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股東去年減持2.1億股高級管理人員酬金十年來首降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4-10
閱讀 :139
4月8日晚間,騰訊控股發布完整版2023年財報,相比此前公布的全年業績新增一些信息。股東持股方面,財報顯示,2023年年底,騰訊南非大股東Naspers Limited通過Prosus控制的MIH Internet Holdings B.V.持有騰訊股份23.67億股,相比上一年減少了2.1億股,持股比例從2022年年底的26.93%下降到2023年年底的24.96%。大股東減持的同時,騰訊去年則斥資494.3億港元回購了1.52億股。此外,財報還披露了董事及一些管理人員酬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騰訊總裁劉熾平去年酬金分別為4292.3萬元和5247.8萬元,同比一增一減。大股東減持金額或超600億港元2023年12月29日,騰訊股價293.6港元/股,2023年股價累計下跌6.79%。若以每股300港元計算,Naspers Limited去年減持金額超600億港元。截至2023年年末,Naspers Limited仍持有騰訊23.67億股,位列第一大股東。馬化騰全資持有的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則持有騰訊8.49%股份,持股數未變。Naspers曾于2018年和2021年減持騰訊股份。2018年,Naspers在騰訊股價攀升至高位后,以每股405港元的價格減持1.9億股騰訊股份,占騰訊已發行股份約2%。2021年,騰訊股價曾達上市以來最高點,當年2月盤中曾超700港元/股。2021年4月,Naspers旗下子公司Prosus便宣布出售所持至多2%騰訊股票,并承諾三年內不再減持騰訊股票,此次減持后Prosus持有騰訊股票比例從30.86%下降至28.86%。Naspers宣布減持騰訊股價后,騰訊股價有所波動下滑,2022年10月股價曾跌破200港元/股。2022年6月,Naspers打破承諾,決定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少量減持騰訊股票,原因是Prosus及Naspers擬向各自的公眾股東開啟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出售騰訊股票是為了籌集回購所需資金。大股東減持的同時,騰訊自2021年起每年都在回購公司股份,且回購力度有所增強。綜合現金流量表中,騰訊2021年回購股份花費21.7億元,2022年、2023年分別增至293.07億元和437.67億元,年回購股份數也從2021年的558.18萬股上升至2022年的1.07億股和2023年的1.52億股。回購股份對去年騰訊融資活動耗用現金流量凈額有一定影響,去年該項數據達825.7億元,同比增加37.7%,但去年騰訊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也增長了,去年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同比增加。此前,騰訊宣布2024年回購規模至少翻倍,2024年將超1000億港元。在3月20日的財報發布后媒體溝通會中,劉熾平表示,加大回購力度是對股東最有利的方案,特別是在股價被低估的時候,當下騰訊有能力持續回饋股東。今年以來,騰訊已在回購股票。今年第一季度,騰訊回購股份總額148億港元,日均回購金額達8.24億港元。發布完整版2023年財報后,4月9日,騰訊宣布當日回購了328萬股股票,耗資10.01億港元。高級管理人員酬金十年來首降完整版財報還披露了騰訊董事及首席執行官酬金情況。其中,去年酬金最多的是劉熾平,為5247.8萬元,其次是馬化騰4292.3萬元。馬化騰去年酬金同比增加了422.9萬元,增長幅度9.9%,主要是薪金和花紅增加。劉熾平去年酬金同比減少了1.35億元,減少幅度72%,主要是因股份酬金開支減少。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騰訊高級管理人員酬金自2013年的2.59億元連年增長至2022年的52.72億元,2023年減少至46.1億元,是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2013年~2023年,馬化騰和劉熾平酬金最低均是在2013年,分別為2314.2萬元和2864.3萬元,高峰均是2020年,分別為5873.8萬元和4.28億元。雇員福利開支方面,該項數據則從2013年的103.64億元連年增長至2022年的1111.82億元,2023年下降至1076.75億元,是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期間,騰訊雇員人數從2013年年底的2.75萬人連年增加至2021年年底的11.28萬人,2022年開始出現下降,減少至10.84萬人,隨后又減少至2023年年底的10.54人。騰訊財報也披露了去年公司在不同區域的收入和投資情況。騰訊去年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比例超九成,去年中國內地、其他地區收入分別增長9.6%、11.95%。騰訊去年在中國內地經營資產5506.35億元,同比增加14.1%,在其他地區經營資產為3249.47億元,同比增長17.8%。去年騰訊在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投資3938.36億元,同比下降29.8%,在北美、亞洲其他地區、歐洲的投資分別增長20.2%、4.1%、39.9%。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