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自前不久上海市頒布實施新的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垃圾分類一下熱了起來。
據三言財經此前調查發現,與垃圾分類相關的注冊公司數量在激增,而相關小程序、公眾號亦涌現。
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今年6月17日至7月17日,全國就新成立了8346家經營范圍包含“垃圾、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垃圾處理”的企業。
但另一方面,回看那批早早在“互聯網+回收”賽道上出發的公司,如今可謂是滿目狼藉,圍繞著它們的是破產重整、停業倒閉、員工討薪等。
小黃狗:曾融資10余億 如今破產重整 小黃狗曾被譽為資本與科技結合的新型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的樣本,但其現狀令人擔憂。
天眼查資料顯示,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成立,是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公司主營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業務,實際控制人為唐軍。
2018年6月,小黃狗即拿下中植集團等共10.5億元的A輪融資。
2018年10月,又獲得深交所上市公司易事特1.5億元戰略融資,估值達到150億。
此外,于2018年7月與小黃狗簽署了5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的深交所上市公司鴻特科技在對深交所的回復函中表示,截至2018年7月17日,小黃狗產品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東莞、義烏等城市,已進駐156個居民社區,小黃狗公司團隊正在與相關機構協商及推動,批量化的簽署進駐1萬個社區。
同時,鴻特科技回復稱,預計2020年前小黃狗向公司及遠見精密采購約10萬組智能回收設備,按照前期樣本數據初步保守預測,如果按照每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每天產生100元營業收入,2020年為其帶來收入22.65億元。
進駐1萬個社區,估值150億,預計年營收達22.65億,這樣的數字可以看出業界對其的期待。
然而,這樣一家“樣本”企業卻在今年遭遇了停止運營、員工討薪、破產重整的困境。
據媒體報道,今年2月以來,小黃狗在北京、上海、青島、無錫等多個城市部署的不少機器出現停止使用的情況。
有的回收設備上貼著“系統維護中,回收機暫時停止服務”,有的貼著“因小黃狗自身經營問題,請盡快將已有金額提現,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3月,東莞警方披露,團貸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偵查。
同為團貸網負責人的唐軍已主動投案。
4月中旬,百度小黃狗貼吧出現大量員工討薪信息。
此后不久,據獵云網報道,小黃狗受團貸網事件影響,資金被凍結、多地停運,4000多名員工被迫離職。
據報道,小黃狗在內部郵件中解釋稱,“受‘團貨網’事件的影響,導致公司賬戶被政府凍結,公司缺少流動資金,無法正常運營,也無法按時發放工資、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后續業務發展方向尚不明朗。
”對于員工薪資發放安排,發放日期不確定。
4月下旬,也有微博網友反映,自家附近的小黃狗已停止運營。
5月初,小黃狗發布微博稱,已在4月底開始恢復運營,部分城市還在準備恢復中。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小黃狗在北京的恢復情況似乎不樂觀。
8月5日,據北京時間報道,近日,仍有很多居民反映,北京多個小區的小黃狗仍無法使用或無人清運。
同時,貼吧上也有網友反映類似情況。
這很可能是因為,小黃狗目前正處于破產重整狀態。
2019年6月6日,派生科技發布《關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中就曾提到,“小黃狗”欠各供應商的貨款暫時無法正常支付,且“小黃狗”目前對外應付債務金額較大,如最終無法全部恢復正常經營及支付貨款,可能啟動破產重整程序。
6月26日,寧波晚報報道,小黃狗品牌部負責人表示:“公司已經在走破產重整的流程了,目前進展正常。
此項決策不影響業務端的正常推進,之前的遺留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 對于設備的繼續運營,該負責人表示,公司需要先完成破產重整,再根據具體運營情況進行規劃。
而據新京報報道,8月1日,小黃狗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破產重整已被法院受理。
目前北京70%機柜已經恢復運營,有30%將在接下來幾個月陸續恢復。
海淀區豐臺、大興通州、昌平 今日,三言財經登錄小黃狗App發現,北京很多地區的小黃狗垃圾回收柜確實仍有部分處于暫滿或維護的狀態。
一位北京居民向三言財經表示,自去年11月發現自己小區內的小黃狗垃圾回收柜后,該柜就一直處于斷電狀態,從未被接通過,也就無法使用。
三言財經撥打小黃狗客服熱線,一直提示繁忙。
而線上客服表示,回收柜部分地區無人清運,是因為目前人手不足,而北京地區完全恢復的時間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
此外,三言財經注意到,小黃狗此前三兩日一更新的微博,也于6月18日停止了更新。
