃的研發正是緣于用戶日益增長的視頻社交需求,抖音上的用戶正在產生新的社交需求,多閃就是來解決這些需求的。
這是多閃誕生的初心,也是它的初衷。
圖為多閃產品負責人徐璐冉回望社交市場這些年,用戶在微信里的長時間的一種固定社交狀態早已讓他們感到厭倦,用戶需要新模式,“逃離微信”四個字成為這幾年被談及最多的詞匯,與此同時短視頻直播行業也成為風口,這其中或多或少都能窺見背后用戶對社交新模式的渴求。
聚集視頻社交模式的多閃的出現,確實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創新社交狀態。
一個可以看見的歷史事實是,在過去兩年時間里短視頻迅速普及,已經跟圖片和文字一樣成為人們慣用的接受信息、發送信息的方式。
對于在高清大屏智能機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用戶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于使用圖像、視頻作為自然、高頻的表達方式。
而年輕,是多閃的核心。
幾天前張小龍2019微信公開課pro刷屏的時候今日頭條CEO陳林就發聲:小龍在思考重做朋友圈會怎么做,其實我們也有另外一個想法,下周再說。
配圖是一張印著“SO YOUNG,這是年輕的新時代”字眼的海報。
所以在多閃發布會現場,走上臺的是穿著破洞牛仔褲,整個人都洋溢著青春氣息的25歲徐璐冉——她是多閃產品負責人,史上最年輕的女產品經理,她喊張小龍為“龍叔”。
抖音的總裁張楠還特意被要求換上了一件帶有抖音大logo,象征年輕的衣服到發布會現場。
圖為抖音總裁張楠多閃的年輕,年輕在極強的針對性功能上。
獨家特效,變美變丑變萌隨心所欲,記錄什么東西都可以;表情包一言不合就斗圖,海量表情包隨取隨用,對話框輸入文字自動聯想金館長表情包,金館長是90和00后的最愛。
有事情用小視頻說,小視頻保質期為72小時,之后僅自己可見,典型的三天后重新做人,讓你可以放飛自我。
關鍵是不僅能發紅包,還能發紅包視頻,用視頻來表達祝福等,紅包場景明顯多于微信。
“我們希望多閃是一個無壓且有溫度的熟人社交產品,幫助用戶緩解日益沉重的社交壓力,找回日漸疏遠的親密關系。
”視頻的表達本身就強烈直觀,再引入熟人社交,以及被奉為交流溝通精神食糧的功能,抖音確實走心了。
放在時代背景下來說,5G時代即將來臨,多閃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目前主流的社交產品包括微信在內,其實仔細觀察它們都發端于3G時代,仍然是以圖文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
隨著5G時代腳步漸近,視頻又表達越來越普及,視頻成為新的主流信息載體是必然,社交行業也會因此迎來新的變化。
當視頻牽手社交,人和人交流,聲音、表情會傳遞得越充分越完整,聊天的體驗也就越好,也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多閃也希望引導用戶用視頻化、視覺化的方式來溝通交流,所以對話框中最突出的按鈕就是視頻拍攝器。
而與微信朋友圈不同的是,多閃并沒有設計公開的點贊、評論等功能,朋友圈的點贊、評論,將直接以私信的方式發給本人。
大多數人微信的朋友圈,陌生人和熟人都混雜在一起,多閃希望用戶能夠可以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自由分享生活,做真實的自己。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一款集潮酷炫為一身的產品能挑戰成功微信嗎?不一定。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需求是在隨著時代不斷增加不斷變化的,即使有很多的社交產品社交軟件,依然會有需求沒被滿足到。
這部分的空缺,正是做社交的難點,卻也是優勢。
社交的三次迭代站在時光回廊往后看,中國網絡社交迭代嚴格意義上可以分為三次。
2000年是第一條分割線,這一時期社交還屬于網絡社區時代,也是電腦端即時通訊軟件階段。
