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記得在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里,成龍客串的前輩,在被周星馳飾演的新人夸為天才時,很認真的說:“你再努力點也行的,努力吧!”周聽完備受鼓舞,做了一個招牌式的加油動作。
這個動作,被很多人解讀為周星馳向香港電影的傳承精神致敬。
這種傳承,在硅谷的創業圈里也普遍存在。
就像蒲公英被風吹過時,種子乘風而旅,在各個新領域生根落戶,孕育新生命。
縱觀歷史,這些有些傳奇色彩的“派系”出現在每個關鍵的創業高峰期,貫穿著整個硅谷的傳奇歷史。
這之中包含著精英、創新、顛覆,資本與傳承精神。
“八叛逆”:硅谷因他們得名按時間順序來,第一個硅谷的傳奇派別要數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著名的“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這家公司有著輝煌的歷史與背景。
195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晶體管之父”的肖克利(W.Shockley)博士,離開貝爾實驗室返回故鄉圣克拉拉,創建“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創始人 W.Shockley次年,在偶像光環的作用下,八位30歲以下、學有所成的年輕科學家,從美國東部陸續搬到硅谷,并加入了這家公司。
然而,就在兩年之后的1957年,這八位年輕學者實在無法忍受老板肖克利專橫獨裁的管理風格,集體離職,肖克利怒罵他們是“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就是這八個叛逆的天才,在仙童攝影器材創始人少量資本的幫助下,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
到1958年底,“八叛逆”才成立一年多的公司就已經擁有50萬美元的銷售額和100名員工,依靠技術創新優勢,一舉成為硅谷成長最快的公司。
之后,因為獲得集成電路的聯合發明權,這家公司名聲大振。
仙童半導體后來,由于不滿公司的利潤分配,以八叛逆為首的科技精英們紛紛出走,帶起了仙童半導體大規模的人才出走創業風。
“八叛逆”中的Moore和Noyce建立了英特爾,其它六個人則開始投資新的創業公司,其中就有現在聞名于世的超微半導體公司AMD。
Intel三巨頭,由左至右分別為Gordon Moore、Robert Noyce以及Andrew Grove這些新公司的崛起開始改變灣區的風貌。
僅僅12年,仙童半導體的聯合創始人及前員工們就建立了30多個公司。
后來這些公司的發展開始吸引大眾的目光,1971年,一個記者用制作芯片的“硅”和舊金山南邊的一大片峽“谷”來形容這個靠電腦芯片崛起的地區——它就是硅谷。
上世紀70年代,蘋果建立之初,喬布斯經常騎著摩托車到Noyce家取經,還經常深夜給Noyce打電話尋求指點。
事實上,蘋果的第一個投資者就是仙童的前員工。
年輕的喬布斯和Robert Noyce據Endeavor Insight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與仙童半導體有淵源的上市公司有92家之多,市值超過2.1萬億美元,超過加拿大、印度等國一年的GDP。
硅谷與仙童半導體公司有淵源的公司以仙童半導體為中心的硅谷芯片技術飛速發展,硅谷由此誕生“PayPal Mafia”:硅谷最有名的創業派系相似的歷史總是不斷地的重演。
2003年左右,當整個硅谷都在談論技術已死時,一群對消費科技有著強烈信仰的精英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造星運動。
這是另一群有著顛覆傳統和創新精神的精英,他們來自被收購前的PayPal團隊。
大名鼎鼎的PayPal幫1998年,Max Levchin、Peter Thiel和Luke Nosek三人創辦了Confinity,該公司成功開發出通過電子郵件轉帳的方法,這個產品最后也成為公司主力產品--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PayPal。
2000年3月時,Confinity與競爭對手X(創始人:埃隆o馬斯克)合并,新成立的公司便決定用其最受歡迎的產品PayPal命名。
Peter Thiel在創辦公司時就跟Max Levchin提到,他希望創立一家每個人都是好朋友的公司,不論公司發生什么事都不會影響彼此間的友情,而這句話確實被應用在PayPal初期招募的策略上。
Thiel從Stanford找來Keith Rabois(后來成為Square COO)、Reid Hoffman(后來成為LinkedIn創始人)、David Sacks(后來成為Yammer聯合創始人) 及其他朋友加入;而Max Levchin也從母校UIUC找同學加入。
