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頂著“黑暗之心”這么個中二的名字,開創了某國網文產業的先河,先后獲得了大公司S和大公司T的重用,經過多次內外斗爭,最終帶領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身家突破30億,被譽為“網文之父”。
這是閱文CEO吳文輝的故事,像一部異想天開的網絡小說,里面有不斷變換的身份和一個個開掛似的情節。
北大畢業的碼農,創立玄幻文學協會 吳文輝的演講和采訪有個慣用開頭,“我是做技術出身的”。
從專業和職業經歷看也確實如此。
(吳文輝) 2000年,吳文輝從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畢業,一心想做一個小富即安的程序員。
雖然要認真工作,但本就愛好閱讀的他每天還要花上三、四個小時泡在書堆里,逛著論壇BBS,和各類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做書蟲的樂趣。
2001年11月,由于一時興起,吳文輝和他的書友們開設了一個叫“玄幻文學協會”的互聯網論壇,即起點中文網的原身。
最初6個創始人都有著中二的網名,其中吳文輝叫黑暗之心、商學松叫藏劍江南、林庭鋒叫寶劍鋒、侯慶辰叫意者、羅立叫黑暗左手、鄭紅波叫5號螞蟻,這6兄弟分別居住在哈爾濱、北京、廣州等5個城市,各自都有正式工作,管理論壇純屬業余愛好。
(起點6兄弟) 可能是看了過多的武俠小說,理工科出身的吳文輝和他的書友們有著一股江湖氣,“玄幻文學協會”就像一個江湖里的小門派,在當時的網絡文學圈子里以“團結”為人所知。
相比純粹的商業公司,這個業余團體的成員關系十分感性,他們以熱愛玄幻文學為紐帶,相互追隨,為了“門派”的發展,自愿出錢出力,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玄幻文學協會頁面) 在光大門派的過程里,吳文輝計算機專業背景也派上了用途,在文學網站建設早期,吳文輝這個創始人是團隊的主力程序員。
那時團隊的六個人中有三個人都寫過書,分別管商務合作、市場推廣、內容策劃,沒有寫作經驗的吳文輝就負責編程、技術維護一類的碼農工作。
由于各自身處異地,門派6兄弟的辦公的方式也散發著網絡時代的浪漫氣息:編輯與作者、客戶、協同工作人員乃至他們彼此之間的交流全是在網上進行,完全電子化辦公。
雖然創業初期的六人像模像樣地做了些商業策劃,不過畢竟不以盈利為第一追求,在創業的頭兩年,公司盈利薄弱,所謂的創業幸福感,主要是源于這6人干了自己想干的事。
“找死”的起點中文網創始人,以付費閱讀開啟網文商業化時代 隨著論壇知名度的提升,吳文輝和其他五名創始人開始在2002年合計“光大門派”的計劃,他們以玄幻文學協會為基礎,籌備成立了一個文學性質的個人網站,起點中文網。
并在2002年6月正式推出第一版網站,開始試運行。
最初的起點中文網是一個由網絡讀者和作者結合起來的文學平臺,主營業務以網文內容的搜集、連載和初期的社區運營等為主,商業化考慮較少。
在之后的一年里,互聯網經濟市場動蕩,大型網站提供的免費空間越來越少,像起點這樣欠缺商業化考慮的文學網站開始體驗到了直接的生存壓力。
于是,吳文輝在業界公開提出了一套以“VIP閱讀收費”為核心的商業化設想。
在那個普遍認為網文就應該免費,且多個大型文學網站堅持免費的年代,這套理論遭到了各界的質疑。
一方面,部分傳統文學工作者認為文學是藝術,是公共財產,網文閱讀收費有辱斯文;另一方面,因違反互聯網基礎服務免費、通過增值服務賺錢的慣例,吳文輝的設想被部分互聯網創業者評價為“找死”。
(2002年的起點中文網) 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吳文輝坦言,當時勝算不大,但自己是收費的堅定支持者,因為他的信念來源“很直觀”,這種“直觀”,就來自于自己的工科思維。
技術出身的吳文輝清楚地看到互聯網企業如果不盈利只會不停地消耗下去,而起點不是有長期風投的企業,只靠興趣是不能生存的。
想要生存,就必須獲利,如果說不收費是等死,收費是找死,那還不如主動一點。
2003年10月,起點正式推出第一批VIP電子出版作品,啟動VIP會員計劃。
將會員費以3∶7分成,用30%的收入維持網站生存,同時讓原創作者獲利,以物質激勵保障作品的數量及質量。
實行收費的第一個月,起點中文網總共只有23部VIP作品,但是由于采用全額支付的制度,第一個月就有作者的稿費超過千元。
同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水平在2000元左右,平均房價為4000元每平米。
如今看來,吳文輝所提出VIP付費閱讀模式,為網絡文學行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電子出版支付和內容管理系統,打通了網絡文學的商業邏輯,讓網文平臺和作家同時獲利,開創了網文的商業化時代。
