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餐飲O2O創業有常見的三條誤區:誤區一:無店鋪外賣投入相對更低更容易起步;誤區二:剛需的巨大市場自己就一定能分到一杯羹;誤區三:互聯網營銷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實踐過后才發現純外賣模式中的巨大隱形成本“宣傳和配送”是不能承受之重,而且昨晚的問題收集中圍繞在“宣傳和配送”上的問題是最多的,可見這兩塊確實是餐飲O2O項目中的難啃的骨頭。
現在再來說說經常被問及的一些典型問題,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將此稱之為“虛妄”,是美好的幻想,是容易迷失自己初心的假象,是每個創業者都會想去踏足的海市蜃樓。
餐飲O2O項目中的第一大虛妄:我想利用微信搭建一個區域點餐平臺,將周邊的全部快餐店邀請入駐平臺,給用戶提供一站式的點餐平臺,盈利模式根商家提成,后期平臺粉絲多了還能賺廣告費,想到這里不禁讓人有絲小激動呢,給自己的機智點個贊吧。
區域點餐平臺:在一個區域范圍內如城市、學校等范圍內,整合周邊商家資源,提供在線點餐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巨頭案例有,餓了么、淘點點、美團外賣。
創業者或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或自建網站或者APP,實現類似平臺點餐的項目。
我對此類創業項目的態度就是堅決反對,究其原因主要以下三點。
第一你沒有訂單的話,你對商家沒有約束力,商家隨時會不和你按協議合作,置你與進退兩難的境地,第二你有訂單給到商家,但是商家糟糕的服務能力和不好的用戶體驗連累你平臺躺著中槍,差評壞口碑全部你來承擔,身心俱疲,第三你有訂單還有自己的配送能力,能足夠保證用戶體驗,但你入不敷出燒錢維持,血流而止,都沒等到有人來投資接盤你就掛了。
三步,從沒有訂單到有訂單再到有配送能力,實際上是三個階段,你一心想著心中這個“虛妄”激動不已,立即開始建設網站,洽談商家,上傳菜單,等到一切就緒等待上線的那一刻訂單如洪水般涌入,現實卻是因為你的網站或者公眾號或者APP沒有宣傳推廣,沒有人氣完全沒有訂單產生,這個時候你會經歷第一階段的小挫折,沒有訂單。
沒有用戶那么就去推廣宣傳吧,各種做活動,各種免單,各種送紅包,各種宣傳單,各種廣告,能想到的辦法你都一一嘗試,終于在你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努力之后,你的用戶有了一個突破,慢慢有了訂單產生,有訂單就通知到商家生產配送,你想著前面的投入都能從源源不斷的訂單抽成中彌補回來,就在你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接二連三的用戶退單用戶投訴反饋到你,商家因為送餐速度慢了,送到時候飯菜冷掉了,或者因為商家本身中午高峰期時候自己訂單都處理不過來,給耽擱了時間,導致一片的差評和負面口碑撲面而來,你為了挽留好不容易宣傳來的顧客,給他們免費,向他們道歉,因為商家的過失,你無辜躺槍,身心俱疲,既沒拉回成本投入,還不斷往里貼錢,這是第二階段,有了訂單也煩惱。
你痛定思痛,終于明白沒有自己平臺的配送能力是無法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的,你要組建自己的配送隊伍,這樣用戶一下單,你就直接派人去商家處取快餐快馬加鞭給顧客送去,這樣用戶應該就會滿意了吧,你購置電瓶車又招兵買馬,打算大干一場,重整旗鼓,為了良好的用戶體驗,不惜血本,再次一博。
