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也許你曾有這樣的感覺,某個新興商業模式出來,大家都說好,都說肯定有發展,但不久之后就銷聲匿跡,更談不上掙錢了。
這是為什么呢?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偽需求”。
偽需求有時是很致命的,因為看似是用戶痛點,但實際上市場非常小甚至沒有。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偽需求”,都具有哪些特點。
希望能給你的創業定位帶來一些思考。
沒有什么比費盡心力卻滿足不了用戶更讓人失望的了。
創業歷程中,最悲催的事兒是什么?那就是,團隊耗費時間、廢寢忘食、排除萬難地做出了一款高質量的產品,但卻發現,原來根本押錯了用戶的“痛點”,無法令用戶持續使用,最終走向沉寂。
這些創業項目,就往往是掉進了“偽需求”的坑。
但首先,我們也要解釋下,偽需求不是沒有需求。
而是或許在此刻還不是它發展的機會,也可能是它的市場沒有那么大,更有可能,這種需求雖然解決了用戶的一定問題,但是它卻不是能夠黏住用戶愿意持續為其買單、無法放棄的真正“痛點”所在,也即是“強需求”。
這對創業者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坑。
沒有什么比費盡心力卻滿足不了用戶更讓人失望的了。
而當他們為了獲取用戶不斷燒錢補貼市場,卻難以增加用戶的忠誠度,一旦失去資本支持,就只能陷入絕境。
但偏偏,創業路上,這樣的“坑”卻又最多。
當去年資本寒冬來臨時,長長的創業項目死亡名單,就是這種現象的注解。
那么,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坑”,曾經或還在被我們當做風口?i黑馬也數了一數我們所分析的,那些誕生于資本泡沫之中,令人有些擔憂的細分領域。
我們也認為,它們想要爆發,卻還缺乏火候、時間以及需求的環境。
而創業者們,不妨也做出自己的判斷,避免落入更多的“坑”。
上門洗車/保養偽需求指數:★★★★★推薦創業指數:☆在2014年,上門洗車開始爆發。
大量創業公司一窩蜂地涌入這個看似門檻較低的領域,興奮地準備顛覆傳統洗車市場。
然而,不過一年多光景,趕集易洗車、e洗車、功夫洗車等上門洗車平臺相繼關閉上門業務,宣布倒閉或者走上轉型之路。
汽車上門保養與洗車也算異曲同工。
曾估值6億美元、拿下1800萬美元B輪融資的博湃養車于今年4月份正式宣布破產倒閉,讓業界都為之惋惜。
許多創業者都曾以為,從上門洗車、保養等業務切入汽車后市場,甚至可以逐漸延伸到汽車消費、汽車保險、二手車交易等業務,而這將會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
但在泡沫破裂之后,很多人才開始意識到,這個領域的一些問題所在。
上門洗車,總需要一個合適的場地,而在實際服務場景中,它很難標準化、服務很難保證質量,往往會出現污水無處排放、垃圾隨處亂扔的情況,甚至需要物業等出面干涉。
而另一方面,它還需要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設備。
傳統洗車場和4S店有專業的設備服務于用戶,而一旦需要上門服務,這些洗車工和技師所帶的設備質量便不能保證了。
而如果公司愿意為這些洗車工和技師配備高質量的工具和設備,這又將是一大筆資金投入。
同樣,這絕不是用戶的剛需。
在洗車方面,用戶大可以長期不洗,遇到雷雨天也照樣可以不洗。
為了培養用戶“上門洗車”的習慣,只能靠低價補貼,這樣的市場中,是培養不出用戶的忠誠度的。
而上門保養,不僅有著同樣的問題,而且,它是比洗車更為低頻的一件事。
即使你像對汽車市場非常熟悉,也有博湃養車的前車之鑒。
上門送藥偽需求指數:★★★★推薦創業指數:★2014年5月,國家食藥監總局明確提出“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向業界傳達了電商平臺可以銷售處方藥的信號。
彼時,O2O正大熱,因此,一波上門送藥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創辦起來。
但今年,醫藥電商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5月18日,藥給力,宣布暫停1小時送藥業務。
不久之后, “藥快好”又發布公告,正式于6月6日停止北京地區電商送藥業務。
同時期起來的叮當快藥雖未停止送藥業務,卻早在去年11月份就推出中醫服務,開始轉型。
“送藥”固然是件好事,也是符合部分用戶需要的,但也曾有醫藥電商從業者告訴i黑馬,上門送藥創業公司很難長久。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醫療行業具有門檻,絕不是靠互聯網就能走通的。
在沒有藥品經營資質的情況下,送藥O2O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無法保證自己盈利。
同時,從政策法規層面來說,目前我國尚沒有醫藥電商的相關政策法規出臺。
一直以來,許多醫藥電商企業存在違規網絡銷售處方藥的打擦邊球行為。
今年6月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叫停了三家網上售藥試點平臺,“藥快好”也因此停止電商送藥業務。
