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有時候就是來源一個靈感,對于創業者而言,最愁的恐怕就是沒點子、沒方法了。
本文依據莉莉絲游戲公司CEO王信文演講整理,介紹了尋找靈感的五種方法,分別是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感知、身邊人的需求、看榜單、讀差評、預測未來趨勢和與潛意識對話,這5種尋找靈感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于創業,也可以用于工作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面。
1.自己的需求和感知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產生的快樂和痛苦。
舉個栗子Uber的創始人談到做Uber的初衷就是基于這樣一個非常原始直觀的需求,最終他做出Uber這樣非常偉大的產品。
結論1、創新的靈感最多的來源是自己的需求、體驗和感悟。
2、絕大多數創新者選擇的創業方向都是自己曾經工作過的方向,或者他覺得有巨大改進點的方向。
2.身邊人的需求舉個栗子 比爾蓋茨的夫人梅琳達談到創立慈善基金的經歷:這種尋找靈感的方法,要求我們要有很強的同理心,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3.看榜單、讀差評看榜單傅盛離開360之后,做殺毒軟件做得非常賣力,但是發現怎么也不可能做過周鴻祎。
原因有l以下兩個:第一,他很難做到顛覆性的創新,只能是一些小創新;不管他做怎樣小的改進,他的競爭對手都會立即跟進。
第二,他覺得自己怎樣都無法殺出重圍,就去看Googleplay的榜單,發現工具欄下面“清理”這個詞被提得特別多——比“殺毒”、“安全”出現都多,所以決定集中全公司之力做一款清理軟件,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讀差評我們去看APP商店,會發現很多常見的軟件,雖然有極大的安裝量,但評價卻非常之低。
比如某個視頻APP的評論,很多一星兩星的評價,用戶吐槽:這個手機播放的時候太卡了。
這些憤怒的用戶可能就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原因,如果誰有很好的技術讓手機在播放的時候不那么卡,或者不那么費電,這個產品很可能就能突圍成功。
當你把差評一條條拿出來讀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這里有很多的用戶需求和痛點。
4.預測未來趨勢雷軍曾說,剛開始做手機的時候,手機的毛利率是50%,電視的毛利率是5%,他就想,能不能用5%的毛利率去做手機呢?這是他對未來趨勢的一個重要判斷——未來的硬件可能都是不賺錢或極低毛利率的,盈利方式可能是增值服務。
所以小米的商業模式改變了手機行業的群眾結構,改變了市場的玩法,絕對是顛覆式的創新。
但這個方法的難度很高。
雖然現在你去看凱文·凱利(《失控》作者)的文章,或者很多未來學家和頂尖投資機構的報告,會發現他們曾經非常準確地判斷到了未來趨勢。
甚至你也可以預測未來,比如你現在可以保證說,未來是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的,虛擬現實的,但是,比預測未來更難的是,預測的未來什么時候來。
換句話說,準確預測這個timing,反而是最困難的。
怎樣把握這個時機,很大程度上就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感知。
5.潛意識對話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我上心理學的課,一個教授說,人的潛意識占我們思想活動的90%,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想些什么。
我就想把潛意識的想法挖出來,于是想出一個游戲。
首先找一個非常安靜不受打擾的地方坐下來,可以有音樂和耳機,還要紙和筆,把腦子里想的每一個字,不要有選擇,誠實地全寫出來。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你不敢面對的想法,不愿意承認的東西,比如,你最喜歡的人可能不是你的男/女朋友。
持續15-30分鐘后,把紙撕掉。
為什么要撕掉?你不能讓別人看到,讓別人看到,你心里的安全線就會徹底崩潰,下次再也不玩這個游戲了。
你要對自己有個承諾,這個游戲玩過之后,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你會發現,這些被挖出來的想法,原來也是一個靈感來源。
這些靈感可能就是創業項目,但要實現,還需一個合適的方法論。
精益創業,傳統的“火箭發射式創業”這種方式是依賴天才人物的天才設想,認為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準確地分析預測未來,知道用戶需要什么樣的一款產品,并且一上線就能取得成功。
這是不是符合我們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的一種方法跟思路?但要做一個創新性的產品,這個方法不夠先進。
看看精益創業是怎么做的?這種方法就是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一個可行性產品模型(稱之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然后交給用戶使用、檢驗,通過不斷獲取認知進行改進。
