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數據,定居在西班牙的中國移民在過去20年間增長了近十六倍,從 1998 年時約有 1 萬 2000人,到至今的 19 萬 5345 人。
近代早期到達歐洲的一批華人移民,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沿海地區農民,受到本身語言溝通水平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局限,在歐洲的企業找到一份工作相對比較困難,只能運用已有的一些職業技能或者先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很多人自幼受到江浙一帶喜當商賈的傳統影響,骨子里也更愿意自力更生自己當老板。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從餐飲業、百貨業、美容美發業等行業著手謀生和尋求發展。
歐洲新聞社的一篇報告稱,華人群體內的業主占比高達 54 %,“這等于說,在 10 萬已經就業的華人里,有5.4萬人屬于老板身份,遠遠高于第二位荷蘭移民的 42%,而最大移民群羅馬尼亞人和摩洛哥的業主占比僅15%左右。
“華人的創業精神和進取心比任何一國移民都高漲。
意大利商會聯合會就曾針對意大利移民企業做過調查,截止 2016 年年底,意大利華人企業的數量已經達到了 50737 家,而在 2011 年,意大利華人企業數量才剛超過四萬家。
但隨著二代三代的成長,以及華人的融入與流動態勢,華裔創業的模式也從傳統的餐館洗衣店轉向更加開放的領域。
人民日報海外版援引的數據顯示,在意華二代中大約有 60% 的人從事自主創業,經營范圍向金融、電子、通訊、旅游等老一輩分很少涉足的領域。
同時,還有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趨勢。
隨著國內互聯網創業與投資的快速發展,在個別細分行業甚至反超西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從國內尋求創業靈感,并把 “新元素” 帶回西方。
這在相對于美澳英加更為封閉的歐洲大陸國家的華人移民中尤其常見,即使從時間上來說,他們所引入歐洲的模式早已在本土過時,但與父輩的發家史相比,仍然有著明顯進步。
一位在意大利的 80 后創業者告訴我們,85 后與 90 后組成的創業團隊在歐洲已經非常常見,他自己的初創公司里的員工就屬于這個年齡層。
有些是土生土長的二代移民,也有出國十年左右的第一代移民,普遍以年輕人為主。
“我們一直在(做)互聯網產品,剛好國內外賣業務火熱的時候,我們調研市場發現確實需求非常大。
” 這幾年迅猛發展的海外中餐也給他的公司提供了契機。
他的公司的定位是 “O2O 多元化本地生活平臺”,實質上是一個提供外賣配送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如果有關注互聯網創業的話,會發現 O2O 是一個在國內早已過時的模式,外賣也早已司空見慣。
但正如上面說的,在這個特定的環境里,他的創業軌跡有別于父輩,在八九十年代移民的老樹上發出新芽,說是創新并不為過。
而他的資金也是來自于風險投資,“本地華商投資互聯網行業的也很多”,他說。
即使是那些相對保守的二代,也不再甘于向上一代人一樣守住幾十年攢下來的一兩家店鋪,而是尋求規模上的擴張。
僑網 2015 年報道西班牙華人創業者多過打工者的報道中提到這樣一個數字,馬德里的華人中有約 23% 選擇食品行業,而其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在開設新店。
對于另一些人來說,選擇與餐廳、洗衣房或者十元店這種保守穩健的業態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僅是融入西方文化后的表現,也是向長輩表達反抗意識的一種途徑。
從小就從溫州移居到西班牙的孫,被開雜貨店的父母安排進私立學校,并且進入了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就讀最好的工程系。
但他卻不滿足父母的安排,二十多歲的輟學創業,從一開始表演街頭魔術,到后來成立了一個華人戶外俱樂部,網站和 app 相繼上線業務范圍遍布歐洲大陸。
不過,這些創新可能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實至名歸。
從我們了解到的例子中,雖然在形式上這些華人二代尋求財富的模式比起以前更加新式。
可是在大部分情況下,無論是資金來源還是目標群體,幾乎還都是根植于華人傳統的行事邏輯。
比如開頭提到的外賣創業項目,在其平臺上清一色的華人店鋪、華人點評和華語廣告。
而他們的天使投資也來源于華商組織,從本質上說,與三十年前初來乍到的父母以家鄉的社會關系作為擔保,從同鄉會等組織處獲得無息借款的方式并無多大不同;不斷擴張的店鋪規模和經商范圍,也可以用商人的本質來解釋。
像國內或者美國華人以純互聯網模式從專業機構募資的個例仍然屬于罕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歐華人仍然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與北美移民在融入職場和創業競爭的充分程度相比,歐洲華人圈依然以貿易為主。
當然,以理想和階級提升為目的技術移民與歷史悠久、為生存而移民歐洲華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邏輯,比如后者往往有著強烈的歸家情節,而前者必須要融入主流社會以實現新生活的目標。
從外部來說,北美和澳大利亞等移民社會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也不是歐洲老牌發達國家的保守所能比的。
從移民的絕對數量上,德法英西班牙都有超過總人口 10%,意大利也有 8% 左右,但華人社區(尤其是南歐)卻一直保持著相對封閉的狀態,保持著以商業行為作為與外界的主要交流渠道的存在模式。
移民,是一個將自身資源與目的地條件相匹配的過程。
如果你希望以技術換取新生活,北美澳洲仍然是最佳選擇;而對于經商貿易更有興趣,或者有家庭基礎的移民,則可以考慮一下利用歐洲華人的貿易基礎做些小生意。
下一篇:全國雙創周開幕 前沿技術掀創業創新高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創新大學發起人郝江波:創業以創新,與時代共勉同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