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雷總,如果谷歌說MIUI“碎片化”“不完整”,微軟說小米3外觀侵權,小米怎么應對呢?小米需要什么:化肥,還是沃土?資料圖·2013預售兩千萬部,不缺供應鏈;·2013預計營收約280億元,不差錢;·鐵人三項:硬件、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先進的商業模式。
2013的秋天,米粒很大,米穗很沉,小米豐收了!供應鏈,資金,商業模式更加成熟順暢了,離打造世界品牌的目標更近了。
但越是高速發展期,越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此給雷總和那些正在學習小米的創業者,提幾個善意的建議。
盈利模式。
小米創造了“鐵人三項”模式:硬件、軟件和服務,即手機硬件,MIUI軟件系統,和收費服務。
硬件和軟件搭臺,收費的服務唱戲。
“鐵人三項”看起來很美,吃起來卻是塊“硬骨頭”。
小米預計2013 年營收280億元,驚天數字,但各位看官需細看其結構:*根據互聯網上數據的估算,不保證準確性“鐵人三項”模式的硬件占比約95%, 剩下的“小費”(雷軍稱手機附件,米兔,米鞋等為“小費”)和MIUI創造的利潤率僅為5%!小米硬件的優勢是性價比好,靠速度搶首發;但高性價比=低利潤率,搶首發=高風險。
要么利潤率低,風險也低,如OEM,家電廠家;要么利潤率高,用高利潤來反哺創新研發,品牌建設和專利戰,如三星和蘋果。
高性價比,或稱價格戰,僅是某個特定時期的手段,如當年三星戰諾基亞,總是性能高一點,價格低一點。
但只是短暫的手段,不可作為公司的基本方針。
HTC的隕落,中華庫聯和Oppo,Vivo,魅族近期集體走中高端路線,就是力證!小米以手機作為互聯網入口來爭取用戶,動用1000~2000元的資金才爭取一個客戶。
和BAT比,擴散速度慢,成本高。
更嚴峻的是花了大把的銀子把觀眾拉入場,除了刷機和制作主題外,并無殺手級的軟件和內容可玩。
雷軍認為,“后年,最遲大后年,小米做到1000億銷售額的概率是99.99%”。
雷總高調公布銷售額有多“大”,卻從未提及利潤率有多“強”!小米這種“藝高人膽大”的玩家;對于那些沒有小米這種“金剛鉆”的玩家,建議別攬這“瓷器活”。
這里金剛鉆不只是資金,更重要的是人的水平!建議:小米已經到了該抉擇的時刻了。
越晚,硬件的負擔越重,體重轉身談何易?- 早日轉型到輕資金的軟件和服務模式,開發殺手級的服務;- 或走三星的模式,堅持“0”利潤機型的同時,開發出部分高利潤產品或增加“小費”比重,向品牌進軍,Oppo, Vivo和華為已經做的不錯;- 或徹底做低價模式,靠規模獲勝,但要降低風險;已有不少價格屠夫磨刀霍霍,要走這條路了。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對于想學習小米模式的童鞋們,要結合自己現有的優勢,慎重選擇上面中的一種。
營銷模式小米營銷模式的核心是“米粉”經濟,做得非常好!營銷態度,和米粉做朋友;每個員工都是新聞發言人,和客戶“0”距離,讓米粉受到充分尊重,極強的參與感和忠誠度,這和海爾的“人人都是SBU”的方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營銷渠道,微博論壇和口碑營銷,傳播快,成本低;貌似簡單,但需要一連串的故事和熱點,實屬不易。
財務上,采用戴爾模式,用戶預付款和供應商帳期的方式,對自己的現金壓力小,資金周轉快。
但有一點,雖然充分利用別人的資金,但硬件產品一旦出問題,小米就要自己掏錢買單,沒事大家都好,有事自己承擔;這就是重資金作硬件的風險,也是諸多互聯網企業“退燒”作手機的主因。
建議:擴大范圍。
“只服務米粉”的方針太小眾。
在20~30歲之間對手機發燒的人群能有多少?果粉,魅友,藕粉,酷粉,V粉面向的對象也是20~30歲的發燒友,必將分流;米粉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相比互聯網的面向大眾的擴張速度慢很多。
推陳出新。
在小米3的發布會上,還是“首發”“世界最快”“頂配”“性價比”之類的老詞。
