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實體店何以衰落? 媒體總喜歡將線下零售的慘淡歸咎于馬云,馬云也喜歡自帶高帽“承認”自己在搞死實體。
但線下實體店狀況不好真的怪馬云嗎?線下實體店慘淡的真正原因在于商品供給過剩,商業地產產能過剩。
之前一個城市一個百貨大樓,現在一個路口四家。
之前只有幾個服裝品牌,現在有好幾萬家。
馬云天天在講要干掉實體店,實體店的確有在死的,但是我看到淘寶天貓上每天也有很多關店的。
不知道馬云對此做何解釋。
在某個時間點,中國經濟已經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消費者心理已經從“只要有”轉變為“要我喜歡”。
之前只要手里拿到“貨”就能發大財,王石的第一桶金,是在上世紀80年代,靠倒賣雞飼料一把賺了300萬。
而現如今,隨著中國過去十年房地產經濟和制造業的狂飆式發展,復制了一大批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消費者心理亦在快速變化。
他們可選擇的更多,更難以伺候。
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購買國內大眾貨了,要跑到日本去買個馬桶蓋,要跑到歐洲去排隊血洗奢侈品。
之前消費者要的是吃飽就行,現在要吃有機食品。
產能過剩、全球化、人均收入提高、消費者心理訴求變化才是導致實體店不好做的真正原因。
同樣的問題也在天貓上存在而且更甚,一打開全是同款、爆款。
天貓作為完全中心化的一個平臺,80%以上的銷量肯定來自于20%的店鋪,而根據用戶網購的心理特征來講,在同款條件下,賣的最多的肯定是低價、包郵的。
這也就意味著,這20%的商家純粹在做價格戰,而非產品創新。
經營天貓的品牌在天貓上過得并不比線下好。
據2014年數據,線下實體店一年零售產值是24萬多億,而阿里、京東加一起才2萬多億,不到10%。
我們都有逛街的需求,我們更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店,我們習慣于到與自己有感情紐帶的店面購物,我們喜歡被導購服務,哪怕因此多買了很多,但我們開心,我們享受到了購物的樂趣。
而談及網購,我們立馬想到的是比價,比到最后可能會發現,兩店僅一毛錢價差,即便這樣,仍左右為難,糾結老半天。
這樣愉悅嗎?若拋開宏觀經濟周期大環境,電商并沒有實體店那么好做,要是電商敢盈利,我相信增速也能立馬下來很多。
在大環境相同的情況下,實體店相比于電商增速較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實體店互聯網手段太差了,或者說根本沒用互聯網。
雖然已有一小部分品牌在做天貓店,但在所屬公司內部,他們屬于電商部,和實體店無關。
在實體店模塊,做得最好的,也頂多是用用信息技術,比如短信等。
當然,也有IT能力比較好的品牌,但他們往往都是管理控制思維(軟件思維),而不是用戶思維(互聯網思維). 實體店不做電商,PK電商就會很難:假如消費者沒時間或懶得動彈,電商能送貨,實體店不可以;實體店營業時間只有12個小時,電商是24小時;刮風下雨酷暑,實體店沒人,電商訪問量很大。
此外,經營狀況較好的線下實體店,基本都位于高租金的黃金地理位置,也就是流量很大的地段。
而流量很大的地段少之又少,搶不到好地段的實體店怎么辦?怎么吸引流量,怎么搞更多客源進店,怎么賣更多的貨? 可行方案:店鋪電商化 惠吧通過研究線下線上商業零售業態發現,做得最好的商業形態都是以打折、低價姿態出現的,比如線下的奧特萊斯、上品折扣,以及線上的阿里、京東、唯品會、聚美。
任何消費者都對打折、低價有或多或少的敏感,所以惠吧以用戶地理位置周邊門店打折商品信息為切入點。
線下實體店因為地理位置原因,顧客群幾乎都是固定的,固定客戶能達到40%~70%(也就是會員),但怎樣才能更好地服務這些會員呢? 一直以來,門店有任何打折促銷信息,都是發個短信說,店內全場N折,而惠吧通過天然的CRM工具即微信給予了實體店一個對顧客更友好的呈現形式。
實體店有任何打折、活動、新品,惠吧都會第一時間將其推送到該門店會員微信上,比如參與活動的各個商品叫什么、長什么樣、多少錢、多少折扣等。
會員看到后,如果不想出門,可直接在惠吧上下單,因門店一般都在用戶生活圈內,不出2小時,可同城快遞送達。
若用戶想去逛街,憑借惠吧進店,還可享受不同于普通顧客的惠吧特權,比如折扣或禮品。
除此之外,惠吧未來還將推行會員大數據策略,精準分層會員信息,讓喜歡基本款的顧客只被推薦基本款,讓喜歡polo衫的顧客只被推薦polo衫,讓對新品敏感的顧客只被推薦新品,讓皮膚油膩的顧客只被推薦深層清潔面膜。
現階段,惠吧已有數千家品牌入駐,每日為線下帶去新增成交額達10%。
我相信,隨著更多品牌門店的入駐,我們將為中國零售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極歐科技(微信海)服務線下零售客戶過程中,惠吧團隊發現,線下零售門店與微信結合能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很多門店的銷售提升都在10%以上。
但極其痛苦的是,品牌們對互聯網用戶運營并不在行,微信技術的開發仍是IT思維而非互聯網思維,并且因為是TO B模式,需先收費,整個推進效率極其低下。
如果我們能夠先免費,幫助線下實體店免費上移動端、上微信,免費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免費幫實體店在微信上宣傳,成交后只收取部分交易傭金,讓門店只上貨、發貨、收款,這樣是不是可以提高整個中國零售行業店商化的進程?但免費與極歐科技TO B業務以盈利為指標相沖突,而且極歐科技將在2015年年底登陸新三板,盈利指標對我們極其重要。
所以,我們將惠吧從極歐科技分拆出來,成立了單獨的團隊,開始了幫助線下門店與馬云對壘的航程。
無論互聯網技術,還是數據技術,對于零售業來說,都僅僅是個手段。
飛機縱使裝上大炮,也變不成坦克。
實體店真正的危機在于,如何在產能過剩、需求變化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工具將店鋪電商化、將導購小二化、將門店數據化。
目前這些技術問題,惠吧可一站式解決。
但更重要的是,供應商應加大商品設計研發力度,真正造出更適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來。
下一篇:美圖董事長蔡文勝:這三類公司將成為大贏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必備賭徒心態 這四點賭錯一步便粉身碎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