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
2018年,新零售有三大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升級;新零售服務商將大量涌現;數字化程度向產業上游滲透,大數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2月12日,由36氪《零售老板內參》主辦的 WISE 2017 新零售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15位零售業界頂級大咖,與1000多位零售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新零售時代的融合進化”展開豐富多樣的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共同深入探討新零售元年的商業變革,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和進化之路。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出席并發表《新零售,在路上》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在過去的一年,整個零售業擁抱科技,用新的商業模式塑造新的零售行業,變成主要的風向標。
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2018年,新零售有三大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升級;新零售服務商將大量涌現;數字化程度向產業上游滲透,大數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下是高紅冰演講全文:《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編輯整理:各位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零售峰會,我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新零售,在路上》。
馬總(馬云)在去年的云棲大會上提出了“五新”的概念,一年多的時間,“新零售”已經變成行業熱詞。
阿里先后投資了許多百貨商超和零售公司,包括蘇寧、銀泰、三江購物、聯華超市等,此外還擁有盒馬鮮生、無人店等創新業態,最近又入股高鑫零售等公司。
為什么要投資這么多線下公司?積極布局新的零售業態?因為零售業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先鋒。
零售業必須和數字經濟聯系起來為了講清楚新零售,我們看一下2016年3月份發生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阿爾法狗(AlphaGo)戰勝李世石。
當時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成為一個爆發點,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商業和經濟領域發生了許多變化。
阿爾法狗靠什么戰勝李世石?就是數據。
今年5月,AlphaGo zero在烏鎮戰勝了柯潔,與AlphaGo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機器自我學習,在設定初始化規則下,兩個機器之間互相對弈,用機器自己下出的棋譜打敗柯潔。
另一件事是,阿里零售交易額第一次超過3萬億。
工業革命以后最偉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用了54年才達到這一規模,它現在開始出現負增長。
我們對標這兩個零售業巨頭,看到他們創新的場景,就知道零售業發展的風向標是什么,純粹用傳統的打法做零售業是不行的。
那么,是不是以電商為代表的零售就會走在前面呢?也未必!去年,阿里進一步提出新零售的主張,實際上是要把電子商務當做傳統的零售業看待的。
這個時候我們要用新的視角去觀察,從技術革命和消費變革的視角去觀察,就會發現其實跟之前不太一樣。
零售業不是簡簡單單的零售業,零售業必須和數字經濟聯系起來。
因為零售業與金融業、服務業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阿里提出五新,我們不能孤立看待新零售,一定要站在五新的戰略體系下理解零售業,單純講所謂的零售革命一定沒有未來。
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消費升級時代已經到來,制造業也即將發生重大變革,所以就新零售而談新零售是弄不清楚的,一定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空間,與其周圍的其他要素結合起來談。
我認為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在過去的一年,整個零售業擁抱科技,用新的商業模式塑造新的零售行業,變成主要的風向標。
我們回顧下過去十年數字經濟的發展。
從企業資源來看, 2007年全球十家市值最高的公司中只有一家是網絡科技的公司,到了2017年,網絡科技公司在TOP10中從一家變成了七家。
我們再從中國和美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歷史來看,今天有一個新的數字經濟藍圖,可以說是美國和中國的藍圖。
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阿里巴巴、騰訊有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還有獨角獸企業,如滴滴、小米等都在高速成長。
老牌互聯網公司的代表——網易也在進一步創新,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美國也一樣。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圖的時候。
新零售所處的背景就是被這些互聯網公司所推動,接下來新零售跟這些企業不斷地融合創新,借鑒他們的思想共同推動零售業的發展。
新商業基礎設施催生數字經濟我們認真思考會發現,新零售很重要一點就是,它底層有一個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它已經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
交易市場統一了,支付系統和物流系統都實現全球化。
新的商業基礎設施由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所支撐,新技術、零售業和消費者變成推動新零售發展的三個驅動力,三個驅動要素也成為新零售業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商業要素數字化 推動新零售不斷創新商業的數字化,或者商業場景的網絡化,商品的數據化,進一步推動零售業不斷的創新。
新零售前端表現為消費者接觸的場景、消費者、商品,就是我們講的人、貨、場,后端我們看到營銷、流通鏈條和生產制造,包括商業基礎設施等新技術構成了推動前端變革的內在動力。
我們看到今年出現很多新的關鍵詞:重塑體驗、重構供應鏈、重新定義制造、渠道變革等等,我們不斷地接觸到各種新看法、新知識、新物種。
更多的詞也加入到零售業當中來,體現在不同的創新層面上,跨行業的創新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新概念,新詞匯。
2018年新零售三大趨勢最后展望一下2018年的新零售,2018年會發生什么?我認為主要有三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升級。
線上和線下進一步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為同一個世界,將變成新零售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2018年將會有更多零售企業塑造他們的場景,消費者在這些場景中,不是簡單的購買者,他們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也傳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價值主張。
零售業將轉化為新的生活方式,成為價值主張交換的載體,這會成為零售業發展的重要趨向。
在這個趨勢背后,人們尤其是95后年輕人碎片化的需求,會被重新用各種關鍵詞和標簽聚合,諸如全感官體驗店、“情趣體驗”無人超市、盒馬餐飲便利店等都會進一步催生新的零售物種。
第二個趨勢:新零售服務商將大量涌現。
過去我們認為,做零售只是門店的事情,其實新的服務商在更高的維度上推動了門店升級。
新的服務商的出現,進一步延展了零售的定義。
我們觀察到服務商的案例,很自然地將零售業和服務業的創新融合在一起。
我們發現大量的新型服務商面向零售服務,各種直播、內容店鋪都在創新,新綜合供應鏈服務商,等等。
隨著市場重心從制造商轉向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消費者中心到來的時候,誰接近消費者誰就是贏家。
今天的制造商必須重新跳過零售商直接關注到消費者,這是新的變化。
新的物種、新的服務商在2018年將大量涌現,大家可以觀察,市場的機會不再是中間的經銷商,而在于為零售業做服務,為批發商做服務,重新塑造新的角色,服務消費者,聚合消費者需求,提供新的商業模式,這會變成2018年創新的方向。
第三個趨勢:數字化程度向產業上游滲透,大數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數字化的程度進一步從消費者向零售商,最后向上游品牌制造商遷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零售業互聯網化進一步轉向工業互聯網化。
工業互聯網化不再是中國制造、美國制造,而是互聯網制造,唯一會變成真正意義的制造,這個制造是基于新商業基礎設施和消費者需求,用數據洞察重新定義制造業。
所以整個供應鏈系統發生變化,消費者這一端體驗要好,要買的要爽,在供應鏈這端要快,產品品牌塑造要好,會變成2018年的趨勢。
接下來不是工業4.0單純的工業互聯網化,而是圍繞以消費者為中心驅動的互聯網化,所以基于供需雙方的制造業的連接配對,會變成制造業未來的方向。
怎么樣把需求跟供給側改革聯系起來,我們企業的生產能力、產品打造、品牌設計,都必須圍繞消費者進行。
今天,我們應該更好的從這幾個角度去看待未來。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
下一篇:愛奇藝、優土、騰訊視頻,你會為誰充會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十大行業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