這種員工介紹自己認可的朋友或同學加入的招募方式,讓創始的員工之間,除了認同公司的理念外,也多了份情誼與默契。
Square COO Keith RaboisYammer聯合創始人David SacksPayPal被eBay收購后,由于企業文化融合的問題,一群人紛紛出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PayPal時建立的融洽和信賴,為這次出走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們其中的一些部分人,開始進入新領域解決新問題。
經歷過在PayPal工作的巨大壓力,他們學到了建立一個初創公司所需要的技巧。
“雜質被燒掉了,剩下的都是建立一個企業所需的最純粹的東西,這些經驗可以在許多領域中進行復制。
”而另一些人在離開后,進入了投資領域,去幫助那些專注解決問題的創業者。
PayPal創業派系的戰績斐然:包括特斯拉、Linkedin、Palantir、SpaceX、Yelp、YouTube、Yammer等7家不同的“獨角獸公司”應運而生,成為硅谷新時代的代表力量。
像PayPal這樣的公司,創新思維深入企業文化,每個員工都有解決重大問題的使命感。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離開后會選擇二次創業,經歷過創新創業企業文化的熏陶,經歷過創業公司里的磨練--如何解決創業中的重重難關、如何建立創業思維和商業模式,這一切成為了創業前最好的訓練。
這也是在硅谷,最好的工作方式。
“Salesforce幫”:自上而下,鼓勵創業精神提起Salesforce,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企業云服務領域的領頭羊,市值超千億美金。
不同于之前兩個精英團體的“叛逆”背景,Salesforce在“愛與關懷”下誕生,深受前東家--甲骨文老板Larry Ellison的大力支持。
1998年,Marc Benioff開始構建Salesforce,那時他還在甲骨文工作。
老板Larry Ellison告訴Marc,“如果Salesforce失敗了,隨時歡迎你回到甲骨文工作。
”同時,Larry Ellison還向初期的Salesforce投資了200萬美元,并加入了Salesforce董事會。
Larry Ellison (左二)和Marc Benioff(左一)兩人之間的友情一直持續到Salesforce與甲骨文開始正面競爭時。
如今的Salesforce是全球第一的CRM平臺,被《Forbes》連續四年評為“全球最佳創新的公司”。
在Salesforce,Marc Benioff鼓勵公司管理人員發展培養自己的創業精神,并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同時做為一位硅谷著名的天使投資人,Marc Benioff的投資思維與許多知名投資人一致--人才是最大的投資點。
他曾與媒體分享自己的投資秘密,“雇用最好的人,然后培養他,讓他成功。
”Salesforce前員工,著名公司Okta的創始人McKinnon,就曾分享自己在創業早期受到Marc鼓勵和幫助的例子:“那是2007年,還沒有什么人離開Salesforce。
我本來以為Marc會拒絕批準我的離職申請,沒想到他特別贊賞我的創業想法,并鼓勵我去做。
而且他還愿意成為我們的天使投資人之一,就像當初Larry投資Salesforce一樣。
”而其它出來創業的Salesforce的員工也表示,即使Marc Benioff不會投資所有由Salesforce前員工創辦的公司,但他會慷慨地提供實用建議,介紹能幫的上忙的和有用的中間人,這對初創公司相當有幫助。
在這種文化下,Salesforce的前員工紛紛開辟新天地,去廣闊天地開創未來,而Salesforce也成為優秀SaaS初創企業創始人的“西點軍校”。
據Crunchbase數據統計,由Salesforce前員工創立的初創企業數量多達200多個,其中不乏Okta、Zuora、ExactTarget、Angie’s List等這些明星企業。
大概是順應這個趨勢,Salesforce還創建了戰略風險投資基金Salesforce Ventures,在創業界繼續開枝散葉。
其實蒲公英式的創業例子在硅谷還有很多,圍繞在甲骨文、谷歌、蘋果、微軟等等大公司周圍的創業派系,圍繞孵化器建立的Y Combiantor派系等等。
不管做什么,圈子的重要不言而喻。
這種強烈的互助創業模式和傳承精神,是硅谷創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所在,也是書寫硅谷歷史的中堅力量。
下一篇:中國遭遇資本寒冬,印度創業者不缺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騰訊眾創空間落地延安,助力“三個經濟”大發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