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其實我是很討厭什么創業、融資之類的話題的,至于說誰創業了,誰融資了,我也不覺得有什么了不起。
第一個只不過是選擇自己做事情,第二個只不過是拿到了別人的錢。
前者只要生活可以自理都能做到,后者背負著別人的信任并不是什么輕松的事情。
而且重點是,融資不是給你的,是讓你賺更多的錢回去的。
對于很多愚蠢的投機分子來說貌似屬于投機成功,一步登天,而對于我這樣的利潤和現金的愛好者來說,無異于給自己套上枷鎖。
我一直不建議美化創業,或者創業者,認為創業是了不起的事情,創業失敗是悲壯的事情。
99%的人創業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打工,同樣這批人里面大概99%的人會創業失敗,是因為對自己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這種因為愚蠢和不自知帶來的失敗根本談不上悲壯,就好像你不會游泳還跑去游泳橫渡大西洋結果被淹死了那叫活該。
當然,創業最大的致命傷則在于,你就代表了你公司的最高水平,假如你在一個大公司連高管或者骨干都混不到,你就知道這個創業公司到底能做出多大的價值了。
如果創業花的還是你媽的錢,那就真是造孽了。
覺得打工不好的,大部分出于兩種非常小農的意識,一種是給別人干,讓老板占了便宜,賺的不都是自己的。
一種是給別人干,又不能財務自由,不妨出來搏一把。
如果放到古代,基本都是落草的局面了,好在現代社會機會比較多,可選擇的空間也大。
其實,就你創造的那點價值,其實大部分都是坑了老板的,但我從沒聽人說,我真是太無能了,愧對了老板的工資,應該99%的人都覺得自己拿的太少了。
打工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雖然打工的人很多,但我覺得大部分其實只是在用時間換錢的層面,談不上什么追求卓越之類。
就好像做飯,你就是做熟能吃而已,雖然也叫做飯,但肯定算不上一個職業。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說很多人不職業的原因。
打工面臨的問題是很多的,有限的資源、更多的業績要求、復雜的人際關系、拖后腿的同事以及昏庸的上級,如果能在這重重阻礙之中殺出一條血路,其實也是真正的英雄,怕就怕老子不干了,創業去這種英豪。
反正之前我說我不干了的時候,99%的人問我都是你要創業么?我就很納悶的說難道就不能歇著么。
打工本來就是一種創業,而目前來看,大部分成功的創業者在打工的時候也都是一把好手,這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只有打過那么大的工,才有可能做那么大的事情。
天才創業者一下就成功的萬中無一,創了若干次失敗的倒是很多,現在這些人也在創業美化大潮中,給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么連續創業者。
。
。
。
。
。
就好像之前的天使投資人現在都改稱自己是自媒體一樣。
打工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還是平臺,很多平臺可能是你做一輩子公司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在這樣的大平臺上你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更多的成功原因和失敗,更多的人性斗爭和無奈,這些東西都不是你靠想象或者看公關文章可以學到的,只有你做了才知道的。
如果你不知道,又有幸做的還不錯,那么這些彎路大部分你都要重走一遍。
我一直說,賺不到錢的公司死掉死不足惜,可惜的是那些賺到錢的,有用戶的公司,因為股份分配的問題,合伙人分崩離析或者因為步子邁得太大,產品服務跟不上脫節完蛋的以及人太多管不過來內亂的,就非常可惜了。
如果他之前在同樣的公司看到過類似的情形,可能這些就都不會阻礙他的進步了,不過打工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不要搶了老板的風頭和功勞,不然難免會被發配去硅谷學習。
老外年輕人創業一個是環境,一個是文化,還有一個就是有人帶,在中國這種合伙開飯店做大了就要拆出去自己再開一家一樣的文化下,想復制美國那種創業的氛圍和成功,是不太可能的。
就算有點可能了,也會被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們聯手絞殺在搖籃之中。
不過可能因為之前絞殺的太多,沒人給大佬們鼓掌了,所以最近收購也多起來了。
所以,打工是駕馭的事情,創業是尋找和創造的事情,前者的專業度要求更高,后者的闖蕩精神要求更高。
總體上說來,有專業度加闖蕩精神的成功率才是最高的,只有后面就是匹夫之勇了。
當然,如果你已經創業了,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就獨立成人了,多跟一些高段位的人學習,提升自己的眼界高度格局什么的是第一位的,也會讓你走的更遠。
下一篇:想創業?別等了!二十幾歲正是最好的時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之路九死一生,闖出來的都是人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