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是一家深耕了十六年的年輕“老牌”基金,從1億資本干到了170億,300多家企業,其中上市50家,登陸新三板45家,目前在證券會IPO排隊預披露的有26家,并在2012年、2015年兩次獲得行業綜合排名第一。
傅仲宏先生是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
他曾在政府行業管理部門任職,擔任過多家大型投資機構的投資部門負責人及科技企業高管,主導投資了幾十個優質項目,在消費服務、高科技等領域具有豐富的投資及管理經驗,曾當選2012年度最受創業者尊敬的十大VC投資人、2013年最佳投資人。
正和島專訪傅仲宏先生,談及投資邏輯,他指出,投資要自己的邏輯和定力,跟風肯定會交學費。
看未來:怎么判斷虛火和實火?當前的大勢比較冷,很多人適應不了,但從2000年成立至今,我們經歷了好幾輪牛熊交替的市場周期,見得多了,比較少在意短期波動,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價值標準,在最好的時間點果斷投進去,甚至反波段操作。
回想起來,收益率最好的項目,大多是整體市場相對低迷時投進去。
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模式有天壤之別。
比如最近VR特別火,其實很多都還只是概念,并沒有落到產業實處,預計真正大規模應用要三五年后。
有時候一波一個概念沖出來了,但是沒有承接的東西,就掉下來了,像量子通信甚至連場景都還沒出來,產業落地需要很長時間。
在二級市場開始炒作時,我們會選比這個點早一年進入。
一級市場真正關注的是企業的成長曲線,按照自己的規劃去趟路,水到渠成之時,產業的落點真正到了,這才是收獲的最佳期。
而企業本身的成長,不能靠在二級市場炒作,其次要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必須掌握節奏,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達晨的操作周期相對比較長,是7+2,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地完整搭建后,對財務指標規模的要求將會逐漸降低,退出周期的趨勢也將逐步縮短。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給了我們很多鍛煉的機會,整體環境是最具有挑戰性的,IPO說停就停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和不可預測,怎么辦?我們深處其中,智能練就適應能力。
那我們只能盡量減少外界的干涉,賺到應該賺的錢。
外部環境沒法控制,唯有修煉自身。
把控資本市場的規則和底線,有時候可能少賺了,但避免了風險。
投資長期來看是平衡點的問題,最后拼的還是耐力。
所以,做投資,既要盡力投到最好的標的,也要善于把握節奏,該出手時就出手……如何避免“僵尸市場”?去年,新三板被炒得發燙,很多人問,你們要成立新三板基金嗎?我反問為什么成立新三板基金呢?新三板出現了,跟原來的投資理念就有特別的差異嗎?我認為沒有差異,投資邏輯是一樣的,歸根結底還是,看企業本身的價值。
現在很多人談項目,把上不上新三板掛嘴邊了,這可能會對企業家產生不好的影響,以為掛個新三板就自信心爆棚了。
新三板基本上沒有門檻,它的目的主要是讓項目有更多的人了解,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但部分心態浮躁的投機者把新三板當成了聚寶盆,不問項目好壞、不計價格投資、最快的速度掛牌,把股價炒上天,等著別人來接盤,從而高價退出獲益。
本來政策布局很好的東西,爆炒過度,只能自食其果了,新三板變成了“僵尸市場”,很多人太過于去追求短期利益了,發了大量的2年或2+1年的新三板基金。
喧囂過后,還是要回歸到本質。
對新三板的認識,就像互聯網思維,在互聯網時代創業很容易,前期流量進入很快,但最后誰能夠活下來,活到行業第一,這個過程極其艱難,所剩寥寥。
從政策來看,新三板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快速發展的,但在資本市場卻是需要專業和平衡的,波動太大,流動性弱,對企業和投資方都不是好事。
對機構來說,更需要回歸本質,掛了新三板并不意味著變現?實際上,有限的流動性將打斷很多賺快錢的美夢。
資本市場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企業本身的價值,投資需要堅持邏輯、保持定力。
