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全球富豪們的財富,基本都與其控制的公司股價有著直接關系。
Tadashi Yanai 柳井正從日本首富的寶座跌落,同樣源于此。
2014年9月,伴隨著中國電商巨頭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YSY:BABA) 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在即,彼時持有阿里巴巴34%股份,作為中國集團大股東的SoftBank Corp. (9984:Tokyo) 軟銀集團股價大漲,亦讓軟銀的老板Masayoshi Son 孫正義的財富一舉超過柳井正,成為日本首富。
不過,隨后的2015年,阿里巴巴股價走低,而日股指數飆升,Fast Retailing Co. Ltd. (9983.T) 迅銷集團股價大漲,柳井正重奪首富。
在2016年3月份發布的《2016福布斯財富榜》,柳井正以146 億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57 位,而孫正義的117 億美元只能排在82 位。
在2015年初,Uniqlo 優衣庫的錯誤漲價策略則令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吞下苦果,在年報發布后股價一路走低,而安倍經濟學對日股的正面影響亦由正轉負,同時,與工商總局的沖突以及巴倫周刊負面市場影響的漸弱,以及收入表現平穩,刺激阿里巴巴的股價逐漸回升至高位,孫正義再次爬上日本首富寶座,一直至今。
截止2016年10月22日,福布斯實時財富榜上,孫正義以185 億美元穩居日本首富,而柳井正以177 億美元名列第二,而第三位的Keyence Corp. (6861:Tokyo) 基恩士公司主席Takemitsu Takizaki 滝崎武光的財富只有116 億美元,難望二人項背。
當然,這篇文章肯定不是要講這樣的簡單數學知識,而是希望分析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過去三年之路,特別是在中國、美國兩大市場的擴張之后,Uniqlo 優衣庫的國際門店已經超過日本本土市場。
截止2016年8月底,Uniqlo 優衣庫在大中華市場(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運營有約500 間門店,在四大快時尚集團中僅僅比Inditex SA (ITX.MI) 印地紡集團少(截止2015年底566間),不過Inditex SA 在中國市場的品牌數要遠遠多于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Zara(包括Zara Home)單品牌在中國市場門店數僅為約300間,而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進入中國的時間要比Inditex SA 早4年。
由于Bestseller A/S 綾致時裝集團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據歐睿的數據,該集團目前在中國服裝市場份額最高,不過,如無意外,再過兩三年,甚至今年其地位可能易主,可能滑落至第三。
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在年報中顯示的大中華市場的銷售為3328 億日元,約合217 億元人民幣;Inditex SA 在2015年的收入為209.00 億歐元,其亞太市場和其他較小市場占比23%,約為66.7 億歐元,Inditex SA 未單獨披露中國大陸及大中華市場數據;Hennes & Mauritz AB (HMb.ST) 海恩莫里斯集團在截至2015年11月底的2015財年中國市場的收入為105.59 億丹麥克朗,約合105 億元人民幣,門店數353 間;Bestseller A/S 綾致時裝集團截至2015年7月31日的2015財年收入29.3億歐元,其中國市場的份額約為90%,也即約合194 億元人民幣,不過,Bestseller A/S 綾致時裝集團大中華市場幾乎均被大陸市場占領,而其他快時尚集團在香港、臺灣均同樣有不小的市場。
因此,若按大中華市場來算,三甲的順序實際應為第一是Inditex SA 、第二是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Bestseller A/S 綾致時裝集團只能排第三。
不過,單單討論中國大陸市場,因為三間公司只有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單獨披露,因此暫時沒有定論,不過,從發展和擴張來看,Bestseller A/S 綾致時裝集團未來同樣最多排到第三,第一第二將是Inditex SA 和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之爭。
2013年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提出2020年5萬億、世界第一的目標,從某種程度上正是源于來自中國市場的自信,最晚進入中國市場,但取得最快、最好的成績,而美國市場同時的2020年200店100億美元的計劃蓄勢待發。
