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從上周五開始,實體商品O2O的小玩家便開始人心惶惶了。
先是京東43億入股永輝超市加速布局O2O,重點放在生鮮領域。
再到昨日阿里宣布283億戰略入股蘇寧云商,借助蘇寧廣泛的線下布局來打通線上線下業務。
巨頭巨額收購,所為都是難以補齊的那一半O2O業務看似光鮮,實則對互聯網企業要求極高。
對巨頭電商來說,流量不愁,但要解決有形商品的存儲、物流和供應量,絕非易事,其所需資金、人才與時間可能超出想象。
這一點京東和阿里都心知肚明。
京東入股永輝超市,除了獲取倉儲物流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要進入“生鮮”這最后一個價值高達萬億的市場。
資料顯示,永輝超市目前在國內有300多家大中型超市門店,入股之后這些門店都可以看做是京東生鮮的倉庫和冷鏈運輸站。
生鮮電商的冷鏈運輸一直就是創業者的痛點,沱沱工社、本來生活這些生鮮電商一方面面臨聚集流量的問題,一方面也面臨著如何解決冷鏈問題。
而京東在已經擁有了線上流量和用戶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與線下商超的合作就很好地避免了這個難點。
這也是京東用來與阿里的天貓超市競爭的一記大招。
但是阿里同樣也不會坐以待斃,補充超市合作的信息,阿里在日化和生鮮領域已經有所布局。
此次入股蘇寧云商就表現出阿里將要在3C領域跟京東搶奪市場的決心。
蘇寧云商旗下的蘇寧電器擁有廣泛的3C商品資源,入股蘇寧之后阿里在3C的銷售方面將會更有話語權。
加上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想要實現3C產品的急速送達并不難。
截至目前,蘇寧物流擁有45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4個航空樞紐、12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60個城市配送中心、10000個快遞點,未來蘇寧物流將成為菜鳥網絡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幾乎覆蓋全國所有2800個區縣,服務阿里巴巴和蘇寧,未來亦有望向第三方開放。
經歷野蠻生長,中國電商已經進入紅海競爭階段,戰火已經由標準商品逐漸進入非標準商品領域,O2O一經出現便成為電商巨頭的斗法場。
待京東和天貓完成超市領域布局之后,勢必在生鮮等領域展開激烈斗爭。
有形商品O2O正在進入收官戰,一方面,中國網民可能要吃上便宜豬肉了,一方面O2O領域的很多創業者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實體商品O2O 落入巨頭之手,創業者們怎么辦?兩大巨頭的競爭對于創業者來說不算是利好消息,未來標準化的、高頻使用的商品是各大巨頭競爭的重點。
眾所周知,一般的商家都是采取高頻打低頻的策略,例如生鮮和日用品這樣的高頻消費產品勢必會帶動諸如3C這類的低頻消費商品。
京東入股永輝就是針對自身業務作出的發展高頻消費的改變,阿里入股蘇寧完善了配送體系,也會加速帶動高頻消費。
那么如果高頻消費被阿里和京東占領了,對于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實體商品O2O商家,一定要好好想清楚了。
O2O行業的準入門檻相比智能硬件和互聯網金融來說是比較低的,只要能開發一款APP再與線下商家談成合作,幾乎任何人都能做出來O2O的項目。
不管是3C還是日用品,O2O的需求一直存在,但是如何整合好線上線下的資源,是O2O創業公司的痛點。
這些痛點首先就是在線上獲取流量和用戶資源,其次是協調好線下的商家,然后最難的是配送問題。
京東和阿里的線上流量自不必說,如今京東和阿里在各自的物流體系下聯合了線下的巨頭永輝超市和蘇寧云商,再對各自的業務進行整合就簡單多了。
而對于沱沱工社、本來生活、Dmall和愛鮮蜂這樣的O2O商家,自建冷鏈物流就已經拖累了各自發展的步伐。
除此之外還有考慮獲取用戶的流量的問題,讓小商家停滯不前。
在得到了足夠的資本青睞之后,生鮮電商靠燒錢進行的發展已經到了最后的階段,未來想要跟京東阿里競爭還需要考慮其他的出路。
雖然面對京東和阿里的入侵,小商家更不要坐以待斃,要積極尋求出路。
比如被收購、構建精細化的品牌、進駐其他的大平臺獲取更多的流量入口。
拋開生鮮和3C這樣的細分品類不看,單看電商這個領域大的玩家就已經只剩下了京東、阿里、騰訊這幾家,其他活的還好的電商基本都是小而美的類型,比如有貨yoho!、蘑菇街、還有一些跨境電商等。
能在大平臺的光環下活下來的電商都是各具特色的,實體商品O2O未來的發展也應該如此。
總而言之,標準化的實體商品O2O創業需要謹慎進行,不過個性化的O2O到家服務似乎還存在發展空間。
面對京東和阿里這兩條大魚,小型的O2O商家要做的就是不被吃掉,要長大要個性化。
下一篇:90后劉亞運&潘天天,創造了一家全是90后的公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圖說男女創業的八個不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