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網絡上流行著各種神奇的創業故事激勵人心,聚美優品CEO陳歐就是極其優秀的“青年榜樣”。
據悉,他曾親自出鏡為公司拍攝的“我為自己代言”系列廣告大片引起80后、90后強烈共鳴,還在新浪微博掀起“陳歐體”模仿熱潮。
但是日前,有消息曝出了他神奇創業故事背后的謊言。
知情人士自稱是做VC的,與陳歐有過交集。
“C公子托人找到的我時候他準備創業,中間人面子比較大,所以大家便一起聊了聊……我對他的項目真的挺有興趣。
所以我就對C公子的背景,尤其是他講的那些事情,做了些調查,結果這一查,意料之外的故事出來了。
”比如陳歐所說的第一次創業——新加坡的Garena公司中,根本沒有C公子的任何信息;比如陳歐從未提及Garena公司創始人Forrest等等。
而除了陳歐,那些神奇創業故事的背后還存在著什么樣的謊言?九哥帶你一起看看。
1、我們的預測是保守的估計。
創業者的估計從來都不是保守的。
要是保守的話,那應該是0美元。
業內人士稱,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創業者達到她保守的估計。
通常,創業者根本不知道今后的銷售額會是多少。
所以他們就這么猜:“我說少了吧,投資者不會感興趣;我說多了吧,他們會覺得我神經不正常。
”2、我們的市場總額到2010年會達到500億美元。
不管是什么行業的創業者,他們的PowerPoint里都有幾頁聲稱自己的市場總額會有百億美元。
風險投資者從來不相信這些預測,因為今天他已經聽過5個這樣的預測了。
3、某大公司下周就要和我們簽購貨合同了。
創業者不知從哪個講座上聽說“公司已經有銷售很重要”,通常都會編出這么一條來。
搞笑的是,到了下周,下下周,合同還是沒簽。
然后就是各種借口:該公司的決策者被解聘了,CEO被炒魷魚了,發生自然災害了等等。
投資者當然不會因為一個謊言就投資,除非銷售已經真的發生。
4、我們只要拿到投資,某重量級的人士就會加入我們公司。
往往,當VC給這個重量級的微軟、甲骨文、升陽的副總打電話證實,回答如下:“誰告訴你的?對,我是在丘吉爾俱樂部(著名的有關創業的非營利組織)跟他聊過幾句。
但我絕對沒說過我會放棄我在Adobe的25萬年薪加入他的公司。
” 重量級人士是有可能加入小公司,但請讓他們親自給VC打電話來確證這一點。
5、沒人在嘗試我們正在做的事。
這是最扯淡的一個謊言,因為從這條得出的結論無外乎兩點:1、因為根本沒有市場,所以沒有別人做;2、你實在太不入流了,連用Google查找競爭對手都不會。
不用說,以上哪個結論都不會有助于創業者拿到投資。
因為,通常如果你有一個好主意,那你會有5個競爭對手;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好的主意,那你會有15個競爭對手。
6、沒人能做到我們做到的事。
這比上一條還糟糕。
第一個公司開始做一件事后90天內,就會有10家公司雨后春筍般做同樣的事。
世界之大,能人之多,創業者認為他能在知識上取得壟斷只能是自欺欺人。
九當創業者對VC這樣說時,VC恐怕已經聽說另一個公司在做同樣的事了。
7、趕快,別的VC也對我們感興趣了。
是的,那些絕對牛X的公司,投資者之間是有競爭的,創業者可以用這種方式逼著VC趕快做決策。
但對于絕大多數創業者,如果你不是稀缺資源,這招就不靈。
8、我們的管理團隊有可證實的成功經歷。
公司的創始人曾經在摩根斯坦利做過一個夏天的實習生?在麥肯錫干過2年?在VC眼里,真正可信的是那些曾經成功為投資者產生億萬回報的創業者。
下一篇:創業簡單?簡單你妹!有可能死了都沒人知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們 像1979年那樣去創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