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春節,數億的中國人離開大城市,返回故鄉,與父母和同年的小伙伴們溫暖團聚,短短的幾日之后,我們就將再次啟程,奔赴遠方。
2017年春運返程十大熱門路線(截至到初七發稿)故鄉和遠方,到底有著怎樣的隱秘財富關系,在這篇文章里,君臨為你深入剖析。
1942-1945年,抗日戰爭的末期,蝗災,饑荒,餓殍遍野。
馮小剛有一部史詩式的電影,《1942》,講述的就是那個動蕩年代的悲慘際遇。
電影《1942》在中國的首富常客中,有兩位主人公出生在那個年代,何享健,1942年出生于廣東順德,宗慶后,1945年出生于江蘇宿遷。
宗慶后,何享健何享健是典型的廣東人,宗慶后卻并不是典型的江蘇人。
他的祖上是杭州的官宦家庭,曾祖父在湖北、四川當過正二品的官,祖父做過北洋張作霖的財政部長,父親在宿遷的郵局當小職員,可以說四海為家。
直到建國后,民國的官宦體系崩塌,失業的父親才帶著宗慶后回到家族的發源地杭州。
杭州才是宗慶后真正的故鄉,他在這里讀書、成長。
今天的杭州,是民營經濟之都,中國最有活力和富裕的城市之一;今天的順德,已經成為佛山的一個區,而佛山同樣是中國最有名的民營經濟中心之一。
何享健和宗慶后的成功人生,和他們的故鄉有著密切關系。
1980年代初的中國,從窒息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政策一點一點的松綁。
那時候的創業,并不像今天這樣說干就干,還能得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鼓勵。
那是一個姓資姓社仍在激辯的年代,創業其實是一件相當冒險的事情,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腦袋,進牢房的。
所以,當1980年何享健開始生產電風扇的時候,1987年宗慶后承包校辦企業的時候,他們在名義上,都屬于集體企業。
他們需要這樣一個紅頂帽子。
更重要的是,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在此前的三十年,缺乏國家的重視,缺少像156個蘇聯援建項目這樣的重點國企配套,地方政府收不上稅,于是對民營經濟大開綠燈。
在別的地方,大眾創業是有可能被抄家揭瓦的,但在浙江、福建、廣東這些地方,則被政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鼓勵著。
第一批創業者們都是從制造業起家的,邏輯也很簡單,電燈電扇、瓜子飲料,這些低技術門檻的商品,沿海的小作坊們會造,也是短缺經濟下需求最大的商品。
那時候的創業者們,決勝的關鍵點,不在于技術有多高,而在于如何突破國營商場的渠道壟斷,通過營銷建立新的市場化銷售體系。
所以宗慶后通過“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一炮而紅,何享健也通過鞏俐的廣告代言讓美的空調成功打開了知名度,那個時代的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是央視廣告+代理商體系的建立,讓財富的積累得以加速。
所以,80年代的財富風口給了這么一群人機會,他們通常有著敏銳的市場嗅覺,比如何享健,早在70年代末就背著商品走南闖北,比如宗慶后,曾經在校辦工廠擔任推銷員。
另一方面,那時候有無數的業務員看到了市場的機會,試圖大展拳腳,但是有的一飛沖天,有的卻被地方政府打斷了腿。
沿海的故鄉,和內陸的故鄉,就此成為了兩塊涇渭分明的財富土地,演繹著截然不同的悲歡離合故事。
50后的中國首富們和40后的何享健、宗慶后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代溝是如此的巨大,不但從事的職業、信奉的價值觀完全不同,連故鄉的方言都完全沒有交集。
王健林,1954年出生于四川廣元,父親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長期擔任地方干部,4歲后遷居到四川阿壩州。
16歲成為了當地森工局的一名職工。
許家印,1958年出生于河南周口,17歲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無處可去。
四川與河南,是中國內陸最有名的兩個人口大省和農業省份,而廣元、周口都是擁有數百萬農業人口的地區。
和王健林、許家印擁有相同的成長經歷的中國人,起碼有10億,尤其是70年代的文化浩劫,讓他們的童年只能和森林、田野為伴。
因為貧困和落后,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尋求改變。