2004年,收費制度實行一年后,“找死”未遂的起點中文網已經擁有注冊會員100萬人,作者團隊達2萬人,月均盈利額超過10萬元。
起點中文網也在世界ALEXA排行上成為了第100名,是國內第一家擠身于世界百強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
雖然公司開始重視盈利,但當時的吳文輝的思路還是感性的,對于那套VIP收費制度,他的感覺是,“就像自己養一個孩子,父母考慮的角度,就是希望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環境,而不是自身的利益。
” 網文圈紅人,拒絕風投加入陳天橋麾下 有人說網絡文學是一個被風險投資錯過的行業,一是因為當時的商業模式不明朗,二是多數做網文的人野心不大,還有,就是網絡文學的長線價值在當時被一些有戰略目的的大公司看好,風投雖然給了自由和空間,但抵不過當時TOM和盛大提出的未來和穩定。
(2002年的起點中文網) ?。愄鞓颍 ?004年中旬,開始盈利的起點迅速累積著流量和名望,前一年還在口誅筆伐之下掙扎的吳文輝搖身一變,成了同行的榜樣,和資本市場眼里的紅人。
VIP收費制度實行數月后,不少風險投資商和TOM、盛大等成熟的互聯網企業開始與起點接洽。
但在吳文輝眼里,起點從創立至今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套現賺錢,而是站在更高更大的平臺上,輻射更多的人。
另一方面,由于2004年的高速發展,初創團隊每天需要處理兩三千萬人次的流量和一兩百人的作者隊伍,資金、資源、運營經驗和平臺,已經成了新的剛需。
于是,起點拒絕了風投,在TOM和盛大之間,吳文輝選擇了那個要“一統天下”的陳天橋,和當時正在迅速擴張的盛大,從之后的結果來看,這次選擇無疑是正確并幸運的。
2004年10月,起點中文網被盛大收購,成為盛大全資子公司。
在之后的兩年里,陳天橋實踐這他的諾言,在2005年向起點追加1000萬元投資,2006年追加1億元投資,并在人力、銷售渠道、社會資源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
2006年,起點中文網的會員達到600多萬,作者超過6萬人,單月稿酬發放突破100萬元,全年盈利近3000萬元。
起點中文網,成了名噪一時的網文行業領頭羊,吳文輝被套上了“網文皇帝”的稱號。
起點中文網CEO,從《鬼吹燈》發現衍生價值 2006年,天下霸唱的《鬼吹燈》迅速躥紅,在點擊量、社區活躍度和用戶消費等多個方面取得了現象級的成績。
與此前的熱門小說不同,這部盜墓題材小說除了正版閱讀、銷售收入之外,還在版權衍生品等方面取得了成績。
除了各語種的版權銷售,小說的漫畫、影視改編、游戲改編、音頻改編等一系列衍生產品的銷量超出了吳文輝的預想。
他開始意識到,一個版權的價值可能不至于小說閱讀和出版本身,只要粉絲體量和質量到達了一定程度,其所衍生的商業鏈是極其復雜和冗長的。
(鬼吹燈) 據起點中文網創始人羅立回憶,雖然起點在《鬼吹燈》的火爆表現中發現了小說在文字閱讀之外的價值,但當時卻沒有產生“IP”的概念和長線開發的設想。
自《鬼吹燈》之后,起點中文網和盛大開始在在線閱讀之外,探索小說的衍生價值,包括游戲、影視、漫畫等衍生品的開發和銷售。
這可能是如今閱文集團商業模式的原始形態之一。
經過多番探索,2006年10月27日,盛大宣布起點日最高瀏覽量已突破1億人次。
將以起點為基礎,收購紅袖添香網、晉江原創網和榕樹下等文學網站,擴充文學業務板塊。
此后,盛大文學在2008年成立,開始了網絡文學沖擊IPO的旅程。
但這段征程卻不像吳文輝第一次“找死”那么順利了。
盛大文學總裁,在IPO和博弈中離場 2008年7月,陳天橋宣布成立盛大文學有限公司,由侯小強出任CEO,吳文輝出任總裁。
就職期間,吳文輝在起點原有的網絡文學作家打造計劃和網絡文學版權多元化計劃的基礎上,提出了網絡文學版權直營+分銷的渠道合作體系,使盛大文學的業務組合更加嚴密和科學,此后兩年,起點中文網作品在各大主要渠道銷售中均保持領先。
(盛大文學) 在短暫的輝煌之后,困難又一次來了。
從2009年開始,部分知名作家開始對盛大文學和起點中文網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百度文庫的興起開始影響到作者和平臺的收益,此后諸如內容涉黃等事件的發生,都使盛大文學和吳文輝的IPO計劃難以展開。
在狀況頻發的準備階段之后,盛大文學在2011年5月,開始進行第一次上市申請,后因中概股丑聞頻發、美國市場大環境遇冷等原因而被迫暫停。
據相關人士傳言,在這次失敗之后,吳文輝所掌控的資源和心態都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起點中文網已經占據盛大文學50%以上的市場份額和70%以上盈利貢獻,而在盛大文學體系中的吳文輝和起點主要成員所占有的權利和貢獻已經不成比例。