一方面又在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又自建配送,成本立馬超出預算,每天一到飯點,東一單西一單,讓你的配送人員疲于奔波,效率又提高不了,一個中午階段4個送餐人員全部出動也只送了不到40份,又辛苦又不賺錢,天天在燒錢,終于在還沒有等到勝利的那一刻你就悲慘的燒干了積蓄,失敗告終。
那這明明是塊大蛋糕呀,為什么我們小創業者就吃不到這塊蛋糕呢,巨頭們餓了么、淘點點、美團外賣卻在紛紛開辟市場,入駐商家,忙得不亦樂乎?答案只有一個,這蛋糕就不是給我們屌絲準備的,這是土豪的戰場,我們貿然殺入只能成為炮灰,沒有其他價值。
我見過這種模式紛紛死去的創業項目已不下百個,為什么這條路就行不通呢?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微信公眾號的那句再小的個體都有品牌,為什么在這路上就不靈驗了呢?就因為你一開始就做了一個“平臺夢”,妄想搭建一個點餐平臺從入口控制商家訂單,提成收益,在你的平臺上為你留下過路錢,不斷豐厚你的腰包,我只能感嘆,終將是夢一場。
那好,平臺夢我們不做了,我們自己找廚師合作,我們自建品牌,自己做服務,自己做配送,實現微信的口號“ 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建立更直接的連接,做點餐平臺是阻礙商家與顧客直接連接的一道坎,是坎就該被除掉,我們自己做商家,自己服務顧客。
這就進入了第二個虛妄:自建餐飲品牌,滿足用戶的全部需求,將顧客養懶,離不開自己。
再一次為機智的自己點個贊。
向這種模式的成功前輩麗華快餐致敬,我們也開始招廚師,招配送,建立品牌,自產自銷,這樣快餐的成本能夠很好的控制,每賣出一份都會有不錯的利潤空間,按餐飲的平均毛利50%計算,15元一份的快餐,毛利至少有7.5,想想就特別激動,每天能賣出100份那就是1500元的營業額,就有750元的毛利啊,日進斗金,發財指日可待,早日當上富翁,迎娶白富美,踏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一絲小激動呢。
為了早日實現這個夢想,我們不僅僅提供中式快餐,米飯只用最好的黑龍江五常大米,蔬菜只選用綠色有機無公害蔬菜,肉類只采購完全正規檢疫合格的肉類產品,聽說網易的丁磊在養豬,以后都讓他給我們直接供應豬肉。
在大家都在講究綠色健康的時候,我們這么健康優質的中式快餐推出去一定就被搶購一空,每天訂單如洪,搶購一空,我們的品牌就跟小米一樣,快速增值,瘋投天天約我要投資,A輪投完投B輪,咱有錢,我們一家店不夠馬上開分店,立馬快速擴張,成為中式快餐連鎖巨頭,早日打敗肯德基、麥當勞,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什么真功夫、老娘舅統統不在話下。
一個中式快餐類目自然滿足不了我們的顧客,顧客的需求是無限多的,我們為了良好的用戶體驗必須全力滿足,想吃什么我們都生產,只要顧客能想到,什么蓋澆飯、煲仔飯我們統統都有,想吃面食,拉面、掛面、意大利面一應俱全,想吃水餃,豬肉餡、韭菜餡樣樣齊全,我們的菜單鋪開來有八仙桌那么大,能想到的吃的,我們統統都有,就為滿足用戶的需求嘛。
夢到這里我們嚴肅回來,這就是很多創業者一開始進入市場時候煩的一個“大而全”的毛病,擔心品類少選擇少,顧客就不會選擇我們,對我們可有可無,所以為了讓顧客對我們產生依賴,我們就要盡量多的去滿足用戶需求,想吃什么我們都有,逃不出我們的五指山,品類豐富,一應俱全。
