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通常被稱為“風險投資”。
業投資目的主要為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投資對象是那些風險大、但潛在效益也高的企業,通常是處于初創或未成熟時期,但可能發展迅速,未來有望成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
投資的方式分為聯合投資和組合投資,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如何選擇一家公司去投資不是簡單的事情,那么我們該如何分辨哪些創業公司不適投資呢? 1、剛上市的公司不投資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美股上市公司在上市兩年內業績會下滑,在A股這個現象則更嚴重。
因為為了上市大部分公司都會裝飾報表(誰都想給投資者營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有些包裝上市的行為可以理解,不一定是財務造假。
比如把上市前把不良資產剝離給母公司,上市后再找機會注入。
)和選擇業績景氣時點上市(可以多募集zi金)。
而且由于投資者對新股預期都很高,容易給出高價。
所以一般來說上市兩年內的公司我不會重倉投資。
2、不務正業的公司不投資 “不務正業”說明“主業不振”,“主業不振”的公司為什么要投資呢? 3、盲目多元化的小公司不投資 象GE這種巨型公司是因為體量太大,在單一市場已經無法獲得增長,所以必須多元化。
而一個小公司為什么要多元化呢?多個香爐多個鬼,盲目多元化只會造成多元惡化,并且拉低市場對該公司的估值(看看同方股份、中信國安吧,單一業務提出來可能都會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 4、剛剛并購、收購、重組的公司不投資 任何一項新業務的注入都需要考察其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并且在重組和整合過程中有摩擦成本,并購會攤薄原股東權益,收購付出的代價太大也會影響公司短期報表的表現(一般都要求付出大量現金或者承擔債務,影響公司現金流)。
對于靠收購來維持成長的公司,我們要格外保持警醒。
對于收購給公司帶來的好處,一般很難評估,業績的持續性基本毫無邏輯可言,這樣的成長非常的危險,作為投資人要警惕這些成長是否“龐氏騙局”。
更惡劣的是有些資本玩家利用重組、并購、收購制造概念操縱二級股票價格(因為信息不對稱),這些公司往往在股價短期沖高后落得一地雞毛的下場。
5、行業小三不投資 很多行業是寡頭或者雙寡頭格局,在這個行業里的其他企業要挑戰龍頭地位是很困難的,小三不僅要承受老大的擠壓還要面對老二的敵意(誰也不想被取而代之吧)除非小三成為和龍頭實力相當的老二,否則不考慮投資。
6、發行可轉債、優先股的公司短期內不投資 只有財務出現問題的公司才會發這些東西,而且既然可轉債、優先股可以折價交易,我為什么要買正股呢? 7、有過業績造假經歷的公司不投資 人是有習慣的,只要這個造假的管理層不更換這家公司就不值得投資。
把自己看成上市公司資產合伙人,只和誠實守信的人為伍。
8、有大量長期負債,大量固定投資項目,抵押股權經營,運用過高財務杠桿的公司不投資。
對于一家有太高財務杠桿的公司,我們要保持警惕。
資產負債率是一項固定費用,它可以放大盈利,也可以放大虧損。
高負債公司賺得的利潤再高也不足以還利息。
某些公司簡直就是資金黑洞,老是要改造生產線,上馬耗費巨額資金的項目,投多少都被它花光,還不產生效益(比如京東方),這樣的公司不值得投資。
9、主營在短期內多次變更的公司不投資 這些公司什么熱就做什么,老是介入一些“前景美好”的新興行業。
新進入一個行業要投入大量資金拓展業務,有業務哺育期,還要面對原有從業者的激烈競爭,新入者勝算幾何?這些公司主營老是變更,說明它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還有它們原來就是競爭失敗者(做得好為什么要退出原來的行業呢?),能期待loser們在新領域競爭勝利么? 10、在行業景氣高峰期的公司不投資 當我們評估一家公司未來的成長性的時候,不要被過去的歷史數據所迷惑,不是說過去有漂亮成長數據的公司未來就能一如既往的成長。
格雷厄姆說過任何公司要長期保持20%以上的成長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任何行業都有周期,行業低谷一定會到來。
當一個行業已經持續多年整體高速成長,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每個從業者都活的特別滋潤,很多跨行業的資本都想要進入這個行業,而這個行業的門檻還不高,只要有錢就能迅速擴張產能,那么這個行業的危機就快要到了。