1971年,18歲的王健林參軍,成為了東北鴨綠江邊的一名偵察兵,并在7年之后得到進入大連陸軍學院進修的機會。
同一年,許家印也抓住了恢復高考的機會,成功考入了武漢鋼鐵學院。
畢業之后,王健林回到部隊擔任參謀、處長等職位,一干就是7年,許家印也回到了家鄉的鋼鐵廠工作,一干就是十年。
無論部隊還是國企鋼鐵廠,對兩位首富的人生事業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他們熟悉了集權管理的那一套方法論。
王健林在部隊河南舞陽鋼鐵廠,后排右二為許家印這套方法論,對于兩位房地產大亨的未來成功,有著不同尋常的價值。
1990年代之后,短缺需求和政策激勵讓沿海的制造業發展了起來,無數的內陸青年遷徙到沿海尋找工作機會。
1992年,許家印也跟隨著這股浪潮,南下廣東。
許多年之后,我們都記得,1992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鄧公南巡,民工潮出現,王健林擔任總經理的國企大連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也整體改制成為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公司。
今天,我們熟知的所有中國房地產大亨,幾乎都是在這一年前后進入房地產領域。
因為下一個十年,在沿海制造業打工賺到錢的農民工們都要買房了,房地產市場開始啟動了,這個萬億級的財富風口就此被打開。
這個風口,只為那些已經提前準備好的創業者們預留。
2016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房地產巨頭有12個,其中綠地、保利、中海、華潤、金地,5家是國企,依賴的是與地方政府權力紐帶獲得的低成本土地和資金競爭力,另外7家,萬科和萬達在1988年年成立,碧桂園1992年、融創的前身順馳在1994年成立,綠城1995年、恒大1996年,最晚的華夏幸福也在1998年成立了。
他們的公司總部,只有一個是在創始人的故鄉。
只有碧桂園的創始人楊國強,將他的公司總部放在了起家之地廣東順德。
另外6個,王健林從四川廣元到東北大連,王石從廣西柳州到創業之都深圳,孫宏斌從山西臨猗到直轄市天津,宋衛平從浙江紹興到省會杭州,許家印從河南周口南下廣州,王文學從河北霸州到北京郊區的廊坊,幾乎每個人,他們的命運閃光點,都在千里之外。
并且這6個人中,王健林和王石都曾經參軍,宋衛平在黨校做過老師,許家印和王文學長期在國企歷練,孫宏斌是聯想企業發展部的經理,他們和從推銷員干起的40后首富們有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和競爭邏輯。
房地產行業的競爭關鍵是資金,不是誰的資金更多,而是誰對資金的利用更有效率。
于是,那些從落后小地方走出來闖蕩的年輕人,那些經歷過軍營、國企、企業參謀部職業訓練的創業者們,更加敢于冒險,殺伐果斷,更加富有遠見,擅長戰略的制定,就成了決勝的關鍵。
民工潮的出現和財富風口的轉移,讓故鄉,偏遠的故鄉,不再成為冒險家的束縛,反而成為激勵他們前進的皮鞭。
1960年代上半頁出生的兩位首富,張近東和馬云,再次講述了另一個世界的故事。
1963年,張近東出生于安徽天長,1981年進入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后在南京國企謀了一份工作,再之后跟著大哥張桂平下海。
1964年,馬云出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進入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讀書,畢業后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老師,再之后創辦翻譯社下海。
財富的風口,從制造業、房地產,向商業轉移,商品已經不再短缺,房子也很多了,這個時候最缺乏的是什么呢?是流通領域的效率,所以一場商業革命就開始了。
在這場革命中發光發亮的創業者們,故鄉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在關鍵時點,出現在商業流通的中心。
比如連鎖業革命的黃光裕和張近東,出現在了北京和南京,電商業革命的馬云和劉強東,出現在了杭州和北京,唯品會的兩位創始人,也來到了廣州。
如果不在這些商業中心,他們很難見識到最先進的商業模式和理念,也就很難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