2012年,Uniqlo 優衣庫海外市場(主要為中國市場帶領)接近70%的增長,確實足以讓迅銷有足夠的底氣提出這樣的計劃,但是,柳井正顯然忽略了中國市場的風險,已經加劇的競爭,更重要的是,還有曾經折戟的美國市場。
由于2020計劃,柳井正甚至放棄了2014年2月65歲的退休計劃,現年67歲的他在2016年財報發布后,不得不正式宣布2020計劃的失敗,5萬億的銷售無法達成。
生于1949年2月7日的柳井正在為Uniqlo 優衣庫國際擴張時提出了“Made for All”的概念,不過,現在該品牌則宣揚“Life Wear” 的口號。
slogan 的改變,源于品牌試圖向生活方式品牌概念的轉變,再次之前,該品牌還號稱主要競爭對手是Apple 蘋果,把自身定位于科技領域,因為Uniqlo 優衣庫的基礎單品一直主打科技創新。
不過,slogan 的改變,似乎亦證明Uniqlo 優衣庫有“Made for All”的愿景,但顯然,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Made for All”,至少在美國Uniqlo 優衣庫遲遲打不開局面,連續虧損,且虧損持擴大狀態,在歐洲市場的小規模亦顯示品牌難在成熟市場有相應競爭力。
在為Uniqlo 優衣庫提價后遭遇沉重打擊,從日本首富位置跌落的Tadashi Yanai 柳井正應該發現,作為亞洲最大服裝零售品牌,Uniqlo 優衣庫在價格定位上毫無上升空間,相反,下行似乎是必然趨勢。
在今年初,柳井正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時尚專題總監Kate Finnigan 采訪時的言論值得回味:我很老了,我已經接近生命末期,我在死前必須做一些事情。
我們說的和做的都需要保持一致,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柳井正在說這段話時,被Kate Finnigan 描述為“云淡風輕”,并沒有話語表達的“重量”。
而正是這“輕描淡寫”的話,反映了“Made for All”的真正含義。
快時尚的蓬勃發展,無疑是具有平權意識的,它讓全世界1%富豪以外大眾、窮人可以穿上他們想要的衣服,不僅僅是出于保暖作用。
柳井正之所以推遲退休或許和上面的話也有關系,因為對于他來說,做到世界第一也許還不算是真正的目標,年紀越大,他就想往自己苦心經營的業務中投入更多精力和心血,只是為了“Made for All”。
2016年,在市場談論柳井正的首富競爭對手孫正義退休問題時,柳井正表示,他曾對孫正義說:“你都不到60歲,你就準備退休?你是在跟我開玩笑嗎?”而孫正義自己也表示不會退休,還會“再來一個5-10年”。
盡管孫正義和柳井正一直在爭奪首富,但是二人保持良好的關系,柳井正目前是軟銀的外部獨董,據稱,Uniqlo 優衣庫在退出電商平臺時,孫正義就充當了說客的角色,阿里巴巴的馬云親赴日本,說服了柳井正,讓Tmall天貓成為Uniqlo 優衣庫在中國的唯一第三方電商平臺。
由于中國和日本特殊的歷史關系,和宣傳部門一直的輿論導向,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評論日本都很難得到什么好處。
但,不管是中國民間還是企業界,對于日本的國民性和企業家都是這矛盾的心理,這和《菊與刀》等討論日本國民性和民族特征的書籍有著相同的情況。
不過,有一個事實卻難以回避,在亞洲的國際品牌或者企業中,日本企業的數量是最多的,涵蓋制造、汽車、科技,當然包括Uniqlo 優衣庫這樣的服裝行業,而中國,能夠稱得上國際的則屈指可數,即使是阿里巴巴,離開了中國,它甚至都可以說什么都不是。
柳井正和迅銷的野心當然可以用中國坊間最愛用的“島國心態”去解釋,不過,柳井正和Uniqlo 優衣庫的這種“Made for All”的情懷不得不說是國際性的,超越國籍、民族,以及政治的。
它不同于幾乎全部中國企業家先把錢搞到手的現實心態,在這里,我并不是想矮化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相反,我很能理解這樣的情況,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來看,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
具體分析,當然不是我能力之內,亦同樣不是本文的重點。
不管怎樣,柳井正投注于迅銷的目標都以“野心”的表現,且作為上市公司,需要在擊敗多個全球競爭對手的基礎上,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因此,當2015年下半年開始,集團增長引擎——以大中華市場領導的Uniqlo 優衣庫國際市場呈現急劇放緩,以及美國市場的加劇虧損,令迅銷無論在收入增長還是盈利能力方面都受到重壓。
2015財年(截至2015年8月底),Uniqlo 優衣庫大中華區市場增幅高達46.3%至3044億日元,而增幅在2016財年則驟降至只有9.3%,其2015年收入增幅超過40%的國際市場在2016財年增幅亦只有8.6%。
國際市場大中華區全年收入同比增46.3%至3,044億日元,占海外Uniqlo 優衣庫業務6,036億日元的一半,但該區營業利潤的貢獻比重高達9成,達386億日元,同比劇增66.1%,而海外Uniqlo 優衣庫業務的營業利潤僅433億日元。
