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我們公司一切都很好;我們馬上就要推出一個新的功能啦,就差了雇一個程序員去實現了;你們的工資很快就會發下來,還會漲一漲呢…”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們往往擅長煲出一鍋鍋的雞湯,好讓團隊成員跟著他們一往無前,繼續做「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
不過,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作者Danny Crichton手握鋒利的劍,試圖把這些虛妄的創業泡沫一個個戳破。
創業公司一邊大把大把地燒錢,一邊又沒有敲定投資機構的投資。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它就只能等死了。
在危機出現幾周之后,日子開始按天算,創始人的壓力指數每天都會沖向一個新的峰值。
因為他必須不斷向其他人推銷自己的公司,不僅是向投資人和用戶,還得向自己的員工或者潛在員工推銷。
創始人和創業公司從來都別無選擇。
“流水不錯,資金在持續增長”,這往往只是一個假象,僅僅因為大家都不了解公司財政的真實狀況。
這也就是創始人必須要說的謊話:我們公司一切都很好;我們馬上就要推出一個新的功能啦,就差了雇一個程序員去實現了;你們的工資很快就會發下來,還會漲一漲,雖然新一輪融資還沒影兒呢。
沒辦法,說謊簡直就是創始人的日常工作之一,因為謊言是讓公司正常運行的必需品。
沒人喜歡說謊,所以大家都會不自覺地用一些修辭,讓說謊顯得更有理有據,比如“趕緊的,不然來不及了”、“任何事情你自己沒去試過就別當真!” 其實說謊有一個委婉的說法——“信息控制”。
創業公司要想成功,信息控制就是創始人的必備技能,不過這也不能說明創始人就是壞人。
但是,時代變了,大家對初創公司那點小九九都越來越門清了。
人們知道該問創業公司什么問題,也不怕知道答案,甚至要刨根問題去尋找那個答案。
這意味著,一些創業神話可能要被戳破了。
關于信息,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透明渠道。
但我們也得明白,創業公司從來都與風險共存,而我們也必須接受那些不得不到來的謊言。
看不見的泡沫 現在的創業公司,普遍依靠著「無知的點石成金術」,以及「對痛苦的健忘癥」運營和維系著。
而事實上,大多數創業公司最終都會死掉。
絕大多數的創業公司員工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兌現他們的期權,更不用說套現成為百萬富豪了。
從概率上講,一個有才華的人想有更多錢的話,去一家大公司比去創業靠譜多了。
不過,這事還是挺好玩的。
硅谷作為一個全世界「超理性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遍地都是「屌絲逆襲,征服世界」的創業傳奇。
對,是真的有逆襲成功的,但是放眼望去,你創辦的公司極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掛在了一個躊躇滿志的決策上。
不幸的是,失敗的人都被媒體和公眾集體選擇性忽略了,全民矚目的只有成功者——誰叫大家也都想這么風光一把呢。
所以說呢,硅谷就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騙人在所難免。
你看,幾個創始人從那么幾顆用戶發展到了千萬規模的用戶——無中生有,誰信呢,但是還真的有人做成過。
沒有那么一些些的盲目自信或者打雞血,我們今天說不定還在用著n年前的小靈通呢。
不得不承認,打雞血確實是把一家創業公司帶上正軌的必備良藥。
但是吧,現在騙人沒有以前那么好騙了。
那種客戶和員工都對創業公司的基金、地位一頭霧水,任你隨便喊價的好日子再也木有了。
如今的銷售滿嘴都是關于公司融資輪次、公司穩定性和未來收益的刁鉆問題,這就導致了創業者拼命想要通過快速和高額融資獲得背書和認可。
就像我的小伙伴Connie Loizos報道的那樣,現在的員工加入一家公司之前都會先問一些關于「清算優先權」和「參與優先股」這類的問題,這就逼著創業者面對殘酷而冰冷的現實:打雞血已經撐不起一家公司了,沒有錢,那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永遠都是死循環。
現在的人,都他媽等著看投資協議呢!! 我們已經進入了這個被忽略的巨大泡沫之中,這會把我們帶進一大坨新麻煩和新挑戰里。
現在人們對一種事物越了解,就約挑剔,越苛求。
但是,了解清算優先權的想法可能與「創業」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相背的:創業這件事情,本來不應該是一種對兩個人、一臺筆記本就能改變世界的信仰嗎? 成為創業公司的一員? 人們在某種程度上變得越來越聰明,因為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如果你在早年加入了一個初創公司,最后它在北灣賣了十億美元。
這筆錢可能不夠你買一個島來過退休生活,不過至少你可以放心地在南灣安一個美麗的家,剩下的錢如果夠多的話也可以開始自己的事業。
如今,這個創業退休后的美夢已經受到了嚴重威脅。
這些年,創業公司的估值早早飆升,這意味著員工得到他們的股票估值要遠高于過去。
當一個公司在早期就已經是一個獨角獸時,它已經沒有太多的額外增長空間來打造像谷歌和Facebook早期員工那樣的百萬富翁了。
但是,情況遠不止此,它正變得更糟。
正如上周末,艾琳李在她更新的獨角獸名單中指出的那樣,初創公司的平均資本的效益在過去一年明顯減少。
這點對員工而言,并不是一個好兆頭。
公司正通過不斷提高工資水平的方式來避免直接對接公開市場,以此稀釋員工股權。
此外,清算優先權真的是個不小的障礙,它以一種體面但不公開的方式限制了員工的升遷。
最后,即使員工拿到了公司的期權以及上漲的公司估值,他們常常會用一個“浮士德式”的交易,要求他們為期權那部分收入納稅,哪怕員工們可能無法拿到那部分現金。
不少公司以硬性規定的方式向員工兜售期權,Uber只是其中之一。
現在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們正在全力在市場上兜售這些東西。
他們的一些朋友已經被初創公司搞垮,密集的專業網絡使得“骯臟”的資金快速地在財務系統中流動。
創業公司的財務狀況被普遍忽略,但我們已經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了。
我們正在嘗試用冷靜的、有邏輯的理性思維方式而不是憤世嫉俗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以透明重建信心 我們不再生活在那個缺乏基本詞匯去理解初創公司發展的世界。
現在有太多的委員會、研討會、活動以及會議,讓大家看清創業公司是如何運轉的。
每一個創始人和投資人現在都要面對更加見多識廣的人群,如果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更愿意打斷談判。
提高透明度是唯一的出路。
創始人不能指望瞞著那些詢問投資條款清單以及清算優先權的員工。
最好的初創公司不會擔心將這些告知潛在的雇員,并且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是公司業務健康的寫照。
精明的員工也有權去了解這些——這是他們應得的權利。
然而,打雞血依然不可或缺。
我們仍然需要通過「造夢」,然后實現夢想。
每一個初創公司系統內的人員職責高度透明,才能讓成員理解創始人在創業初期的困境。
在初期,創業這種事本來就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
招聘一個工程師的舉動可能只是為了得到下一輪融資或者確保初創公司接下來幾個月的運營。
我們可以理順所有我們想要的初創公司,并且閱讀市值表、參數及運營退出方案。
但在一天結束時,我們都不得不堅信公司業務成功會成為現實。
成功是建立的,不是模仿的。
我們過去的失誤常出于無知,但如今我們需要借助信仰自覺地去承擔義務。
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接受創始人的雞血,即使數據還沒有完全建立。
如今我們可以比以往更好地察覺到謊言,但現在如果我們需要成功,可能還不得不干了這碗雞湯。
下一篇:藍領也有可能造就下一個十億美元級別公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務院同意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部際聯席會制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