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是做生意的升級版,因為創業需要格局,視野,但是基石是商業,是通過自己的公司,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賺取合理的利潤。
賣雨傘這件事情很平常,但背后的邏輯是腳踏實地,創業要有激情,也需要個人和團隊的綜合素質作為支撐。
創業對個人和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能滿足條件的團隊很少,所以導致成功率很少。
團隊要成功,我覺得除了愿景,激情和夢想,應當包含一個腳踏實地的真正能帶來利潤的生意經。
所以,我在看到了別人賣傘賺錢的這一幕,初略的分析了一下,每件事情都不簡單。
開公司或者構建偉大的商業組織也好,本質就是生意,回歸生意的本質口號喊了很久但是行動卻不一致。
要創業,真準備好了嗎?這些基本的生意常識都有儲備嗎?這件事情是否仔細想清楚了?分享一下最近我看到的一件事情:如何賣好一把雨傘? 有一段時間有事情到武漢,剛好,在光谷廣場,下了一場暴雨,百無聊賴的時候發現有人,就是那種一個人提著一個水桶裝有幾十把雨傘的形式,開始在地鐵口, 商場門口賣雨傘,一把十元。
十元,貴嗎?我以前看來很貴,覺得趁火打劫啊。
現在我想挺好奇,如果是我,如何在雨天,以投機的方式(不是做品牌也不是做百年 老店,就是投機售賣做生意)賣好一把雨傘,賣好的標準是不虧錢還小有賺頭。
梳理一下思路,首先要梳理一下這個生意的特點是什么,其次的分析大概包含著幾個方面:貨源,運輸,地點,毛利,風險,競爭手段,營銷,定價等。
生意特點:① 瞬發性—天氣變化無常需求是瞬發的;②溢價能力—因為得益于天氣變化瞬發性的福利,目標用戶往往無法準備,但是需求又是很急切的,所以溢價能力充足,小有 賺頭。
③目標用戶—那些沒有準備雨傘而又急于行動的人,只有這些人才會有強烈的購買意愿。
④商機短促—雨開始下,但是什么時候停就真的看老天了,基于此, 這個問題就變成如何能快速抓住短暫的商機并獲取利潤。
從這幾個特點我大概在腦海里出現的總體感覺是:這個要求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因為目標用戶的需求是急切的,只要有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將產品送達,并且有能力PK掉我的競爭對手,那就有利潤 關鍵點: 貨源:產 品的采購價格肯定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越低越好(這是廢話,哈哈),質量標準就是如果客戶不拿來搏擊格斗或者是用來當撬棍只是在雨中使用能穩穩當當用一年 就行,目前正常標準的制作水平肯定能做到了。
貨源地與銷售地的距離也要適中,太遠的話運輸成本高,但是太近了就沒有價值,因為貨源越近意味著貨源地可以與 你直接競爭,為啥一定要你來賣,他自己賣不行么。
所以貨源地的選擇要綜合考慮采購價格,地點運輸距離(別運到了雨停了) 運輸:小本生意嘛,當然就是低成本的運輸方式最好了,所以最好的運輸方式就是地鐵,選擇地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剛好跟售賣場地有關 銷售地點:回顧我們說的我們的目標客戶是誰—沒有準備雨傘而又急于行動的人—這些人都在哪些地方,首先肯定不是在小區附近,小區附近大部分都跑回家拿雨 傘了。
所以我們初步鎖定在商業區,非居民區的地鐵口,客運中心這三個地方,這三個地方的特點是遠離居住區,確定目標客戶大部分符合我們的需求。
正好和我們 選的運輸方式一致,很幸福,直接運到就開賣,完美。
毛利:這個就不計算了,稍微有點商業常識的就簡單計算一下就知道能不能賺錢了 風險:這 件事情要面臨的風險就是城管,滯銷,價格戰。
在公眾場所售賣如果沒有經營許可的話你不得不考慮城管的風險,地鐵出站口,商業區的門口都會有這種問題,所以 要考慮到解決方案。
滯銷,就是很不幸沒賣出那么多留了一批貨,要想好怎么處理,是直接拋售給周邊的店面還是拿回家庫存積壓或者是最后退貨,總之要想好后 路。
價格戰就是面對的競爭對手,當地的商店沒什么競爭優勢因為他的產品要包含房租和稅,所以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跟我們一樣的雨傘售賣人員,但是基本這樣的同 行都會有行規,從不惡意降價,我是從來沒見過兩個賣傘的人當面說我的10塊,我的9塊,我的7塊這樣的吧,如果有也許是少數。