關于投資理念,達晨創投有六條軍規:●看大趨勢、看行業;●看企業的核心優勢和商業模式;●看團隊能力、專業性、誠信度、學習力和執行力;●看公司在細分市場的行業地位;●看管理和規范性;●看與資本市場的匹配性。
創業要把握節奏,不然就變成了先烈投資早期項目看幾個方面,首先選擇的方向要有想象空間,一定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或獨特優勢,行業地位是在前三名,最好是第一名,團隊要有做大企業的潛質。
同時點位也很關鍵,太早太晚都有問題,企業對于各發展階段的節奏把握也很重要,如產品得到驗證,以何種方式、何種節奏推廣到整個市場都非常有講究。
對我們這類品牌機構而言,感覺現在的標的越來越多了。
我主要負責新消費服務和醫藥健康,所謂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包括了。
像最近在說“二胎紅利”,隨之母嬰市場未來5-10年會有高速增長,這方面我們布局比較早,如悠游堂很早就投了,現在開始爆發,先把賽道占了。
還有體育產業,去年開始熱起來了,今年還會更熱,我們此前就投資了5-6家體育企業,這個數字算得上國內基金中投資體育類項目最多的了。
達晨和另一家專業的體育咨詢機構維寧體育聯合發起了一個“互聯網+體育中國會”聯盟,就是想搭建起一個平臺,通過資源對接、資本扶植等方式來支持和培養更多的體育類創業企業的成長。
這是達晨在轉型專業化投資基金方面一個重要落地嘗試。
垂直電商是一個偽命題嗎?怎么破?電商方面,我們主要關注細分領域的企業,也投資了幾個比較成功的垂直電商企業。
比如說情趣用品,這個行業在國內處于邊緣產業,非常散,真正的好產品也稀缺,而在國外是非常成熟的。
產業基礎薄弱的細分,是BAT等大平臺型公司做不了的,這就是機會。
關于垂直電商,品類特別關鍵,海淘模式挑戰比較大,差異化不明顯,BAT可以不賺錢,把你的某個品類打死,母嬰細分的電商很難搞,需要相關的服務做延伸。
所以在這個領域,要選產業基礎弱,成熟產品少、需要深度介入產業鏈的,要有準備去干一些累活臟活,而不寄希望于靠流量就做起來。
B2B商機潛力巨大此前行業大多聚集于B2C市場,而忽視了B2B市場。
實際上,B2B市場規模是萬億級的,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B2B行業面臨中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為此,我們率先在行業內成立了“看見未來”B2B戰略聯盟,希望借此打造達晨B2B投資的生態圈;一方面,為B端企業提供發展經驗和資源共享平臺,另一方面,通過打通toB,toC業務鏈各個服務環節,為B2C的企業嫁接資源。
這個領域,我們已經投了幾十家,也比市場熱度要領先了兩三年。
2B企業的發展需要相對比較長的時間積累,我們投的好些企業都創立了十年以上,目前SAAS模式國內做得好的很少,最多的還是從傳統的B過渡到線上,用互聯網的手段來做擴張,B2B企業在于逐步積累口碑,想賺塊錢挺難,要有耐心。
toC企業有可能快速爆發,曲線斜率大,但也可能因為某種需求的變換,一夜之間客戶都流失掉,企業有可能瞬間傾倒。
大健康要多找幾個“同仁堂”大健康領域主要分為:醫療、器械,健康管理和服務等三個方向。
醫療行業在中國,有一些東西是不太好打破的,通常只能切入行業里小小的環節,像掛號問診。
健康管理其實是很難做的,做得好的公司非常少,有的公司也在熬。
我們不會砸很多錢去切小環節的創業公司,我們投專科醫院,比如愛爾眼科,這屬于硬剛需的,它上市以后,醫療機構的估值大幅上升。
養老領域沒有特別好的切入點,這跟國家政策關聯度太高,到底是以政府主導還是社會資本主導,是居家養老還是集中養老,很多關鍵點還在探索的過程中,也跟社保密切相關,所以我們一直保持跟蹤。
但養老領域,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先要付出愛心,再慢慢地賺錢,急功近利做不成這事。
此外,中醫藥跟養老關聯度更大,需要企業有口碑好,聚集的人才會越來越多,服務費才會有門檻。
我看到了一個做中醫方面的公司,做了五六年,全力打磨模式和服務,而不急于賺快錢,他們希望重振中醫,目標是超過同仁堂,我們看了很興奮,這是難得的標的。
總之,每個細分領域的投法不一樣,打法也不一樣,但其中有一些內在的共性的東西,跟做生意要回歸商業本質一樣,投資也必須回歸其本質,才能走得更遠。
下一篇:阿里巴巴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破3萬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6%創業公司死于2015:北上廣“首當其沖”,電商、本地生活、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