(比如前期的光伏,近期的白酒) 11、在業務轉型期的公司不投資 主營業務轉型必然要經歷陣痛,而且轉型的效果難以評估。
所以不管新轉型的業務多么有前景,還是應該看準了再說。
典型例子如蘇寧的轉型。
12、收入停滯,盈利卻大幅增長的公司 如果成長型公司的盈利增長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比如9個月以上)大幅超過甚至是遠遠超過銷售收入的增長,這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可能是人為會計處理照成的。
一定要仔細的研究公司的財報細節,看看公司到底是怎樣從停滯的銷售收入中擠壓出如此超常規的利潤的,如果實在看不懂,建議放棄該公司,公司造假的幾率非常高。
比如曾經的中恒集團就是如此。
13、用一次性收入粉飾報表的公司 比如用非主營的投資收入、處置資產收入、財政補貼粉飾報表,掩蓋主營的長期增長不力。
14、凈資產收益率低下,投資效率低的公司 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非常好的指標,有的公司擁有大量不產生效益的固定資產等著折舊,這些資產其實是“負資產”只會對盈利能力造成損害,有的公司長期有大量的現金躺在賬上吃利息,既不分紅,也沒有可供投資好項目,或者投資的項目長期看不到盈利,資金運用效率低下,既然它沒有能力為我賺錢,我為什么還要把錢投給它呢? 15、好大喜功的領dao人 有的公司特別愛做面子工程,比如巨資建辦公樓,買豪車,搞效率低下的投資工程,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行薪酬卻很高,領dao人好高騖遠,熱衷于上項目喊口號和迎合風投搞市值管理,這樣的公司不值得投資。
那么又有哪些行業是我們堅決不能投資的呢? 1、唱片店 去年全球數一數二的音像制品零售商托爾音像連鎖店公司關閉了旗下所有89家分店,因為該公司斷定自己無力與網上音像店和沃爾瑪百貨公司等連鎖店相抗衡,后者不僅售價低廉,且能銷售其他商品來彌補唱片銷量的不足。
2、膠卷制造業 據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報道,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間,數碼相機銷量上漲5%,數碼照片沖洗量增加了34%。
與此同時,膠片相機銷量下跌49%。
3、作物噴粉飛機 可能10年內還能存在,但恐怕不是以現在的這種模式。
作物噴粉飛機的數量正在減少,而且這一行難免有危險。
4、同性戀酒吧 正如美國《奧蘭多哨兵報》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隨著同性戀男女逐漸為社會所接受,美國全國各地的同性戀酒吧相繼歇業。
5、報紙 自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問世以來,報紙的數量銳減。
去年,美國發行審計局先后兩次公布每6個月的報紙銷量,平均跌幅分別為2.1%和2.8%。
美全國各地的新聞編輯室都在大量裁員。
6、投幣式公用電話 1997年美國有逾200萬部投幣式公用電話,如今大概只剩了一半。
但或許機場和飯店等地仍會提供投幣式公用電話。
7、二手書店 二手書店接二連三地關張,仍在營業的也是依靠互聯網謀生,而淘汰二手書店的正是互聯網。
現在,只需將書名鍵入網絡搜索引擎,幾分鐘內便可訂購到想要的書。
8、儲蓄罐 隨著我們逐漸走向無紙社會,不難想像有一天儲蓄罐將不復存在。
9、電話推銷 這一行可能瀕臨消亡,但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美國電話推銷行業去年收入3930億美元,這少不了聰明的推銷手段的功勞,例如在大型購物中心舉辦有獎銷售活動,如果顧客填寫個人信息,就等于同意接聽來自活動主辦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電話。
10、投幣游戲機廳 隨著任天堂Wii游戲機、網絡休閑游戲和Xbox360游戲機的出現,電子游戲行業蒸蒸日上,但獨立的實體游戲機廳則不然,其消失似乎只是遲早的問題。
10年前,美國有1萬家游戲機廳,現在僅余約3000家。
下一篇:新年創業公司能“馬上有錢”嗎?先來看看大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工商等多項新政節后落地:網店逾期不退貨將遭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