另一方面,同年侯小強通過“云中書城”戰略取得起點無線運營權、影視劇衍生運營權和第三方合作運營權使吳文輝心生芥蒂。
起點中文網,或者說吳文輝,已經不再甘心只做為陳天橋打天下的兵勇。
于是,2012年中旬,吳文輝向盛大董事長陳天橋提出了起點MBO(管理者收購)計劃,打算獨立運營,并以此拿回起點中文網的控制權,被陳天橋拒絕。
此后,以吳文輝為首的起點創始團隊實行了第二計劃,在持續與陳天橋談判的同時,以集體辭職來逼宮。
2013年3月6日上午,商學松帶領起點核心團隊20多人集體向盛大文學提交了辭呈,打算以核心團隊為籌碼與陳天橋博弈,贏得MBO的勝利。
但結局不盡人意,2013年3月底,吳文輝辭去盛大文學總裁、起點中文網董事長職務。
而盛大文學官方搶先發布公郵,宣布接受辭呈,并提示希望離職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和競業協議。
由于起點的出走,盛大文學的第二次IPO被迫叫停,吳文輝和陳天橋的文學上市夢都沒做成。
盛大文學開始走入頹勢,吳文輝則與騰訊達成了合作。
騰訊文學CEO,獲取平臺支持和獨立運營的雙重需求 2014年4月,已經成長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的騰訊在UP2014年度發布會上正式對外宣布,騰訊文學將以子公司的形式展開獨立運營,由吳文輝擔任首席執行官,全權負責騰訊文學的管理和運營工作。
(騰訊文學) 成為騰訊文學CEO的吳文輝獲得了平臺支持和獨立運營的雙重需要,并開始以其在網文圈的名望和個人關系拉攏知名作者。
童年6月起,包括貓膩等原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帶著各自的作品和粉絲轉會到了騰訊文學,吳文輝的大旗又立起來了。
與此同時,盛大宣布轉型為互聯網創新的投資控股公司,并在其瘦身期中大肆拋售股份,精簡業務,其中文學業務的合作方即是騰訊。
2015年3月,盛大文學宣布以5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騰訊,將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更名為“閱文集團”,由那個做過盛大文學總裁,和騰訊文學CEO的吳文輝擔任CEO。
(閱文集團) 此后,吳文輝再一次做上了他所擅長和熱愛的事,自2015年3月起,閱文集團開始將旗下創世中文網、起點中文網等網絡原創與閱讀品牌,騰訊文學圖書頻道、榕樹下等圖書出版及數字發行品牌,由天方聽書、懶人聽書等構成的音頻聽書品牌,以及承載內容和服務的領先移動APPQQ閱讀進行整合,推出“全民閱讀”目標。
在內容上投入上億資金,增加網絡文學以外的作品,搭建正版內容基地。
在平臺方面推進產品全移動化打造“全渠道閱讀平臺”。
此后又在2015年6月公布了IP合作的具體形式、標準,將以IP為核心,主打泛娛樂內容市場的戰略公之于眾,先后嘗試了IP定制、孵化、影游聯動、書游聯動等模式和業務。
到2016年12月31日,閱文集團已有530名簽約作家,文學作品儲備達840萬部,平臺用戶數達1.75億人。
這條網文大鱷終于做好了上市的準備。
閱文集團CEO,赴港獨立上市終成網文大亨 2017年7月,閱文集團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招股書,計劃發售15%股份并于港股主板獨立上市。
目前,閱文已經通過上市聆訊,據聆訊后資料集顯示,閱文集團2017上半年凈利潤2.13億元,比去年全年凈利潤還要高出600%;營收同比去年上年邊增長93%,達到19.24億元。
截至11月8日上午,閱文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價從開盤90港元每股一路飆升到107港元每股,公司市值突破97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30億元。
招股書顯示,吳文輝通過Grand Profits Worldwide持有閱文3.71%股權,按照預估的市值來計算,閱文上市之后,吳文輝這個愛好閱讀的程序員的身價將超過30億元,而他的故事還沒有完,最終的結局可能會比大多數網文還要精彩一些。
下一篇:華人首富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掙出來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屆胡潤榜:阿里系富豪、屬兔的老王霸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