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據香港《星島日報》獨家報道,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鄭裕彤先生于昨晚病逝,終年91歲。
鄭裕彤人稱“彤叔”,為新世界發展創辦人。
鄭裕彤于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輟學到澳門其未來岳父周至元的周大福珠寶金行工作,他于1943年與周翠英結婚,并在1956年繼承了周大福。
周大福首創四條九足金,1964年又在南非購入一間擁有De Beers鉆石石胚牌照的公司,入口鉆石到香港。
1950年代,鄭裕彤先后在香港跑馬地興建藍塘別墅及銅鑼灣興建香港大廈。
鄭裕彤在1968年起購買不少地產物業,1970年,鄭裕彤與楊志云及冼為堅等珠寶同業合作,成立新世界發展,由鄭裕彤擁有57%股權。
1971年,新世界發展以1.3億港元從太古洋行手中購入九龍尖沙咀“藍煙囪”舊址,并于1972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鄭裕彤于2012年2月尾宣布退任新世界發展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位,由兒子鄭家純接任。
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鄭裕彤以150億美元的財富,排行第三。
常人窮盡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對他來講不過僅僅是個開始:36 歲,畢業于哈佛,坐擁財富,多才多藝,家世顯赫……作為香港新世界家族第三代、周大福家族第四代傳人的鄭志剛,擁有著成為焦點的一切。
低調的豪門李嘉誠、李兆基、郭炳湘、鄭裕彤家族,被稱為香港四大家族。
香港人稱“鯊膽彤” 的鄭裕彤,正是創立了周大福珠寶和新世界集團的傳奇人物。
在其他幾家或者為分家困擾(郭炳湘被弟弟郭炳江、郭炳聯逐出董事會),或者仍處于布局階段時,鄭裕彤的新世界已經完成了新舊過渡。
2012年2月29日,新世界董事會重組:鄭裕彤卸去董事會主席職務,由其長子鄭家純接替,而鄭家純原任的董事總經理一職,轉由兩人分擔,名為“聯席總經理”,這是在集團從未出現過的職位。
其中一人是鄭家純長子鄭志剛。
這也意味著,1980年出生的鄭志剛成為香港藍籌企業最年輕的CEO。
從鄭志剛的成長軌跡來看,這是一個典型乖孩子的模板。
世家三代往往是被當做貴族來培養的。
鄭志剛自幼13 歲便獨自在美國生活和學習。
現在回憶起來,那段自由、純凈的快樂時光仍會暈上臉龐,“學校在郊區,夏天很漂亮,沒有一點城市的喧囂,回憶起來非常溫暖。
每當功課獲得好成績時,就真的好有成就感”。
4年后他考入哈佛大學,但讓人意外的是,他選擇的專業并非與商業有關,而是東亞文學。
“我相信人文、歷史及所有涉及人生觀的東西,需要在年輕時系統學習,這是做事的基礎。
”相反,他認為資本運作與企業管理等知識,可以在實踐中學習,難度不大。
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為了更好地學習東亞文學,大學畢業后,鄭志剛又去了日本,在斯坦福大學京都研究中心度過了一年,學習文化藝術,“我感覺我要多了解這個世界。
”在那里他學了日語,還寫過論文闡釋莊子和蘇格拉底的哲學相似之處。
鄭志剛說,他住的地方每天都能聽到一家寺廟悠揚的鐘聲,那種寧靜致遠的聲音后來經?;厥幵谒男念^。
雖然母親管教極嚴,但這段時間他仍有空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繪畫、歌劇、游泳、滑水等體育運動。
哈佛畢業后,鄭志剛并沒有回歸家族生意。
他曾供職高盛、瑞銀做上市、融資工作。
在這些跨國投行內,他在資本運作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充實,他把這一階段定義為技能的學習,“就像在大海里游泳,鯊魚可能隨時在你身邊,你需要具備生存的本能和技巧”。
在瑞銀和高盛工作的3年之中,他輾轉紐約、日本和香港工作。
然而,也是那段時期前后,新世界遭遇低谷。
2003年6月,新世界發展被剔出恒生指數,直到兩年后走出困境,才被重新納入。
盡管如此,那時父輩不會向他太多提起家族生意,他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父親沒有給我建議,他沒有說希望我先回來,可能那時候太年輕了。
我要非常感謝我的長輩們給我很多自由,去思考和探索。
”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厚積薄發創辦K112006年,鄭志剛主動選擇回歸新世界,但他并沒有留在父親身邊,他看到了一個新的平臺:新世界中國地產位于北京的管理中心要進行改革。
他去了北京。
那有一個400人的團隊,他擔任決策者副手的角色,“負責獻計獻策”。
那時,沒有太多人會注意到鄭志剛的存在。
他在北京待了一年,而這段經歷也被日后大多數的媒體報道所忽略。
對于公眾而言,鄭志剛為新世界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是領導了新世界百貨上市路演。
2007年,新世界百貨準備IPO。
鄭志剛主動請纓,回港加入。
