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今在科技圈有一種常見的病,叫“創業”。
這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也無法根治的病,至今沒有藥方能有效醫治,而且傳播性非常廣,一旦被感染,將無法回頭。
“創業”這個病是怎么傳播的?名人效應傳播市值1600億美金的阿里巴巴集團的總裁馬云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我們姑且不談論這是否為隨口說說的,但就這么一句話,讓無數的少男少女染上“創業”這個病,義無反顧的提出離職,然后帶上自己的夢想,走上了實現夢想的道路。
媒體傳播如今不論是新興的科技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充斥“創業”這個病的味道,就連騰訊前段時間也都開通的騰訊創業。
如今各個媒體的頭條已經被“90后創業者”這個標簽刷屏,當然還有70后、80后了,不過最不可思的還是那些00后創業者。
“創業者”本身傳播如今不論是在微信群還是咖啡廳,都能看到一群號稱自己為“創業者”的人,這些人往往是流竄于大街小巷和各個微信群,不管碰到熟與不熟的朋友都是塞張某科技公司創始人的名片,然后開始介紹自己的項目。
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畢業后再努力也都是從小員工做起,(除非有個和王思聰一樣的爹),沒個三到五年很難升到總監,VP,不僅工資少,和朋友介紹一點面子都沒有,還不如去創業,雖然苦點累點,但至少名氣好聽啊!“創業”這個病有什么特征?其實很多人認為“創業”和“做生意”是一樣的,創業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創業,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正確的理解是:“創業”和“做生意”是不一樣的。
我為什么說“創業”和“做生意”不一樣呢!因為生意人做生意講究的是理性判斷,講究利益,只求賺錢,而創業講究的:用戶,融資,燒錢三部曲。
一名有“創業”病的互聯網創業者,會通過各種“無節操”的方法獲取用戶,然后通過各種“吹牛逼”的方法忽悠投資人,最后再通過各種“腦殘”的方法把從投資人那邊忽悠來的錢“分發”給前期通過“無節操”獲取來的用戶,在互聯網中簡稱:“燒錢”。
即使用戶數量達到上千萬還會一直持續保持這種“燒錢”的方法,因為在還沒有將市場統一的情況下,一旦盈利,便會認為這將會失去市場的份額。
公司穩定后會經常去參加各種所謂的互聯網高峰論壇以及創業成功人士分享交流會,游走在創投圈和IT圈進行刷臉可謂是家常便飯,開口閉口就是:產品創新,用戶體驗,大數據整合等,然后不經意說又有XX資本公司的合伙人看中了我的項目,要進行X輪融資。
吹牛逼是“創業”病最大的特征。
“創業”病的特征除了吹牛逼以外還有就是情懷,當某一天項目沒錢燒了,公司倒閉了,然后寫一篇滿懷淚水和回憶的文章總結這次的創業,而且還在會在文章中說這次失敗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某些錯誤,類似忘記初心之類的,之后就去i黑馬,虎嗅,36kr等網站投稿,這類文章正是這些媒體所需的,文章一出,立馬上頭條,然后坐等投資人找上門,之后這類患有“創業”的創業者便會給自己貼個非常吸引人的標簽,那就是:連續創業者。
“創業”這個病有什么功效?創業這個病的功效可是太強了,不管是裝逼,還是吹牛逼,還是忽悠,這些可謂是樣樣都行。
有時候總感覺像是被上天選中的一樣,天生就是來拯救世界的。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問我們長大后的夢想是什么,那時候很傻很天真,總是幻想長大后要成超人,然后拯救世界,雖然如今沒有成為超人,但至少如今我能拯救世界。
好吧,我剛才其實是在吹牛逼。
“創業”這個病的副作用是什么?“創業”這個病的副作用非常多,如果早期發現已經患有“創業”病,我建議你能回頭就回頭,別想那么多。
因為到了后期你就會發現“創業”這個病會讓你間歇性腦殘,不定期失眠,喜歡上吹牛逼,愛喝咖啡,idea豐富,逢人就互聯網思維,盈利模式都是坑爹,燒錢才是硬道理,工資都是浮云,股權才是王道,數據都是小意思,能融到資才是牛逼。
大到公務員,小到大學生,都被“創業”這個病給感染,不管家境是好是壞,不管家人同意或反對,都毅然選擇來創業這條路上試試看。
因為:“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就連現在的00后口中,也都已經沒有好好讀書,將來考取一所好的大學的說法,只有:“身為00后的我們,將來不去創業,那就是個loser,應該說對不起自己身為00后”。
有這種想法的人已經是晚期了。
患有“創業”這個病的人就別想了,沒的治,如果能治的話我早就把自己治好了。
說了這么多,當然也不乏創業成功,不但后來身體無恙,而且愈發健康強壯了。
當然這種人是極少數,如果你不幸患上創業病,希望你能是這其中一個,加油!
下一篇:月入幾十萬的90后網絡女主播,是怎么賺錢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二三線城市真的成為創業者新的夢想搖籃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