由于大中華市場的放緩,集團2016財年大中華市場的營業利潤錄得了5.5%的跌幅,而2016年有高達386億日元的增幅,與此同時,大中華Uniqlo 優衣庫業務營業利潤占比Uniqlo 優衣庫全部國際市場的份額由2015財年的89.1%上升至97.6%,在Uniqlo 優衣庫歐洲市場利潤上升的同時,足以看出Uniqlo 優衣庫美國業務的糟糕,甚至可以說陷入泥潭都不為過。
自2006年開展國際擴張,特別是2012年定下宏偉目標后的加速,Uniqlo 優衣庫在中國的業績有目共睹,鑒于日本本土市場的提升空間有限,中國成為Uniqlo 優衣庫乃至迅銷過去四年增長的“大腿”,而迅銷想依靠的另一條“大腿”——美國市場不但未能為集團做出貢獻,甚至一直在拖累集團。
2016財年,迅銷的凈利潤480.52 億日元,同比暴跌56.3%,盡管公司預期當前2017財年可以翻倍增長,增幅108.1% 至1000 億日元,但仍然比2015財年1100.27 億日元少10%。
也即是說,三年時間,迅銷不但未能實現利潤增長,反而出現負增長。
如果說犧牲利潤可以換取市場,是一種短期的以進為退尚可理解,但是,中國、美國兩大市場20%門店增長率并不匹配其收入增長,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盈利能力下滑,而美國市場的虧損在加劇。
在迅銷2016財報發布后,彭博發布專欄文章《Not so Fast》,從利潤和回報率來分析Uniqlo 優衣庫國際擴張對迅銷盈利能力的影響,并通過“Uniqlo 優衣庫不發布國際市場具體數據”,來表達迅銷在國際市場的整體表現并不能令投資者滿意,其中作為衡量服裝零售商最重要的同店銷售數據,Uniqlo 優衣庫就從未就國際市場相關表現做過具體披露,而本土市場則一月一披露。
我們No Agency 通過Uniqlo 優衣庫門店增長,以及國家統計局的價格指數等數據推測Uniqlo 優衣庫在中國市場2016財年的同店銷售增幅約為1%。
更為重要的是,Uniqlo 優衣庫在2016財年國際市場的營業利潤率僅有5.7%,遠低于國內市場的13%,其中中國市場營業利潤11.0% 同樣低于日本市場。
即使在利潤增長的2015財年,Uniqlo 優衣庫整體國際市場中國市場的營業利潤率亦分別僅錄得7.2%和12.7%,同期日本市場的營業利潤率達15.0%。
迅銷對比其他百億美元以上零售公司WACC/ROIC在比較100億美元以上營業額主要零售公司WACC/ROI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資本回報率)時,非常直觀地顯示,Uniqlo 優衣庫的國際市場投資對集團利潤層面的正面效應微不足道,甚至不如今年陷入掙扎的美國競爭對手Gap Inc.(NYSE:GPS) 蓋璞集團。
如果要追問為什么?很顯然需要迅銷為其美國的Uniqlo 優衣庫做出披露,無論是銷售、同店銷售、投資和虧損狀況,Uniqlo 優衣庫美國對于市場仍是一片暗礁,只有迅銷和柳井正自己清楚。
如果,單論中國市場,營業利率過去兩年穩定在日本本土市場的八成五水平,而目前中國市場的門店只有日本市場的六成,一旦達到日本市場相同門店數量,在同店銷售能夠保證不負面的情況下,規模效應下的成本降低,中國市場的營業利潤完全有可能達到日本市場,甚至超越。
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在美國市場會怎樣呢?如果回答這個問題,相信柳井正本人可能都難有自信,在5月份Uniqlo 優衣庫東京2016秋冬系列發布會上,他沒有再次提及美國市場的目標,而是表示,盡管美國業務處于掙扎狀態,但是美國作為最重要的市場,品牌已經重新進入該市場,也準備好了重建該市場。
有不耐煩的投資者已經希望Uniqlo 優衣庫能夠退出美國市場。
包括我,也傾向于認為Uniqlo 優衣庫實際可以放棄美國市場。
但是,如所有成功企業家一樣,柳井正樂于將國際擴張和持續的進階比喻成“爬山”:當你爬過一座山,你會見到另一座更高的,而爬山的過程才是真正享受的。
爬山,是一種享受,不過過程中同樣有極大風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座接一座地爬,很多人半途而廢,甚至摔死在路上。
目前,柳井正和迅銷雖然并沒有面臨摔下來的風險,但2016 財年的挫折足以讓柳井正意識到,在他面臨暮年時光時,亦遇上了最巨大的困難:美國市場的盈利和中國市場的繼續高速擴張并保證盈利能力的增長。
如何比急劇變化和競爭加劇的零售市場走得更快或許是柳井正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正如他兒時的經歷,世界變化太快:生長在一個礦業城市,工廠破產至人口急劇減少,學校關閉……這一經歷促使柳井正不斷地“爬山”,渴望做更多的事。
首富的頭銜,甚至財富,都不是柳井正真正在意的事情,它們最多是媒體和大眾熱衷的話題,或者是正在爬第一座山的創業者追逐的對象。
不過,正如,目前效力于迅銷擔任高級副總裁Koji Yanai 對父親柳井正的評論“我的父親并不是一個超級英雄”。
柳井正在失去日本首富的寶座后,他或許應該思考,世界第一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盡管他為此給出的解釋是:一旦你設定目標,然后,所有人的想法都會不同,他們會去想如何去滿足這一目標。
下一篇:中國十大首富的故鄉傳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福布斯中國慈善榜:許家印五度問鼎 馬云位列第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