1998年春天畢業于南京動力交通學院的青年教師劉琥,在家里開發搭建出了西祠胡同原型,這是華語地區的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網站。
劉琥的網名為響馬,意喻攔路搶劫的強盜,網站發布后的四個月,西祠胡同在云南路1號電信大樓舉行第一次網友聚會,三個月后,西祠舉辦首次網友會議,參與的網友一共21位。
那時候,馬化騰剛注冊成立公司,取名馬化騰的“騰”,即時通訊的“訊”。
一年后,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邢明決定把自己在股市掙的金投入到網絡社區行業。
他的網名叫968,以至于直到今天天涯的人說起968都有一種無法代替的感佩情懷。
1999年3月1日天涯上線,那時候天涯文化與網絡文化或許要劃上等號,中文系股神開發出來的東西帶有強烈的文學氣息。
《明朝那些事兒》《武林外傳》等文學組作品在天涯大量流傳,網絡歌手也蜂擁而至,而網紅界的第一批鳳姐、犀利哥,也在此走紅。
網民這一詞匯,由以天涯為首的網絡社區論壇創新出來,成為一個當時的一個新興群體,網絡用語也開始流傳,潛水、菜鳥等都是那一社交時代的產物。
直到2000年11月QQ2000正式上線,用戶量很快突破1億。
這是QQ迭代歷史上的經典版本,QQ也成為第一代社交產品發展時期的最典型代表,典型的最直觀表現,是那時遍布在全國各地大街小巷網吧中,傳出的此起彼伏的敲門聲與咳嗽聲。
千禧年以后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網站技術逐漸成熟,再加上PC的普及,用戶使用網站的體驗得到極大提升,社交類網站成為浪潮。
社交網絡快速發展迎來第二次迭代,進入網頁版社交網絡時代。
最先殺出重圍的是天涯,與之同行的還有百度貼吧與貓撲網,一開始天涯社區的使用量就占上風——19萬人,貓撲網與貼吧就相對較小。
2005年六月份QQ空間上線一路與貓撲網斗智斗勇,那時候霸占榜首是天涯,只是兩年后QQ空間還是將天涯社區壓在了身下。
幾乎同一時間出現的還有王興的校內網,發布三個月吸引三萬用戶。
到了2008年Twitter傳到中國,微博客的形態剛好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記錄分享的需求,與傳統門戶網站比起來,也有著更直接的傳播能力和新聞獲取能力,再加上博客的深度冗長很容易讓人失去耐心與觀看欲望,有著短平快特點的微博就此打入人民中心,吸引全網注意力。
微博浪潮興起,各類門戶網站都成立微博,連騰訊也推出騰訊微博,可最后微博時代的贏家卻是新浪微博。
第三次,也是最深刻的一次變革,發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2010年開始中國互聯網正式踏入移動互聯網階段,社交網絡也進入移動時代。
社交實時接受,實時反饋,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要求都與移動時代的屬性完美貼合,而因喬布斯的蘋果爆發的移動設備讓移動互聯網得到迅速發展。
當年10月,一款叫kik的應用闖入大眾視野,15天內超過100萬人注冊下載。
雷軍最先開始模仿,推出了米聊,而微信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被騰訊推出。
QQ是PC時代的產物,微信是移動互聯網時代,QQ用戶往微信的遷徙標志著社交賽道在互聯網工具上的一次大變革。
戰場轉移到移動端后,參與者也多了起來,飛信、來往、易信,陌陌,都沒能打過微信,后來微信順利成為了社交領域的霸主。
社交的多元化興起用戶真正熟悉互聯網,就是在移動時代。
因為移動互聯網,人們的生活方式徹底互聯網化,衣食住行被改變,娛樂、工作、學習等場景都在移動互聯網里面進行。
互聯網場景不斷增長,讓用戶的社交需求不斷的改變并增加,而回顧社交迭代的三個階段,從最早的臺式電腦即時通訊流行到個人PC階段網頁版社交的浪潮,再到后來智能手機時代的移動社交產品崛起,不難發現迭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網絡硬件設施的升級或進化。