國美電器是零售價格戰的發起者,蘇寧電器是空調售后服務戰的發起者,正是當時國企商場們對家電銷售的渠道壟斷和激烈的競爭,讓弱小的創業者們渴望通過模式創新獲得立足的競爭力。
讀中文的張近東善于對國外連鎖零售模式的借鑒,讀外語的馬云,則有機會出國見識到了最早的互聯網,從此走上了互聯網電商的本土化之路。
1995年5月,中國的Internet還有3個月才正式開通,雅虎公司也不過剛剛注冊成立,馬云的中國黃頁就正式上線了。
馬云的故事一直被作為中國創業者的傳奇被反復放大,他的演講技巧,團隊凝聚力,遇挫不折的意志力,從中國黃頁、阿里巴巴B2B、淘寶、支付寶、天貓、余額寶、云計算不斷開拓的創新力,每一點都值得后來者學習。
但是就成功的關鍵來說,仍然是“見識”二字。
因為見過,所以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因為擅長英語,所以被外派去美國公干,因為去了美國,見識到互聯網的威力,因為最早在互聯網電商的摸索,知道黃頁、B2B的瓶頸,知道了ebay式電商的機會和問題所在,因為每一步都比國內同行走的更早,看到的更多,才能在接下來的較量中笑到了最后。
中國的工業革命和商業革命,本來就不是什么新鮮事,每一步的變革都可以在發達國家找到藍本,有見識者將發達國家的經驗引入到中國,根據國情本土化,無疑是最好的成功捷徑。
隨后我們知道,京東的商業模式,是亞馬遜電商的本土化,唯品會的商業模式,是法國VP(Vente privee)閃購模式的本土化,美團的商業模式,是groupon團購模式的中國化,滴滴打車,是uber模式的中國化。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而故鄉的背影已經漸漸模糊,去遠方,見識最先進的商業模式、理念和技術,就成了首富們必須定下的一個小目標。
1960年代下半頁出生的兩位首富,李彥宏和雷軍,將見識的價值再推進了一步。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19歲以陽泉高考狀元的成績考上北大圖書情報專業,由此掌握了信息的分類管理技術。
4年后,留學美國,讀計算機,畢業后進入華爾街,參與《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的設計,因為有了這份經驗,得以進入硅谷第一代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工作。
在谷歌誕生以前,Infoseek是最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這鍛煉了李彥宏的技術開發能力,而谷歌的崛起,網頁搜索以超鏈接數量來評定網頁質量的理念,以及本科學習的信息分類管理技術,都讓李彥宏受益匪淺。
當中國的互聯網革命爆發,李彥宏及時回國創業,適逢其會。
一切都是如此的巧合,每一步都走的如此的精準。
很難相信,如果沒有在北大的學習,沒有在硅谷的歷練,李彥宏能夠成為主導中國搜索引擎浪潮的那個人。
與李彥宏相比,雷軍的事業經歷了更多的磨難。
1969年,雷軍出生在湖北仙桃,18歲考上武大計算機系,兩年修完了所有學分。
都是來自三線小城的少年,天賦聰慧,但是雷軍沒有選擇像李彥宏一樣負笈海外,見識更大的天地。
他留在了武漢創業,做殺毒軟件、中文漢卡等各種小工具的開發。
這些軟件的技術含量并不高,再加上盜版盛行,山寨遍地,讓他陷入在紅海的掙扎中,舉步維艱。
公司經營不下去,只得另謀出路。
1992年,雷軍加盟金山軟件,從普通職員一路升到總經理,整整奮斗了16個年頭。
在這16年里,雷軍以“拼命三郎”著稱,夜以繼日的工作,領導團隊開發出一款又一款代表中國軟件業最優秀的產品,但是在微軟的打壓和軟件盜版問題的困擾下,只能是茍延殘喘的活著。
在互聯網的浪潮中,新浪僅僅一個季度的奮斗,就超過了金山十年的汗水所取得的成就,時也,命也。
也正是因此,痛苦的雷軍最終放下了金山,選擇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四海云游,去了硅谷,去了谷歌、微軟和摩托羅拉,去了魅族,和最頂尖的業內人士交流,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2010年,41歲的雷軍選擇再次創業,以小米手機重出江湖,這一次,他看到了智能手機大眾化的普及浪潮,以電商渠道革命的方式切入,最終一飛沖天。
把握住一次機會,比奮斗一生的價值要大得多,但是為這次成功所進行的準備,最重要的不是在金山的十幾年積累,而是在離開金山之后的幾年見識和思考。
雷軍比李彥宏小了一歲,但是事業大成卻晚了整整十年,輸的只是對世界形勢發展的一點認知。