醫藥用品的用戶人群也限制了醫藥電商的市場規模。
對普通人來說,藥品需求頻次非常低;常常購藥者,往往集中在慢性病人或者老年人群體,但醫藥電商使用場景與他們的真實生活距離較大。
這類上門送藥服務,將“配送速度”作為業務的亮點,但對于消費者而言,藥品的質量和療效反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但送藥服務,卻反而不能提供專業的藥物使用咨詢。
據媒體報道,快方送藥在北京最火爆時日訂單量能達到7000單,這對于送藥O2O來說已是不錯的業績。
但與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相比,依舊相差甚遠。
上門美業偽需求指數:★★★推薦創業指數:★受到懶人經濟影響,美業O2O領域在2015年受到了資本的熱捧,一時間群雄并起,除58和大眾點評開始提供上門美業服務外,也有像河貍家、嘟嘟美甲等創業公司入場。
但如今來看,多數上門美業類創業公司尚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上門美業仍然并非他們的剛性需求。
而上門美業項目,也受到安全性、服務質量、價格等因素的嚴重制約。
即使在一線城市,許多用戶仍會因此望而卻步,三四線城市更難以形成市場。
而且,在美業項目中,顧客與技師是一種強關系,一旦顧客與技師搭上線,平臺為了盈利又不再繼續提供補貼,那么顧客與技師又有什么理由留在平臺上呢?對于創業公司而言,除非你擁有像雕爺一樣擁有眾多資源,并且有強大的營銷能力,否則,要在上門美業這一領域做出事兒來,很難。
家教O2O偽需求指數:★★★推薦創業指數:★★前不久,曾在半年內融資1.5億的“請他教”宣布徹底放棄O2O業務,轉型做兒童托管服務。
創始人陳遠河曾對i黑馬表示,轉型原因之一是用戶價值難以沉淀,不是短時間就能做成的。
請他教轉型并非毫無道理。
早在去年9月份,家教O2O平臺“老師來了”宣布B輪融資失敗,項目停止運營。
種種風波背后折射著,家教O2O行業也面臨眾多商業邏輯問題。
拋開家教是否是剛需不談,家教平臺都要面臨的問題是:教育是非標準化產品,而優秀的老師,更是稀缺資源。
那么,家教平臺要如何保證教師的能力、品德,以及他們在平臺上服務的時間、質量?孩子的安全與教育問題一直是中國家長最看重的事情,選家教更多是依賴于熟人介紹。
一旦家長與教師牽上線,他們不僅可以與這些教師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還可以為這些教師陸續介紹“業務”,此時,如何讓家長與教師繼續留在平臺上?同時,如何變現也是個難題。
理論上,這些家教平臺的變現方式只能是向學生或者教師收費,但一旦平臺向家長或教師收費,它和線下中介機構又有何不同?此時,家長只會關心哪些中介的師資力量強,而教師只會關心誰能給他帶來高收入,此時的家教平臺拿什么與線下中介機構競爭呢?VR看房偽需求指數:★★★推薦創業指數:★2016年被稱作VR元年。
VR技術已逐漸滲透到游戲、娛樂、房地產等行業。
顯然,各大房地產商對它表現得十分上心,萬科、綠地、當代置業等企業都開始在眾多項目中引進VR技術,打造VR樣板間,并以此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方式。
此外,也有一些團隊開始在房產+VR領域進行創業。
誠然,VR看房有不少優點,它滿足了異地看房這一需求,讓購房者可以“身臨其境”般看到房源,并且能隨意更換與瀏覽不同房型與裝修的房屋。
但是,在現實生活情景中,當購房者體驗完炫酷的VR看房技術之后,往往還要再問一句:實體樣板間在哪兒呢?由此可見,購房者無法只根據VR看房效果就做出購房的決定,更多時候,VR看房只是企業的一種營銷噱頭和促銷手段,它永遠無法取代購房者實地看房的線下場景。
原因很簡單。
VR看房的最終目的是促成買房行為的發生,而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買房是一件可能會花掉自己大部分積蓄的高消費行為,他們會對此非常謹慎。
在實際買房過程中,購房者要考量的不僅僅是房子戶型,還會關心房屋的地理位置與周邊情況。
另外,VR看房無法回避的一點是,它與房屋的實際情況并不等同,購房者看到的房屋場景會因VR眼鏡的配置不同而不同,而鑒于VR技術也可以有強大的“美化”功能,購房者又如何去相信開發商呢?房屋質量和環境究竟如何,還是需要去實際觸摸和感受的,而VR看房卻只能是“看”。
也許隨著VR技術的發展,VR看房在未來能滿足消費者更多要求時能成就一種商業模式,但如今來看,似乎為時還早了一些。
當然,我們的總結也未必是說,這些需求不應該得到滿足。
或許,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很多需求還會成真。
但對初創公司而言,在起步的最初階段,從一個更高頻、轉化率更高的行業切入,似乎是個更好的選擇。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騙補調查結果:五家惡性騙補企業背后的秘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周鴻祎說360搜索要放棄一切醫療商業推廣!你怎么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