所以在今天這個有著多面互聯網場景的移動時代,社交產品也也來越多元化,垂直化,專業化。
微信做熟人社交,所以在此之外,市面上推出了多樣社交來明里暗里挑戰社交霸主。
比如主打靈魂社交的soul,在安卓市場的下載量為1200萬,雖然靈魂伴侶的口號讓soul在市場上有一定用戶量,但“純粹地交友”還是有點難。
當soul的營銷廣告時常在小角落出現,用戶也開始增漲,但新用戶的快速涌入造成了用戶質量的不平衡,部分卸載了soul的用戶認為,產品發展是好,但很多以約炮為目的的人也開始涌入soul。
于是“約炮”的帽子開始被貼在soul身上,干凈交友并不存在。
再回到產品本身,soul的匹配效率僅僅依賴于測試,結果偏籠統,匹配到的對象也無法看到對方的興趣愛好標簽,往往用戶需要匹配很多人才能真的認識自己感興趣的人。
還有游戲社交,比如狼人殺,就是以游戲為場景,從線上發展到線下。
再看聲音社交,例如語法App、一起App、吱呀語音等等,某種程度上是借鑒了一些大熱綜藝像《蒙面歌王》《中國好聲音》等的以聲音為主要切入點的玩法。
在陌生人社交方面,探探曾主打陌生人社交,2014年誕生的它一度是這個垂直板塊陌陌的勁敵。
根據獵豹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在交際類APP排行榜上探探以周人均翻開次數103.2排在第六位。
然而,2018年第一場收購案的主角就是探探與陌陌,去年2月份探探以7.35億美元的價格被賣給了陌陌。
而陌陌算是曾經實現彎道超車微信的產品,利用陌生人交友產生關系鏈困難的問題,再利用LBS來定位附近的人,一度成為陌生人社交的爆款。
但走著走著就在社交這條路上偏了道,三年前陌陌上線直播產品,然后在直播風口上賺得盆滿缽滿,據說接連兩年的陌陌年會每個職工都會收到價值上萬元的陽光普照獎。
可在App store類別上,寫的明明是社交二字。
也努力過,2017年陌陌推出8.0版本增加了許多社交場景設定:同城興趣小組、語音單臺、狼人殺、派對等。
但其最大的差異化依然是在陌生人關系建立上,更重要的是抖音崛起了,陌陌創始人唐巖認為,抖音對陌陌的大盤數據并不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因為兩者的定位以及滿意中心用戶的訴求是非常不同的。
但2017年的時候獵豹大數據做過一個APP全年走勢分析,陌陌與抖音的周活躍滲透率數據整體走勢是呈反比的,抖音有較大提升,陌陌卻處于下跌狀態。
截至今年1月份,抖音日活突破2.5億,全球月活用戶數已經達到五億,兩年內完成了微信八年的用戶累積,成為國民級的產品,這是可怕且然人敬畏的。
在業內許多人士看來,聚集了大量用戶的抖音,在以短視頻分享和交流內容載體中實際上已經全然具有社交屬性,就缺一款屬于字節跳動的社交產品了。
所以多閃的出現,是必需也是必然,是萬眾矚目也是抖音用戶心之所屬。
王欣與羅永浩就不見得了。
這是王欣出獄后的第三百多天,他從視頻行業轉型到社交創業賽道,發布了一款自認為足夠小眾、還未被大體量產品占據的細分場景市場——匿名社交馬桶MT。
但其實匿名社交這件事兒,2014年就有人做過了,當時一款模仿secret的國內首款匿名社交應用“秘密”被推出,短短幾周就爆紅國內,一時間匿名社交成為創業指南針,后來呢?有九成匿名社交市場份額的“秘密”更名“無秘”,并于2017年9月暫停服務,它的跟隨者烏鴉、悄悄等都下架停更了。
羅永浩呢?誰都記得去年那款呼聲超高,被人視為能顛覆微信的子彈短信,然后幾乎涼透。
今天又改名聊天寶卷土重來,還推出了邀請送紅包的老玩法,但能玩出什么花樣結果如何,誰都不敢再過早下結論。
而對于緋聞過后字節跳動給出的多閃這一記實錘,其實能不能戰勝微信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關鍵是未來中國新的社交場景誰是那個領頭者。
微信是3G時代,那么5G時代江山易主視頻后,極有可能就是視頻社交時代。
下一篇:諾基亞卷土重來,歐洲手機品牌期待逆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探秘酒店新零售:走小米模式的魔便利客房售貨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