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手機上連起“懶人”與便利店“懶人們”能通過該手機APP自動鎖定距離最近的便利店,只要這個便利店在系統中注冊,就能看到它的商品并快速下單,30分鐘內送貨上門。
它能覆蓋半徑1.5-2公里以內,諸如薯片、話梅、方便面、牛肉干、酸奶等最常見的零食都能在上面找到。
目前,該項目已經覆蓋到全國150多所高校,日單量超1000次。
周末“宅”在家想不出門就吃到各種零食,幻想有送貨員背著一堆生活必需品按響門鈴……懶人們的期待,如今正在被電子科技大學的4名本科男生變成現實:一款手機APP利用地理定位鎖定最近便利店,直接用手機下單,30分鐘內就送貨到家。
校方介紹,3名風投老板看中了這個平均年齡僅有22歲的創業公司,為他們注入500萬資金。
目前,4個小伙子在北京起步的這個項目已經覆蓋到全國150多所高校,日單量超1000次。
點子哪來?聚會想喝飲料引發靈感一個半月開發出手機APP今年上半年的某天,這4名男生跟一位風險投資人聚會,大家突然很想喝飲料,“有沒有辦法能讓飲料迅速出現在眼前,而不用自己去買?”團隊成員徐緩回憶說,大家忽然興奮起來,“那么多‘懶人’,打游戲的宅男、累了一周的白領,在校學生……他們周末都不怎么愿意出門,興許這個想法有市場?”說干就干,對4個學軟件工程的男生來說,系統開發并不是難事。
從7月初到8月中旬,這款手機APP就能測試使用了。
按照設想,“懶人們”能通過手機APP自動鎖定距離最近的便利店,只要這個便利店在系統中注冊,就能看到它的商品并快速下單,30分鐘內送貨上門。
它能覆蓋半徑1.5-2公里以內,諸如薯片、話梅、方便面、牛肉干、酸奶等最常見的零食都能在上面找到。
如何推廣?最初發傳單游說便利店后來主攻高校和白領集中區系統做好了,4名男生利用在北京創業的公司,招聘了一批推廣人員—拿著傳單和小廣告,一家家游說個體便利店的加盟。
“最開始太難了,人家根本不理你。
”徐緩說,他們印了2000多張傳單,90%都石沉大海。
但至今令他們難忘的,卻是那10%。
發傳單的第二天,小伙子們就發現有個商家注冊了,他們又驚又喜地下了第一單,點了可樂和酸奶,只是想試試,根本沒期待貨能送到。
但過了不久,一個近50歲的胖大叔真的敲了門,他說自己不懂網絡,是孩子幫著弄的,但覺得這個東西不錯,還饒有興趣地給系統提了修改意見。
然而,團隊還是意識到,“這種廣撒網的效果還是差,于是我們把焦點放在高校身上,學生之間相對熟悉,傳播會快一點。
”同時,白領和IT精英集中的小區也成了他們的目標客戶,他們拜托物業在小區里貼電梯廣告。
很快,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成了這款APP廣泛應用的第一個區域。
一個月后,陸續有商家自主注冊。
目前,這款App以北京為主,同時覆蓋了全國150多所高校,日單量超1000次。
開發者們平均年齡22歲大一辦工作室大四開公司這個團隊的4個男生,黃震昕、嚴田、陳海松和徐緩,全是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前三人還是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的第一屆學生,要明年6月才畢業。
今年7月,除了留守成都的徐緩,其他3人都當起了“北漂”,在北京朝陽區辦起了公司。
盡管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2歲,但已經頗受青睞。
據電子科技大學介紹,今年先后有三位投資人為他們注入了500萬元資金。
那么,這些投資人到底看中了4名男生的哪點呢?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老師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不全是看重收益吧,還是對他們的實力有信心。
”黃震昕商業思維靈活,對互聯網有著深刻認識;嚴田是典型的“技術宅”,對技術研究非常癡迷;陳海松曾在英特爾實習,成為所在小組的技術領導;而徐緩不僅技術牛,還擔任過很多學生干部職務,滑滑板也是一把好手,經歷豐富。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秦志光透露說,黃震昕、嚴田和陳海松早在大一時就創辦了SysLab工作室,這是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創辦的首個工作室,“他們在學院是‘風云人物’,還設計過風靡一時的社交軟件‘猜猜’。
”新聞背后信軟專業找工作吃香畢業年薪10萬元以上在大家都很喊“找工作難”的當下,4位男生的創業令人羨慕,而他們熟練的App開發技術更是很多公司渴求的。
對此,4位男生卻想保持低調。
在他們看來,經過學院培養“卓越工程師”式的訓練,很多同學就業都不錯。
在2011級近500名同學中,除開100多名考研的,目前正式簽約的就有90名,而剩下的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offer太多陷入了“選擇綜合征”。
學院透露,目前簽約學生中,最高工資年薪30萬,一般年薪都在10萬以上。
下一篇:馬云香港談創業:香港年輕人有優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4中國最佳創業城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