再好的東西吃多了,總會厭的,3年了,應該有些新段子了。
產品開發模式“客戶參與”產品開發,“每周迭代”,米粉參與工程樣機測試,最大的益處是開發人員和用戶互動。
這樣能確保開發出令客戶滿意的產品,卻無法開發出用戶尖叫的產品!小米每場發布會上的尖叫總是發生在公布價格和送禮品時,卻不是產品介紹時。
小米3的超靈敏觸摸,手套模式,1300萬的堆棧式相機,NFC, 5G Wifi……早已是昨日黃花,罕見獨創精妙之處。
坊間笑談,小米3和諾基亞Lumia 920像兄弟。
縱觀小米3發布會,儼然變成了國際芯片和元器件的產品發布會。
英偉達和高通的處理器,索尼的攝像頭,夏普的屏,美國康寧屏幕,飛利浦的燈……都是圍繞著“高配低價”這個主題。
反觀深圳系的Oppo, Vivo,魅族的9月產品發布,集體北上,反客為主,產品頗有新意。
小米手機追求整體的均衡性能,不追求某個功能的領先,不知是不想,還是不能呢?雷軍說小米不像蘋果,而像亞馬遜,再加一些谷歌的元素。
亞馬遜在內容處于壟斷,無人能及;谷歌左手有Android操作系統,右手有摩托的專利;而MIUI再怎么深度定制,也只是個UI,隨時有被“碎片花”“不完整”的可能性。
手里沒有殺手锏級的硬通貨,怎么抗衡對手的專利壁壘呢?建議:加大創新力度。
只有原創,才有生命力。
要么創新,要么死亡。
外企紛紛收縮到本土,正值裁員季,正是吸納人才的好機會。
積累專利。
業界內的大佬,無不是專利的收藏家,這是“深挖洞,廣積糧”的打法。
再多的營收,一個專利禁售就被打擊得體無完膚。
從未聽雷總提及專利二字,如果在低調地積累專利,那倒是筆者多慮了。
文化模式產品是短暫的快速消費品,只有文化底蘊生生不息。
而文化的源泉和載體是人,是公司的CEO。
小米已經很有錢了,可是雷總的演講還是差點底氣。
發布會上,老美虎哥和老中nVida CEO黃總的客場秀比主場做東的雷總要煽情和灑脫的多。
相比幾個月前的錘子發布會,老羅就很有底氣和文藝范,雖然只是做了個類似MIUI的軟件,卻多次提及工匠精神,美學,理想主義;全場微笑,揮灑自如。
發布會中,雷總多次用“我的工程師告訴我”,“據說”,米音2.0的部分甚至照本宣科。
既然小米“為發燒而生”,雷總自己就得是個攝影,音樂的發燒友。
要知道喬幫主,井深大,包括老羅,都是玩音樂起家的。
建議:提高個人魅力。
雖然雷總演講能力已是國內一流,但如果雷總有了虎哥的活力,黃總的灑脫,就會更上一層樓,達到國際水平。
少幾分天使投資人氣質,多幾分發燒友情懷。
誰讓雷總想打造偉大的產品了呢!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自己吧!提高視頻的文藝性。
小米3的視頻更多的是羅列產品相關的東西,如產品性能,物流,客服等;反觀三星Note3的視頻則是描繪產品背后的用戶體驗,所謂品牌溢價,如“Design your life”“Dream”“Freedom”。
“和氣生財”。
發布會上的血紅的依天劍和屠龍刀,殺氣太重,極少見到大品牌用類似的圖騰。
現在都講“生態系統”,互助互利,和為貴,和氣生財,天時地利人和。
美和藝術。
稍有英文常識的人都知道,XiaoMi這個發音對于歐美人是多么的痛苦;看看錘子系統,出生就起了個“Smartisan OS”洋名。
品牌的“溢價”體現在Logo的“美和藝術”上,都是很具體的東西。
看看下面幾個Logo, 哪個更“美和藝術”呢?國際市場。
歐美市場完全是不同的游戲規則。
運營商不會讓小米多次迭代,不會讓工程機預售來作穩定性測試,而是一步到位;歐美的產品認證冗長復雜,而小米的研發團隊雖是多國部隊,但以前也多是作國內市場;歐美執法嚴格,試想“公共WiFi密碼分享”這種事件發生在歐美,會罰小米多少錢呢?建議:小米國際化要等“鐵人三項”盈利模式充分驗證后,再到歐美一搏。
希望小米當“錢不是問題”之后,能花一部分精力創新,做出偉大的產品。
互聯網營銷是化肥,技術創新才是沃土。
希望雷總在創新的沃土上種出有營養的,口感好的小米來。
下一篇:陜西省大學生創業可享受8項優惠政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逃離北上廣,二線城市創業環境大PK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