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0月10日,《中國眾創空間白皮書2018》在2018全國雙創周“眾創空間 升級發展”主題交流活動上正式發布。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處長陳晴、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副處長孫啟新、成都市科技局副巡視員華成科、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甘立軍、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巡視員林濤、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顏振軍、優客工場董事長毛大慶、深圳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執行會長呂勇、蘇州知盟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福全、創頭條創始人陳志剛、成都市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曾蓉、天府新谷董事長王明新等政府、協會、創業服務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以及北大創業營、創業黑馬、3W空間、天府新谷等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中國眾創空間白皮書2018》(下邊簡稱“白皮書”)由創頭條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編撰,這也是“打造全國雙創升級版”國家戰略實施以來,國內首部全面展現中國眾創空間升級發展數據,揭示眾創空間發展發展趨勢的白皮書。
“雙創升級,作為創新創業重要載體的眾創空間的升級發展是重要且關鍵一環。
”創頭條創始人陳志剛表示,通過白皮書以及大數據等方式,為行業升級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眾創空間數量躍居全球第一,呈八大特征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眾創空間已成為各地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自2015年中央提出支持發展“眾創空間”以來,歷經三年發展,眾創空間在全國遍地開花,實現了創新、創業、就業的有機結合與良性循環,有力支撐了“雙創”發展。
當前,中國眾創空間的發展顯示出八大特征和趨勢,其中以下方面表現相當突出。
其一,行業規模效應凸顯,創業孵化服務鏈條逐步完善。
數據顯示,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迅速,數量躍居全球第一,且仍然呈迅速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納入火炬統計的眾創空間已達5739家,與2016相比增幅超過33%。
其次,眾創空間格局特色,完善了創新孵化鏈條。
主題式眾創空間、聯合辦公形式的眾創空間、聚集創客的眾創空間,以及專業化的眾創空間等特色化眾創空間,使創業者能低成本對接創新創業資源,有效降低了大眾創業的門檻。
其二,“投資+孵化”成發展新重心,吸引大量資本參與。
白皮書數據顯示,“投資+孵化”模式吸引了眾多機構參與。
2017年,全國眾創空間幫助1.8萬個團隊和企業獲得投資,總額約670億元人民幣,其中社會資本投資占比高達85%,成為助推眾創空間發展的中堅力量。
此外,優質眾創空間深受資本市場青睞。
據白皮書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共有優客工場、創新工場、銀江孵化器、蘇河匯、因果樹等1091家眾創空間獲得社會資本投資,222家眾創空間自身就是上市/掛牌企業,占比3.9%。
再次,盈利模式不斷改善,收入結構日趨優化。
目前,服務收入漸成主要收入來源。
2017年,眾創空間服務收入達64.5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42%,成為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最后,領軍企業不斷涌現,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攀升。
數據顯示,眾創空間“優秀畢業生”隊伍迅速壯大。
2016年,眾創空間內上市或掛牌的企業達944家。
2017年,這一數量增至1060家。
與此同時,科技創新成果成倍增長。
2017年,眾創空間內常駐企業和團隊擁有有效知識產權數達15.23萬件,較2016年增加了近一倍。
特色化發展成共識,主題化特色化趨勢明顯 《中國眾創空間白皮書2018》一大特色內容是“特色空間篇”,這是基于首屆“尋找100家特色空間”活動超過1000家的特色空間樣本進行了數量化分析,從“打造雙創升級版”大背景,對眾創空間行業化升級發展的路徑、態勢、服務生態一次有益的總結和分析。
2018年初,創頭條聯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及數十家權威機構和百家知名媒體舉辦了“尋找100家特色空間”活動,吸引全國30余省市及地區,超過1000家眾創空間站點報名參加,這些眾創空間覆蓋數十個行業并提交了近200個特色標簽。
數據顯示,眾創空間與垂直行業結合在加速。
其中,企業服務、互聯網+、文化創意、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共享經濟等領域比較受關注,與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相呼應。
值得關注是,不少眾創空間已經深入許多細分垂直領域,比如海洋、鐵路、航空、汽車、音樂、酒業、服裝、芯片、餐飲、新材料、手工藝等。
從人群特色來看,軍民融合、女性創業、返鄉創業、少數民族、大學生、留學歸國、外國人在華、院士和研究所、設計師等,服務特色的創業人群的眾創空間也在不斷增多,呈現出多樣化特色。
從企業特色來看,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大型國企,以及阿里巴巴、騰訊、微軟、京東、今日頭條等互聯網生態型公司也紛紛布局創業孵化,融通發展成為重要趨勢。
此外,空間提供的服務看,眾創空間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專業,比如企業服務、投融資服務、創業培訓、創業導師、政策咨詢等等。
數據同時顯示,2017年,全國眾創空間幫助團隊和企業獲得投資的同時,還幫助近3萬家創業企業享受財政資金支持32億元。
五大建議助推眾創空間高質量發展 在“2018中國眾創空間特色發展大會”上,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指出,眾創空間的發展要能夠做到三個“高”: 第一,站位要高,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來認識眾創空間,發展好眾創空間。
第二,質量要高。
要多關注自身服務能力的提升和創業企業的質量,要進一步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走主題式、精品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眾創空間的高質量發展。
第三,標準要高。
職業化的服務隊伍、市場化的孵化機制、全要素的資源整合能力,是眾創空間的服務的標準配置,有條件的眾創空間要提升國際化水平,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業服務不斷提高效率和水平。
結合當下雙創升級的戰略要求,《中國眾創空間白皮書2018》對于眾創空間深入推進特色化發展也給出了五個建議。
其一,希望通過政府引導,系統提升眾創空間專業化競爭力。
其二,堅持市場導向,促進眾創空間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其三,優化布局,推動眾創空間與本地產業良性互動。
其四,培育典型,示范推廣特色眾創空間盈利模式。
其五,對眾創空間建設成效進行動態考核與滾動的政策扶持,逐步建設和優化眾創空間的地理布局與多元功能,發揮創業生態系統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中的主體作用。
據了解,隨著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打造“雙創”升級版。
眾創空間作為實施“雙創”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理應成為雙創升級中的核心組成部分。
《中國眾創空間白皮書2018》的發布,無疑是為中國眾創空間向高質量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指導、借鑒及示范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了解更多眾創空間行業數據,請瀏覽白皮書完整版本。
了解更多“雙創周”眾創空間報道請關注——眾創空間升級發展專題。
下一篇:黃鶴杯·2018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日本東京分賽區成功舉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風投全球占比20年下降超40% 中國創業生態迅速升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