好了,大概分析完了,要在雨天賣好一把傘,這事情大概的規劃應當是這樣的: 1.貨源:首先找到價格足夠低的離地鐵近的貨源地,比如批發市場。
2.銷售地點:然后鎖定要銷售的地點比如地鐵口附近的商業區,人流量巨大的地鐵口,摸清楚城 管政策搞好關系和當地的賣傘的商店的價格情況。
3.風險處理:確定好滯銷之后的傘如何處理比如直接打折賣給當地門店或者是退貨給批發商。
4.財務計算:計算好每次進貨量,預估每次銷量,盈利平衡和制定銷量計劃,考量下ROI 5.抓住商機行動起來–執行力:如果上面的全部安排好了,剩下來的就是看天了,按照當地的降雨周期,確定大概的降雨出現時間段,觀察每天的天氣預報情況,一旦出現大雨預警,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當地的降雨周期及時長判定。
按原有計劃走起來吧,肯定能賺錢。
當然,分析了這么多,不是號召大家去賣雨傘,如果能把雨傘賣到這個份上很成功,我覺得具備的這些供應鏈和組織能力完全可以去做能帶來更大利潤的項目,我只想表達我的幾個觀點: 1。
任何的零售,最后拼的就是供應鏈,哪怕是賣雨傘這樣的投機生意; 2。
任何的成功小生意背后,都有精密的規劃和思考; 3。
創業是做生意的升級版,但不代表拋棄做生意的思路,回歸生意的本質才是王道; 4。
任何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都應該轉型去做NPO(Non profit organization),如果是公司,就要賺錢,對大家負責。
有的人會說,你這就是做小本生意的想法,跟我們改變世界的夢想是沒法比的,雕蟲小技。
我想說的是,有夢想沒錯,但是開公司,帶兄弟們出發就是要賺錢,這 是任何一件商業組織應該做的,如果有人不想賺錢就想產生價值服務大家,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但是肯定不能叫公司,應該去做一個NGO–非營利性組織。
但是如 果是這樣的組織,去找VC拿錢干嘛?VC說白了也是要利潤的,沒人會很傻,所以明確自己的目的,要是賺錢,就穩穩當當的思考,謀定而后動,對兄弟們負責, 對投資人負責,這是很正常的商業邏輯。
另外,小本生意怎么了?誰開公司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吧?總有揭不開鍋的時候吧?難道有人跟全世界 VC都是生死弟兄,缺錢愿意隨時給錢不求回報?所以,會做生意的公司有現金流,即使在向夢想前進的路上出現短暫的問題需要掙錢養活大家的時候也能穩穩當當 的度過,我覺得這個技能是必備的。
要TO VC?來來來,下面的愿景隨便選: 1。
讓天底下再也沒有被淋雨的人; 2。
我們的使命是保證你的健康,哪拍是淋一場雨我們也能避免 ; 3。
讓所有的雨傘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到達最需要的人手中。
真想要這個我能不間斷列出100條,我做了三年品牌構建和營銷,這種事情小兒科。
商業模式?智能雨傘,監控個人健康數據及雨量,將雨量數據賣給國家氣象 局等機構,引入雨傘社交,最后接入增值服務,這幾個組合夠不夠?很不幸,商業模式構建也是我的專長。
但是VC不是傻子,能做VC的,都是行業里摸爬滾打看 了十幾年甚至更資深的人,哪怕是初級的業務都是非常聰明的人。
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業務為王是前提,足夠的野心和格局是支撐。
創業是做生意的升級版,因為創業需要格局,視野,但是基石是商業,是通過自己的公司,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賺取合理的利潤。
創業者,我們以先做好一門生意的態度經營一家公司吧!
下一篇:互聯網行業整合加劇:大佬支招新創業方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5創業融資數據大盤點:O2O仍是最大熱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