但這樣顧客就會對你死心塌地了嗎?其實是你想要討好所有人,事實上卻得罪了所有人,想要大而全實則什么都沒特色,對于顧客而言其實選擇太多跟沒的選擇是一樣的,想做全部的品類討好顧客,其實顧客倒是不領情。
回過頭再從后廚角度去考慮,菜單豐富,品類齊全就意味我們的備貨每種都要準備一些,SKU數大到嚇人,這些準備的原材料都是錢啊,做餐飲要保證衛生,需要原材料新鮮,你準備的庫存要是沒賣掉,不都浪費了嗎?那你說餐飲這塊是原材料會壞,會浪費,那我增加一個品類,我賣零食可以嗎?我中午就是賣快餐的,我下午就能賣零食,我晚上還能賣宵夜,什么進口零食,國產零食我都有,這些產品保持期比較久,不容易壞,顧客可以定快餐時候一起定,我們一起配送多方便。
古話有云:貪多嚼不爛,想做大而全滿足用戶所有需求想法是沒錯,但是你要考慮實際運營的難度,做大做加法容易,但需要跟我們的自身能力匹配,創業小伙伴一共就三個人,一個顛大勺,一個做配送,還有一個打下手做客服,就這樣的團隊人力如何去做8大類400多樣的品種,這是不現實的。
機會與能力不匹配就是虛妄。
餐飲O2O創業的第三個虛妄:我要顛覆一個傳統行業,運用降級理論,使用互聯網工具去機關槍掃射這片蠻荒之地,去占領高地,成為快速崛起的新興品牌。
為我的機智點個贊吧。
我們繼續做減法,不再要求大而全了,我們聚焦到一個品類,我們做到品類即品牌,我們占領類目第一,向雕爺牛腩學習,招牌就是牛腩,我們向西少爺學習就賣肉夾饃,我們做好一個細分類目,做到類目第一。
黃太吉賣煎餅火了,雕爺牛腩賣牛腩火了,西少爺賣肉夾饃火了,伏牛堂賣米粉火了,唄家鹵味賣鹵味火了,阿姨奶茶賣血糯米奶茶火了,徹思叔叔賣起司蛋糕火了,絕味鴨脖賣鴨脖子火了,我們也去找一個還沒火起來的品種,去包裝去顛覆,創造一個全新的品牌讓他火起來。
然后就跟一個機會主義者一樣處處尋找能夠被你顛覆的產品,你帶著互聯網行業的優越感去不斷尋找機會,你想的只是要創造一個品牌能夠與上面的前輩們齊名,你并不是真正出于對美食的熱愛,你純粹就是想借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去做個攪局者,在這亂世中成為驚鴻一瞥,受人仰慕。
如果你是帶著這種目的做從事餐飲創業,那就是“虛妄”,那只會讓你急功近利,只會讓你好高鶩遠,只會讓你人浮于事。
你不是真正用心的在制作美食,你不是真正用心的感受烹飪的樂趣,你不是在感受美味帶給你的幸福和滿足感,你要的只是追名逐利,你要的只是一鳴驚人,你要的只是互聯網思維案例的那頂帽子。
凡有以上三種“虛妄”的餐飲O2O創業者我都否勸一句三思而行,不要當浪潮退去,才發現自己是在裸泳,不要成為那個風口退去,從天上掉下來的豬。
ps:最后的一點碎碎念,前天的一篇案例分享和昨天的一篇冷靜思考,雖然都已在品途網發表,但很顯然從傳播角度來看,創業案例更讓媒體有傳播的意愿并且讀者也喜聞樂見這樣的小成本創業的成功案例,但對于昨晚關于餐飲O2O的誤區的冷靜反思雖然有過實踐經驗的創業者都紛紛表示認同但從傳播角度而言沒有案例來的火爆,可見大家還是對于激情的創業,振奮的數字更有關注興趣,而對于冷靜的思考,深刻的反思卻是叫好不叫座,這一熱一冷的對比,讓我越發堅定真正能讓自己創業少走彎路實現成功的不是那些激動人心的成功案例而應該是更多的失敗經驗和冷靜反思。
下一篇:5種辦法幫你在創業路上找對同行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姚勁波分享:如何把公司帶入快車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