朗頓科技:杭州第一家智能回收公司 曾獲200萬元創業引導基金 智能回收箱最終淪為垃圾 早在2010年3月,杭州便推出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處理體系,在一些試點小區放置了分類垃圾桶,推行垃圾減量。
但是,許多小區用于可回收物的藍色垃圾桶從未發揮過應有作用。
最值錢的紙板、廢舊家電等會被居民賣給廢品回收站,其它的可回收物則與破掉的餐廚垃圾袋、污水、亂七八糟的東西混在一起,即便能撿出幾個塑料瓶,也沾著餿掉的餐巾紙和菜葉。
遇到這種情況,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也會被放棄,只能和其它垃圾一起送去焚燒或者填埋。
從被浪費的可回收垃圾里,朗盾科技創始人吳冰心看到了商機,于是在2012年4月注冊成立了朗盾科技。
她想到的解決方案是啟動激勵措施,希望居民在積分和大獎的鼓勵下,把所有可回收物分門別類投進回收箱。
作為第一家提供智能回收設備的公司,朗盾科技從市政府獲得了200萬元創業引導基金。
朗盾科技所在的城區也很支持,表示各街道、小區內的設備數量可以增至100臺。
于是,郎盾科技開始大力鋪設垃圾分類智能回收設備。
但分類回收的結果卻與吳冰心的預想相去甚遠。
據朗盾科技2015年的統計,開始回收一年多后,排在公司回收前三名的是18.9噸玻璃瓶、6.74噸塑料瓶、900多公斤電池,都不值錢。
雖然紙板、舊家電等也有,但數量不多,成不了氣候。
這些加起來根本無法覆蓋朗盾科技的運營成本。
2016年底,朗盾科技的70多臺回收設備陸續斷電,在小區內擺放了3年多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被搬上貨車運往垃圾回收站,也成為了垃圾。
而郎盾科技,也不再運營,最終于今年6月26日被吊銷。
第一批垃圾分類回收公司踩的坑: 回收量小 回收物價值低 無前人經驗可借鑒 隨著第一批垃圾分類公司們的艱難探索甚至倒下,垃圾分類領域創業的一些“大坑”已然顯露。
從郎盾科技的興衰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出,回收物量小、價值低,是導致其無法覆蓋運營成本的主要原因,而這其實是一個選址問題。
只有把分類回收箱設置在有大量居民的小區、回收點離居民家距離不遠、垃圾回收價格合理等都考慮到的情況下,回收物量小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這需要前期扎實的調研和后期良好的用戶教育,也需要一定時間,而絕不能將回收箱隨意鋪設。
而從小黃狗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雖然其回收機的體積龐大,分類詳細,對金屬、塑料和玻璃都有單獨的存儲空間,但在其停止運營的一段時間內,紙類、紡織物、塑料的出現暫滿的情況最為嚴重,而剩下的品類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一直未被填滿。
這恰恰說明,小黃狗的垃圾柜對居民垃圾投放的預估仍存在偏差,箱體內對不同品類垃圾的空間安排仍有改進空間。
更重要的是,人手不足,體現出垃圾分類運營需要較高的人力成本,以保持垃圾箱的“空-滿-空”的良性運營。
而據鋅財經報道,由于沒有相關數據,閑豆回收創始人方浩在進入垃圾分類回收的市場前,曾做過市場研究。
他發現,2C營運成本較高,客單價低,整體盈利較難,而2B高頻、高客單,盈利的可預見性比較強,因此最終他放棄了C端布局。
同時,在垃圾回收的品類上,他也選擇了從單一品類——廢紙切入:廢紙回收的需求大、穩定、回收價格也相對較高。
他準備在跑通廢紙品類模式后,再進行品類擴充。
而剛剛上線滿一年、支付寶目前合作的最大垃圾分類平臺“易代扔”的創始人牛棚則透露,在“易代扔”正式開始運營前,他也和團隊經歷了一整年的調研。
“我們去垃圾場看,去找專家請教,還扒了兩個星期的垃圾桶,發現垃圾桶里有一半的東西是可以回收的。
”牛棚說。
牛棚稱,在那段時間自己走過一百多個街道,到小區、回收站去了解情況,和保潔阿姨、物業保安,甚至小區門口騎著三輪車的大爺等其他跟垃圾搭點邊的人員聊天。
他還表示,由于行業毫無借鑒,他們最初只能“抄”其他相似行業,廢棄家電回收、手機回收他們都抄,研究他們怎樣和回收企業產生聯系。
概念再熱 資本熱捧 多數仍在虧損 前路未知 隨著本次垃圾分類概念的再次熱炒,該領域又迎來了資本的熱捧。
據三言財經此前統計,僅僅6下旬,垃圾分類新公司注冊數量就有70家,注冊資本從幾十萬到數千萬不等。
其中,僅6月的最后一周中,就有53家新公司注冊成立。
但這些公司能否生存下去,能生存多久,都得打一個問號。
扎進垃圾回收已經2年有余的“我愛收”創始人李光表示,自己依然在探路。
“后面到底是什么樣子,沒有人知道。
但這個市場足夠大。
保守一點看,當我們投放到兩三百個箱子時,這門生意就能完全盈利。
”他如是說。
而“易代扔”創始人牛棚則透露:“我們已經虧了四五百萬。
” “如果訂單量過億萬,肯定能賺錢。
但目前距離這個訂單量,還有很大距離。
”2017年7月于北京成立的“愛分類”公司相關負責人則給出了更詳細數據:2019年6月份,公司干垃圾的銷售收入約為30萬元,政府采購收入約40萬元,但公司每個月人力成本和運營費用在80萬元左右,另有居民的環保金支出20萬元左右,處于虧損狀態。
“現在的用戶規模是10萬戶左右,隨著用戶增多,運營邊際成本的下降,有望達到盈虧平衡。
”他表示。
可以說,如今熱鬧的垃圾分類背后,多數項目仍處于虧損階段,可持續性依然有待探索。
未來,垃圾分類領域的創業公司們命運如何,三言財經將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垃圾分類后的上海人瘋狂的“垃圾分類”:搜索指數千萬級,一周50家公司注冊,小程序公號涌現
下一篇:醒醒吧!互聯網紅利消失,低成本創業已成過去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都創業學院:多方整合資源,助力創新創業夢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