說說我們做《刀塔傳奇》的過程:先做出最簡單的核心玩法(只有3個步驟,可玩5分鐘);交給小部分用戶測試;吸收意見,改進;做出可玩2小時的游戲;交給用戶體驗;不斷改進;現在的《刀塔傳奇》結論1.精益創業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速度。
2.做MVP最重要的原則:快。
3.先把不確定的,需要驗證的放到前面來做。
4.Fail Fast,Change Fast: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要實現精益創業,還需建立適配的團隊,功能完整的精英小團隊這張圖曾經非常的流行,叫做“你們立字據”。
圖上就是一個美工想要跳樓,下面產品經理、策劃和程序猿都在喊說“你快下來吧,我們不改圖啦”,這里面有很深的怨念。
我相信每位做過產品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當需求變更的時候會讓人很抓狂。
這就是傳統的組織架構的必然問題。
傳統公司里很多時候我們是按照功能去劃分組織的,一旦涉及跨部門的業務時候,流程就會異常的漫長。
在這種組織架構下面,精益創業就是一個笑話。
解決方法:功能完整的精英小團隊什么叫功能完整?就是在團隊里有程序,美術和策劃,還有交互設計師。
如果我要開發一項功能,我在組內就能完成,不用任何跨組,給這個組一個目標,這個組就可以決定他自己要做什么事情,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來。
舉個栗子我們每個組都有支持從設計到開發的完整功能的所有人,有各自的目標,他們只要完成各自的目標就可以了。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三四十人的核心開發團隊能維持這么快的版本更新速度,游戲上市一年了還能保持很好的水平,就是因為有這個功能完整的精英小團隊,它才能非??斓乃俣热ロ憫脩舻男枨?,去完成功能的開發。
再舉個栗子韓都衣舍是中國互聯網快時尚的第一品牌,其獨創了“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IOSSP)”,成為企業利用互聯網提升運營效率的一個成功案例。
但他們最開始也不是這種模式。
公司內部有很好的競爭機制,這樣的單元之間還可以相互競爭,每天都有最強小組排行榜,改成這樣的組織架構后,品牌競爭力獲得了非常大的提升。
當我們采用以上的小組織架構時,溝通模式應該也要有相應的變化。
精英小團隊的溝通模式:心智溝通具體做法1、拒絕權威,討論時,人人平等我在公司內部提出的方案也會經常會被挑戰,但這沒關系,你想想,你的想法每次提出來都要是對的那壓力該多么大。
但要是大家互相提意見啟發,說不定還能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其實是非常開心的。
2、發現別人比自己對要立即承認傳統的公司組織架構里,即使你發現別人是對的你也沒法承認,為什么?比如說我是策劃老大,他是程序老大,我提出一個想法后被人否決了,那這個時候我肯定要硬撐,如果我承認別人對了,那意味著我在這個自下而上的組織架構里面影響力被削弱了,意味著我未來在公司跟人搶資源的時候會處于劣勢,可能說話會沒那么有用。
但是精益創業核心思想告訴我們,沒什么天才是可以把問題想的特別清楚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改變思路,發現別人說的比自己對的時候就要承認。
只有做到這點團隊的溝通才會形成非常高效的模式。
3、過去怎么樣都不重要我在公司經常講的一句話是:對不起,我昨天錯了。
現在時代變化得特別快,每天做的判斷可能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我在公司也會經常被吐槽,作為CEO,你的想法怎么變化得這么快?讓我們執行的時候非常痛苦。
有這樣的可能,但是沒關系,我告訴他們,只要是符合邏輯的,我會清楚的告訴你,為什么想要改,是因為昨天有一個思維盲區,我沒想到,還是事實發生變化。
只要把邏輯和道理說清楚,就應該用最快的速度去變化。
4、拒絕形式化的東西比如精美的PPT和文案。
在傳統的大公司里,如果你是產品經理,你可能要寫出非常標準的文案,沒有任何漏洞,需求分解得非常清楚,甚至數據分析都非常清楚,你的老大才會通過這樣的文案去評價你,因為他們覺得需求是不應該發生變更的,做東西的方式應該是火箭發射式的。
但在我看來,這些精美的 PPT文案一點也不重要,完全是浪費時間。
我們的程序員,策劃,美術會坐在一起,一下子就能看到對方的屏幕。
開發一個功能,策劃要做的事情是寫出簡單切割例子,然后把功能怎么做說清楚,程序能夠完整理解他,就能立刻動手。
5、拒絕表演這種做法有兩種壞處,一是,這僅僅是表演;二是,你在欺騙別人也在欺騙自己。
因為你加班到十二點的時候,你第二天上班可能是十二點,或者下午兩點,你不可能在上午十點上班。
從長期看,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事情。
最后,我想引用KK的話來做結。
二十一世紀20年后最偉大的產品,現在還沒被發明出來。
這意味著20年后最偉大的事情很有可能不是馬化騰、周鴻祎做出來的,而是在座的各位做出來的。
因為20年后他們都已經老了,而那時我們剛好是精力旺盛,最強大,創造力最豐富的時候,很可能做出20年后最偉大的產品。
所以從現在開始努力,構想一個偉大的產品,組建一個精英化的團隊,把想法變成現實,這樣的實踐和操作完全不晚,而且可能是最好的時候。
下一篇:盤點國內十家將上市的O2O企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務院部署"互聯網+"行動 為經濟轉型創業創新注活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