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年雙11,阿里的AI魯班系統完成了4億張海報的制作,人工智能用于內容生產的高效震驚了很多人。
除了阿里的魯班,實際上近來在文章、圖片、影視、游戲等內容領域,已經陸續有了AI在應用于內容生產。
這一過去一直被認為需要很強的創造性,完全依賴人的產業,正在受到AI的沖擊。
記者、設計師、剪輯師、作曲等一眾內容工作者,他們的飯碗會因此受到影響么?為了弄清AI+內容生產進行到何種程度,對內容生產可能產生何種影響,億歐智庫撰寫了這份《2017 人工智能+內容生產研究報告》,對目前AI在內容生產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了AI在文本、音頻、圖像、視頻、互動內容五大領域的具體應用情況,展望了AI在內容生產中應用的發展趨勢,供相關人士參考。
Chapter1:AI+內容生產概念界定技術進步和產業內生需求,是推動AI開始在內容生產領域應用的兩個主要動力。
機器生成內容的研究很早就在持續進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開始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兩年,無監督學習、深度強化學習、遷移學習、生成對抗網絡等算法的研究深入,使得AI在本文處理、音頻處理和圖像處理方面持續取得突破。
內容產業龐大而復雜,其中一部分內容已經高度模板化和套路化,從業者大量時間花在了重復勞動上,機器的引入可以減輕這部分人力勞動。
一些過去很復雜的內容處理,有了AI變得簡單很多,大幅降低使用者門檻。
一些需要天馬星空想象力的內容創作,機器反而能生成一些人想不到的奇特內容。
這些原因也使得AI在內容生產領域應用有必要性。
具體到內容,報告主要研究的是常見的文本類、音頻類、圖像類、視頻類和交互內容類5個大類的內容,主要研究AI在內容生產的三個環節:前期準備階段、中期生產階段和后期結果檢查階段中的應用,在這些環節,AI要么替代人,要么與人協作,進行內容的生產。
報告不涉及內容的分發和運營環節。
Chapter2:AI+各類型內容生產文本內容:AI寫新聞稿已經在頭部媒體投入實際應用,由媒體自研或與技術供應商合作,用在個別領域的新聞生產。
AI生產的內容在全部媒體內容中的占比還很小。
大量專業內容AI還難以替代人。
AI在劇本結果預測、前期素材搜集、文本糾錯等方面已經得到應用,未來應用范圍或許將會逐步擴展,甚至整合到各種文本編輯器和工具中。
AI在作詩、編程、編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都屬于嘗試性研究,暫無太多實際商業價值。
音頻內容:AI已經能夠自動作出一些樂曲,可用于其它內容的背景音樂或節奏,已經有多家公司憑借AI,切入了樂曲作曲領域,推出了相關產品和服務。
在專業歌曲制作領域,AI還只是參與到整個作曲過程中的一環,協助人完成一些專業歌曲的創作。
AI合成聲音效率比起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效果離人還有距離,但在虛擬歌姬界引起了波瀾。
圖像內容:AI已經能自動生成海報、logo等。
要求不高的圖像內容可以直接使用AI生產的結果。
更專業的內容可以在AI生成的內容上由人二次修改。
魯班制作雙11海報是AI最成功的應用之一。
AI的高效也使得網絡海報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千人千面成為可能。
AI在圖像處理方面很多研究成果驚人,但并不指向特定的商業應用。
如果成功商用,將降低部分圖像處理的門檻。
部分研究以濾鏡APP的方式商業化,偏向大眾娛樂產品,不構成內容生產環節的生產力提升。
視頻內容:AI預測影視作品效果指導創作已經有了成功案例,作為人決策的一個補充。
AI代替人拍攝錄像還難以到達專業攝像水平,只能用于偏娛樂的領域。
AI剪輯視頻多處于研究,目前只能生成資訊類的視頻框架,由人再編輯。
專業視頻編輯領域還沒有實際應用。
互動內容:AI用于游戲素材制作的方向很多,基本都還在研究開發階段,還沒實際成果產出。
潛在的想象空間很大。
完全由AI制作游戲短期看還不現實,已經有公司從自動生成素材的工具開始入手。
Chapter3:AI+內容生產趨勢AI+內容生產整體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體現在數量少、階段早、領域窄、效果差。
數量少:相關公司和實際商業應用數量少,還未到商業階段的研究項目占到了2/3以上。
階段早:大部分都還是研究項目,商業項目也剛剛開始應用,相關公司都還在天使輪和Pre-A輪階段。
領域窄:內容生產涉及眾多領域,產業上下游多個環節,目前的案例和項目多集中在一些常見內容領域。
效果差:很多AI生成的內容僅業余娛樂可用,達不到專業要求。
AI當前能最高水平為人類的初級工種水平。
相當長一段時期內,AI在小部分領域能夠實現自動生產內容,在大部分領域,AI更適合于與人協作。
在于人協作的過程中,機器可能會完成大部分機械重復工作,人完成小部分創造性工作。
AI能否應用,是機器換人還是人機協作,與內容適用度和技術成熟度兩個關鍵因素相關,技術成熟度高、內容適用度高的領域,AI將先得到應用,且自動化程度高。
技術成熟度低、內容適用度低的領域,AI較晚應用,自動化程度低,人的參與程度高。
總體來看,未來隨著AI各方面要素的持續進步,AI+內容生產還將持續取得應用,應用范圍也有望逐步擴大,尤其是在黑色產業方面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
但整體畢竟還很早期,重點需要關注的還是AI生產內容能夠達到何種效果。
談論后續AI以何種產品形態商業化、如何商業落地、應用后如何影響內容產業,還為時過早。
總的來說,就像是機器能畫出龍的身軀,但要讓龍栩栩如生,還是需要人來點睛,機器能夠替代人完成內容創作的大量工作,但內容創作的核心理念、思路、精髓,仍需要人來把控。
畢竟,內容以人為本,最終是給人看的。
下一篇:2018中國最有前景十大行業都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巨頭攪局短視頻,行業將迎來持久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