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毛阿敏 21世紀網 資產管理規模從700億到如今的1700多億,短短3年時間,中融信托迅速崛起。
從工商注冊資料來看,目前中融信托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經緯紡機(36.6%)、中植企業集團(32.22%)、哈爾濱投資集團(23.36%)。
成立于1995年的經緯紡機控股股東為中國恒天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
2010年,經緯紡機成功控股中融后,中融信托連續兩年的年報均明確表示,經緯紡機是公司的最終實際控制人。
中融信托甚至在年報中鄭重明確“公司由民營企業控股轉變為由國有企業控股”。
去民營化的跡象十分明顯。
但是,從公開信息我們又可以看見,目前中融信托的主事者,董事長劉洋、監事長高興山、總裁范韜、副總裁劉偉器均來自民營企業中植集團。
而且,我們談中融信托時,總免不了討論他們:現年37歲年輕有為的董事長劉洋,是二股東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植坤的外甥;解植坤的夫人,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毛阿敏。
資料圖:著名歌唱家 毛阿敏 毛阿敏與解植坤相識于2002年4月的一次工商界舉行的酒會上,毛阿敏作為特邀嘉賓出席。
2003年,倆人結為夫妻,并育有一子一女,婚后生活和美。
如今相夫教子的毛阿敏亦不時介紹明星過來買信托產品…… 在跑馬圈地的瘋狂歲月里,中融信托始終保持著高度市場化運作的民營氣質,一切以賺錢為目標,凈利潤由2008年1.22億元飆升至2011年的10.48億元,3年增長7.6倍。
迷一樣的中融信托!一如其官網的黑色基調,低調而神秘,野蠻而又充滿力量。
跑馬圈地的瘋狂 中融信托前身為哈爾濱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于1987年。
2002年,中植集團介入重組后更名為中融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
2007年根據銀監要求,獲發新的金融許可證,變更為目前的“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
此后,中融信托經過多次股權轉讓,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中植集團主導著中融信托的發展,中植集團的持股比例一度高達67.69%。
中植集團創建于1995年4月,主要從事金融、投資、礦業能源三大產業。
目前集團資產達191.6億元。
一位熟悉中融的信托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網表示,從股權結構上看,中融現在算是央企背景,不過,經緯紡機控股后,并沒有參與到中融的日常經營中,只能算是財務投資。
再者,中融的高管亦未發生改變,中融這兩年仍然保持著當初激進的民營風格。
而正是這種背景,中融信托不用受約束,反而敢做敢沖。
中融信托的發跡,亦與整個市場環境有關。
2008年起,中國“保增長、拉內需、調結構”,4萬億經濟計劃的刺激,再加上股市的持續低迷,使得各路人馬紛紛涌向信托,間接促成了信托業的大發展。
借助宏觀調控的力量,一切以賺錢為目標的中融信托飛速發展。
從2008 年至2011年,中融信托的資產管理規模從708 億元、1323 億元、 1799 億元到1783億元,居同行業前列,讓人艷羨。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信托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顯示,中融信托的綜合實力由2007年的16名躍升至如今的第5名。
“業務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標均排在前列。
某不愿具名的信托觀察人士則表示,中融信托瘋狂擴張的背后,是其激進的銷售策略。
2009年,中融信托新增了四個財富管理中心,大大提高了其自身項目發行和產品營銷能力。
到了2010年,中融信托把第一財富管理中心整體轉制成為第三方理財機構——恒天財富。
其余的財富管理中心則重組為北方區、華東區和西南區營銷中心。
進入2011年,看好第三方理財市場的中植集團并沒有停下組建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步伐,再落三子。
目前,中植集團直接和間接控股的第三方機構已有恒天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新湖財富四家,再加上中融信托三個財富管理中心,“中融系”信托產品的發行能力已經超過諾亞。
信托公司對“中融系”又愛又恨,恨它收費太高,愛它速度確實快。
激進的銷售策略,直接帶動了中融信托的業績:凈利潤由2008年的1.22億元,2009年的3.24億元到2010年的6.95億元,幾乎每年翻番。
2011年,中融信托首先實現稅后凈利超10億元,同比增長51.55%,在64家可供統計的信托公司中位居第五。
今年上半年,中融信托已經錄得6.72億元的稅后利潤,全年超過2011年的水平并不是難事。
在跑馬圈地的瘋狂歲月里,也成就了中融人。
“2009年、2010年的時候,項目非常好做,基本上坐著就能收錢。
”一位中融內部人士如此戲說。
2010年,中融信托的人均凈利潤高達131.86萬元。
中植的生意經 其實,無論對于經緯紡機還是中植集團來說,中融信托都是一枚賺錢的棋子。
上市公司經緯紡機2009年本為虧損,但在2010年成功控股中融信托后,經緯紡機隨即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2010年、2011年,中融信托分別為經緯紡機貢獻了1.38億和3.85億元的凈利潤,分別占到經緯紡機當年凈利潤的56.59%和78.53%。
而中植集團亦多次利用中融信托給自己旗下的典當行進行輸血,如“匯信1號”、“匯信2號”和“匯信4號”等。
不過,現在這枚棋子似乎倦了。
2010年年報,中融信托如是說:凈資本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司業務的發展。
為完成凈資本管理達標工作,擬通過分階段增加注冊資本的方式提高公司的凈資本,同時努力調整資產結構,合理配置風險資本。
2011年年報顯示,中融信托的資產管理規模結束了飆升的勢頭,為1783.8億元,較2010年下降1.97%。
在64家可供統計的信托公司中,由2010年的第3名降至第10名。
難道,這匹來自北方的狼,真的倦了? 前瞻產業研究院信托行業分析師劉吉偉表示,民營信托公司的優勢主要還是在于其自身雄厚的實力以及股東資源。
但是民營信托較央企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信托企業,在政策資源上略顯不足。
前述熟悉中融的信托業內人士則指出,中植集團在2010年出讓股權是有玄機的。
純民資的信托公司很難做大,引入經緯紡機這樣的國字號股東不但可以幫助中融做大業務,而且另一方面亦可以改善中融信托的凈資本這個老大難問題。
受公司制度《凈資本達標規劃》的影響,中融信托的信托業務一度受到被逼放緩。
昔日的奔跑的狼亦逐漸放慢了擴張的步伐。
為完成凈資本管理達標工作,中融管理層多次游說第一大股東經緯紡機增資補充資本金。
今年上半年,經緯紡機公告擬推出募資不超過9.37元的A股市場非公開發行計劃,其中約7.64億將用于向中融信托增資補充凈資本。
不過,由于股票市場一直不佳,經緯紡機的增資計劃到目前還沒有成行。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就目前經緯紡機和中植集團的持股比例來看,兩者差距不大。
中融信托近兩年一直把大部分的可供分配利潤用于轉增資本,經緯紡機并未能從中獲得現金分紅,主營業務不見喜色的經緯紡機一旦跟不上中融信托的增資節奏,經緯紡機占有的股權比例就會被稀釋,甚至失去第一大股東的身份。
由此可見,中植集團要想奪回第一大股東的身份,并不是難事。
只是,中植集團自有他的生意經。
下一篇:報告稱80后富豪一半來自普通高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身家幾何?揭秘王石的“兩張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