這個工作對他來說并不陌生,他在投行里處理的正是此類事務,“我此前幾年間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正好得以發揮。
”2007年7月,新世界百貨在港交所掛牌。
無疑,上市對于新世界百貨的成長,是一個很好的鋪墊,鄭志剛交出了一張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與通常家族財富傳人繼承守業的思路不同,鄭志剛雖然信奉家族的價值觀和傳統,但并不完全認同這個“守”字,“家族企業需要的是創業者,而不是所謂的接班人。
如果沒有創新的概念、家族也就沒有辦法延續,又有什么可守呢?”如果說路演只是在家族固有版圖之中一次替父出征,創立K11藝術購物中心可謂是鄭志剛真正的創業。
從瑞銀回到新世界集團任職3年以后,30歲的鄭志剛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藝術購物中心——香港尖沙咀K11藝術購物中心——K意味著Kingdom(疆土),11則是K在字母表里的排位。
除了很多第一次登陸香港的品牌商戶之外,香港K11還展示著13組價值上千萬港元的藝術品。
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K11在開業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并且收入比整改前翻了3倍。
根據2015年的財務報表,香港K11的出租率接近100%,每月平均客流量超過130萬人次。
在香港K11取得成功后,鄭志剛開始布局內地。
2013年6月,上海K11正式開張,并一次又一次地引發了上海熱潮。
2014年3月,上海K11舉辦了莫奈畫展,為期3個月的展覽展出了52件印象派大師的作品,觀展總人數達到35萬人次。
其收入不僅包括門票,還包括近800種與展覽相關的衍生產品,展覽期間商場的營業額也增長了20%以上。
嘗到了甜頭的上海K11,在2015年又推出了“跨界大師·鬼才達利”展覽,又一次吸引到近20萬觀眾。
根據統計,上海K11藝術購物中心平均每月的客流量超過100萬人次。
為了更好地讓藝術推廣和商業模式相結合,2010年,鄭志剛創辦了K11藝術基金會,通過K11購物中心的盈利來支持基金會運作,通過基金會運作各種展覽,再吸引購物中心的客流。
無論如何解讀做藝術購物中心的初衷,事實上藝術與商業并不矛盾。
幾年來,K11發展了1.8萬VIP會員,每月客流量穩定在100萬人次以上。
鄭志剛的K11版圖還在不斷擴大,他計劃在2018年前,做成19個項目。
奮斗在青聯在2015年7月舉行的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上,鄭志剛當選為全國青聯副主席。
同年12月,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進會成立,鄭志剛與同是香港名門之后的施榮忻一起擔任協進會聯席主席。
出身香港四大家族,坐擁周大福、新世界,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的藝術王國仇鴻(中)贈送題詞暨牌匾予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進會,由鄭志剛(左)、施榮忻(右)接受作為全國青聯副主席,鄭志剛接觸過很多青聯委員。
在他看來,每位委員成功的過程就是每個人的奮斗史,而“奮斗”二字就是所有青聯委員的共有標簽。
鄭志剛認為一個好的青年組織有責任凝聚并保持青年人奮斗的熱情,青聯要充分發揮作用,用奮斗的精神影響他人,讓更多青年人感受到奮斗的信心。
這些年,鄭志剛盡自己所能為更多青年搭建交流和走出去的平臺,他于2007年創辦了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中華青年精英基金會。
成立至今,基金會通過形式多樣的青少年活動,為在差異性文化背景下成長的青少年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
在此過程中,基金會與青少年建立了新型伙伴關系,陪伴青少年成長,共同迎接未來奮斗可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
他倡導的“共創新世界”暑期實習團活動自2007年至今,每年為香港大學生提供300個北京、上海及大連各政府及大企業機構的實習名額,有助他們了解內地職場及親身感受當地文化,開拓視野,豐富閱歷,提升競爭力。
至今,已有超過2000名參與實習團的學生滿載而歸,透過親身體驗擴闊眼界,為將來投身職場作好準備。
鄭志剛希望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為青年人搭建了解世界的平臺,讓他們更加清晰未來奮斗的目標在哪里。
“因為奮斗不會是容易的,肯定有一些挑戰和艱難,但是大家互相感召就會感到,奮斗不是孤單的,每個青年都是在互動和相互鼓勵中一起奮斗的。
”鄭志剛說,他希望青通過青聯平臺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奮斗、一同奮斗。
下一篇:亞洲首富易主,這個超越馬云的富二代比王思聰更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最漂亮的80后女富豪 如今身價43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