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是一個最適合創業的年代,這也是一個最不適合創業的年代。
一方面,全國都在響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政府側、企業側的各項支持與政策層出不起,可謂是創業者的“黃金年代”。
老百姓談起創業來,個個慷慨激昂。
另一方面,談論創業的人越來越多,而實際創業的人越來越少。
互聯網更加普及了,但創業門檻也更高了;孵化器多了,但創業者不夠用了;天使資金多了,但出手的也少了。
一部分創業的人,重新回到了就業的崗位上。
為什么在創業的黃金年代,反而創業者會越來越少?就業者越來越多? 珍愛生命,逃離創業 對于創業公司而言,突然死亡是一種偶然,損害健康則是一種必然。
一個連續經歷幾家創業公司的朋友說,創業公司的代名詞是996,否則就不典型。
996,指的是9點上班、9點下班、工作6天。
除此之外,還需要做好回家處理工作、突發情況加班的準備。
創業公司要活下來,就需要速度,就需要熬夜、加班,犧牲健康。
另外一個朋友更甚,他從大公司跳槽到創業公司,從一介員工成了聯合創始人,工資翻了幾翻還有股票期權。
但他只堅持了不到一年,就回到原公司。
他所在的創業公司,因投資對賭協議而背負巨大壓力,英俊瀟灑彬彬有禮的CEO開始跳著腳罵人,壓力巨大而酗酒打老婆鬧離婚,昔日兄弟走光只剩光桿司令。
朋友說,這樣的創業公司,你是選擇留下還是選擇離開? 選擇留下意味著傷害身體與心理健康,選擇逃離則選擇了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來自智聯招聘&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GDP保持6.7穩步增長,就業形勢好轉,其中最受歡迎的仍舊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另外一方面,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用工需求同比增長速度僅為20%。
其中IT服務、網絡游戲、房地產/建筑、醫藥/生物工程、耐用消費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這組數據說明什么?互聯網仍舊是創業熱土,就業形勢自然一片良好。
而另一方面,優秀的創業公司與創業者們正在加速逃離北上廣深,選擇偏安一隅,或選擇大公司就業,選擇一種更為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
天生自由,新式創業 “有些鳥注定不會被關在籠子里,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 就像《肖申克救贖》里描述的那樣,有些年輕人天生熱愛自由,他們把創業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同事2016年剛畢業的弟弟要尋求實習機會,坦言為求學經驗、積人脈,待遇無所謂——最終,他是要經營自己的公司的。
一番交談下來才得知,人家在學校里,已經組織了一個樂團,出了一組唱片,當過雜志模特,此外還開了一家電商公司,盈利不多,但足以承擔自己的大學學費、生活費,以及養活公司、養活樂隊。
臨近畢業,他也慌張。
他慌張的不是就業,而是如何更好的創業。
以前玩樂隊、開公司都是小打小鬧。
現在畢業了,就要學習如何經營一家靠譜的公司。
他希望一邊在大公司實習,一邊經營自己的公司。
他要“偷師”。
另外一個90后朋友,三流大學畢業,但頭腦靈光的要命。
大學期間經營微博、微信公眾號,就有了幾十萬粉絲,收入不菲;畢業后就拉同學研發智能硬件,還上了眾籌平臺;現在又搗鼓起直播來。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以共享經濟、VR、AR、直播平臺等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經濟在中國迅速發展,成為拉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第三季度IT互聯網的用工需求同比增加45%,持續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互聯網就業的分化也比較嚴重,其中互聯網/電子商務和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就業形勢最好,用工需求分別同比增加55%和49%,而網絡游戲和IT服務行業的用工需求增幅僅為16%和3%。
新一代的90后創業者們正在快速崛起,他們熱衷互聯網上的新事物、新機會,而非傳統的網游與IT服務。
90后的創業者們不像70后、80后那么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厚積薄發,他們更懂得把握機會。
創業對他們來說,一是自由,二是好玩,三是的確能快速的賺錢。
當然,無論對哪一代中國創業者而言,第三點都最為重要。
就業創業,界限模糊 之前的文章寫到過,BAT出來的一枚精英,創業后又成了就業。
因為不堪壓力以及小孩讀書教育問題,他從BAT離開回到老家山東創業。
最困難的日子已經度過,公司不好不壞。
從大公司就業到回家鄉創業,總收入變化不大,敲代碼的工作性質也變化不大,只是換了一個城市。
當然他很滿意自己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總比在北京時加班到三四點、孩子上個小學幼兒園就要交個幾十萬強。
另外一名80后精英,已經創業十年。
創業方向換了幾次,錢掙得不少,但沒買房、沒換車,與員工們一起住在出租房里。
對他而言,創業和就業沒有太大分別。
他最看重的,是培養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能征善戰,無往而不利。
他坦言,并不介意誰做CEO。
在一些中大型公司,他也能實現同樣的目標。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超過一線城市而不斷攀升。
其中,微型企業(企業規模20人以下)的就業景氣指數最高,為3.11,大型企業(企業規模10000人以上)的就業景氣指數為1.42,中型企業(企業規模500-9999人)和小型企業(企業規模20-499人)競爭相對激烈,就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01和0.84。
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新一線城市生活,更多的人會模糊創業與就業的界限,而尋求一種平衡。
結語 老一輩的創業者,要么功成名就,成了企業家,要么就只能死守在企業里一輩子,求穩之心戰勝了騷動的心。
新一輩的創業者,還未成長起來,他們懷疑著、好奇著、觀察著,等待新的市場機會,等待從心理上和資本上做好準備之后,再投入創業。
對于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說,無所謂創業與就業。
基于這3個原因,當下的創業者是越來越少了。
這是一件好事。
有人天生驕傲,就驕傲的創業;有人忠誠可靠,那就驕傲的就業。
這個世界需要很少的將軍,需要很多的士兵。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想當士兵的將軍,漫山遍野都是將軍,那不異于一場災難。
下一篇:跨界創業三年,汪峰的耳機現在怎么樣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周鴻祎:優秀的CEO往往都是一流的產品經理,要能做到沒心沒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