時代進入到今天,驅動這個世界前進的動力越來越由技術和創新的理念決定,獲得財富的密碼,也越來越是那些見識過最先進的技術,對最先進的理念進行改進和創新的人們。
從故鄉出發,目的地不再是一處可以找到工作機會的沿海,而是最好的大學,業內最頂尖的科技公司,只有那里才是創新思想的萌芽之地。
時間進入到1970年代,我們故事里的最后兩位主人公要登場了。
他們的人生擁有著近乎相同的履歷——1971年10月,月初,丁磊出生,月末,馬化騰來到了這個世界。
他們的故鄉都是著名的僑鄉,丁磊出生在浙江寧波,這里是香港船王包玉剛的故鄉,馬化騰出生在廣東汕頭,這里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故鄉。
他們同樣來自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得以從小接觸到最新奇的電子科技,培養起對計算機、軟件和互聯網的熱愛。
讀高一的時候,丁磊已經能夠自己動手組裝一臺六管收音機了,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后,又經父母的安排,得以進入寧波電信局工作,接觸到最前沿的網絡技術。
1994年,丁磊第一次登錄了CFido網絡,那是在Internet進入到中國以前,中國最大的局域網。
馬化騰,初中時跟隨家人來到深圳,入讀深圳大學計算機系。
他的父親后來擔任了深圳鹽田港集團的副總經理,對于馬化騰最大的影響,恐怕是這么一件事。
1995年3月,馬化騰開通了一個名為“ponysoft”的CFido網絡軟件站。
那個年代,申請一條電話線的價格是8000元,一臺主流486電腦的價格是一萬多,而馬化騰為此配置了4條電話線,5臺電腦的后臺。
這樣堪稱豪華的配置,在1995年幾乎是鳳毛麟角。
這樣的硬件投入,好處是顯而易見的,ponysoft憑借著順暢的數據訪問速度,很快就聚集了極高的人氣,成為了中國前互聯網時代的網紅人物。
毫無疑問,相對富裕的家庭使得丁磊和馬化騰能夠從小激發對于互聯網的興趣,在起跑線上就贏了同齡人一大截。
但更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奮斗。
1995年,丁磊南下,去了廣州,1997年開發出163電子郵箱和網易BBS,通過和廣州電信局的結盟,獲得穩定而高速的寬帶服務,由此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1993年,馬化騰進入深圳潤迅通信工作,積累了對于尋呼軟件的市場理解。
1998年與朋友合伙創立騰訊,一年后開發出OICQ,用戶數瘋長,由此壯大為后世顯赫的社交平臺。
老實說,丁磊和馬化騰,都不是IT業內最頂尖的聰明人,這從他們的學歷可以看出,但就見識來說,絕對是業內一流的。
hotmail郵箱剛剛出現,丁磊就開發出了中國版本,ICQ一風靡世界,馬化騰也推出了中國化的即時通訊軟件。
但如果僅僅如此,也不過是一招鮮,和其他的富豪們并無區別。
不同的是,從2000年的成名開始,兩人至今仍在不斷的超越自我,提升境界,背后反映的是一份對于產品體驗的執著追求。
丁磊做郵箱的時候,同時期的電子郵箱服務有很多,但網易的反垃圾技術是做得最好的,馬化騰做即時通訊的時候,同時期的模仿者也有很多,但QQ的訪問數據因為放在云端服務器上,因此得以適應當時的網吧市場,用戶換了電腦也不會丟失信息,成功擄獲了大批用戶的芳心。
一直到今天,網易和騰訊的產品,都以用戶體驗好而著稱。
從電子郵箱、BBS社區、門戶網站,到網絡游戲、有道詞典、云音樂、網易嚴選,從QQ、QQ群、QQ空間,到網絡游戲、微信、微信支付、紅包、公眾號、小程序。
不一定是最早推出的,也不一定是營銷炒作最響亮的,但一定是業內用戶口碑最好的,做一個,成一個,碾壓對手。
中國社會已經走過了低收入的廉價競爭時代,性價比的消費意識也漸漸不再是唯一的標準了,所謂的消費升級,就是對產品體驗的權衡超越了對價格的斤斤計較。
從小出生在城市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成長在相對富裕與自由的環境里,或許才是丁磊和馬化騰,對于產品體驗的理解更加深入骨髓之所在。
故鄉的意義,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再一次體現了出來。
下一篇:不做二房東,四千家眾創空間拉動超200萬人就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秘優衣庫老板柳井正如何丟掉日本首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