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創新創業成為了當下的時代風潮。
2015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創業,然而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次創業浪潮,早在36年前,第一次創業浪潮在深圳蛇口悄悄萌芽,這里孕育了諸多像任正非、馬明哲、張思民、王石等一批商業領袖。
1979年,招商局第29代掌門人袁庚在企業管理干部培訓大會上說:不改革者不入此門! 他以堅定不移的改革精神,主持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的建設工作。
僅僅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成為中 國改革開放的“試管”。
這一年,為了提升建設工人的積極性,袁庚決定給給工人們發獎金—— 每超額運一車泥土,獎勵4分錢。
這一獎金制度很快遇到了“意識形態”的阻力。
袁庚也被輿論冠以“要錢要命的資本家”的罵名。
是的,這就是1979年中國第一代創業者面臨的創業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下,新中國第一代創業者,開始了他們篳路藍縷的奮斗征程。
深圳蛇口工業區,也成為中國第一代創業者的搖籃。
當今天的創業者在講述創業故事、憶苦思甜時,改革開放第一代創業者就笑了。
43歲的任正非剛剛與幾個朋友湊了2.1萬元,在蛇口一間破舊廠房里,創立了華為公司,代銷從香港進口的HAX模擬程控交換機。
30出頭的王石,剛剛從部隊轉業,來到深圳經營飼料生意。
第一年,方便面吃到吐。
自己親自上陣裝卸150斤重的玉米包,來來回回十幾趟。
中國“商界四馬”之一的馬明哲,負責管理初創的平安保險時,只有13位員工,在大多數國人還不知“保險”為何物的時代,業務從零開始。
平安員工走街串戶,頂風冒雨四處展業。
海王集團創始人張思民,以僅有的3000元積蓄,在蛇口的3間民房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生產從牡蠣中提煉的海洋生物保健產品。
…… 1979年深圳蛇口的這一聲炮響,掀起了中國第一波“萬眾創業”潮。
從蛇口這彈丸之地,走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現代企業。
而今天的“萬眾創業”,與當年相比,又有著怎樣的異同? 作為創業者,還可以從當年的“蛇口精神”中,學習到什么? 今天的創業者說,我得把自己包裝一下,去投資圈混個臉熟先;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我得把身份卸下,把正經鐵飯碗砸了,去從最基層做起。
今天的創業者說,創業風險太大,我要拿風險投資人的錢;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創業風險太大,我賭上身家性命。
今天的創業者說,我真倒霉,項目沒有拿到國家政策扶持;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我真幸運,項目沒有被國家政策禁止。
今天的創業者說,做失敗了,就去XX商學院休息兩天,在去看看國外有啥產品可以抄一份再做一份BP;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做失敗了,就去角落狠抽幾根煙,把爛攤子再收拾收拾,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
今天的創業者說,膽子再大一點,吹牛逼不用上稅;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膽子再大一點,創造更高的稅收。
今天的創業者說,我需要一個漂亮的 PPT,去打動投資人; 1979年的創業者會說,我需要在門口貼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我們當然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創業法則。
無需因循守舊,更不能削足適履。
只是,面對當年“提著自己的腦袋創業”的前輩,今天“提著別人的錢袋創業”的創業者,應該有更從容、更負責的創業觀。
三十多年風雨過去,華為業務已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第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名列世界500強; 中國平安已擁有保險、銀行、投資各大業務系列全方位的金融牌照,管理資產已逼近4萬億元。
而主持蛇口開發區建設、當年賬面只有一個億資金的招商局集團,如今已成為管理資產突破六萬億的巨無霸企業航母。
而作為中國“改革試管”的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在今年亦將迎來重大的蝶變。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經坐實招商蛇口上市的傳聞的消息,預計12月底將在深交所掛牌重組上市。
為了致敬1979改革開放,證交所更是特批001979作為招商蛇口股票代碼。
提前泄露的上市海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多年以后的今天,人們把當年的這些故事當做笑談。
在今天的創業環境下,一切都那么的理所當然。
因為我們正經歷最好的時代。
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身邊的創業,才充滿了如此之多的浮躁。
而同樣正因如此,招商蛇口以及它所代表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創業精神,才更加的彌足珍貴。
下一篇:認真你就輸了!創業故事背后的那些謊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的掙扎——致所有偉大的創業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