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哪怕有說法看衰全球化,危中有機的創投行業整體是樂觀的。
創世資本伙伴副總裁Hope Xu認為,全球范圍內疫情帶來的影響是一樣的,都是傳統產業從傳統線下業態,逐步向線上滲透的一個好時機。
所以,中國互聯網公司如果具備出海能力,現在這個時間點是個好的出海時機。
在她看來,出海創業的問題還是老樣子,就是要花費功夫符合當地的用戶習慣、法律、文化、習俗,以及疫情對當地的影響,本土用工等等。
她以在線教育出海舉例,互聯網教育分不同類型,偏工具屬性的,可以作為線上授課場景的工具型產品到海外尋求機會,例如釘釘;另一類是,輸出教育內容的互聯網教育公司,對于這類企業而言,更看重內容教研和運營服務能力。
真格學院院長 顧及從行業領域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疫情讓中國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食品,尤其是食品衛生類等這種衛生條件有更高要求的產品沖擊最大,而機械類家用辦公類的沖擊會小一點。
此外,中小型公司也經常會遇到配物流配送時效慢、商品斷貨備貨不足、經營現金流問題等麻煩。
所以短期內,跨境電商平臺的業績估計不會很樂觀。
顧及看好疫情給企業服務尤其是遠程辦公出海帶來的機會。
持續多月甚至更久的疫情,讓企業微信、飛書等下載都創下了新高,更不用說zoom這樣子在股市上股價飛猛迅長的海外移動辦公公司,這也是一些小公司突圍的好機會。
還有的就是和疫情相關的物品,尤其是醫療用品,在這幾個月,可以看到大量的需求,只是后續這樣的需求是否能持續還有待觀望。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一些現金流不好的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紛紛轉型去做醫療器械。
之前一些做美妝的、做化工的都在往這個方面轉,也不失為短期渡過難關的一個好辦法。
幾個受影響最大的領域:餐飲、旅游、外貿、跨境電商、人力相關行業。
當下除了眾所周知的餐飲和旅游出海企業遭受重創,MaxCore Group CEO Jasmine Guan認為,跨境電商受疫情影響也同樣出現了不少問題。
例如Amazon推出的“賣家不能將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以外的任何商品發送至運營中心”等規定,則讓國內外貿創業者頭痛不已。
AKT Group CEO Lillian Yao更關注這個經濟大環境下,與石油相關的產業和一些高污染行業,這類出海創業企業面臨的風險在她看來最大。
疫情期間做技術輸出海外建廠等需要輸出人力資源或者需要海外招聘的項目都不建議開展,各種障礙實在太多。
Infobip sale manager 姜智軒認為如今比較熱門的出海賽道有三:fintech類(如螞蟻金服)、電商類(如淘寶京東)和直播短視頻內容類(如字節快手),在疫情影響下,消費疲軟,海外的購買力下降讓這些主流賽道創業者多少被影響。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出海創業者面臨著融資通道的匱乏,國內基金對出海賽道觀望為主,估值可參考的比較少,交易結構比較復雜,退出通道不明朗,又受到中概股回流的影響。
出海創業者應對方法有“節流開源”兩個方向的建議疫情太突然,有些國家如美國麻痹大意,有些國家如新加坡拐點突至,這無疑會打亂創業者的一切計劃。
Infobip sale manager 姜智軒 系統為出海創業者、創始人自身指出了兩個方向:首先,Reactive——節流,計劃的打亂也是絕好的優化內部結構的機會,有些尾大不掉的項目和冗員,立即拿掉。
放棄繼承自國內的野蠻生長打法,各處都在lockdown,也沒地方撒野,把節省下來的部分資金投入上線精細化營銷和運營,外部業務不足,工作量不飽滿隊伍就散了,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團隊集中精力在內部改善上,也可以凝聚不同文化族裔之間的凝聚力。
其次,Proactive——開源,創始人花時間思考用戶的行為模式變化,關注市場變化但不要下結論,畢竟全球疫情的拐點還沒有到來。
特別關注目的地國家的用戶行為,觀察他們在危機中的反映。
出海創業的一大挑戰就是對當地文化風俗的理解,而疫情恰恰是一次全民應激反應的體現,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性格將會展現的淋漓盡致。
另外,姜智軒建議創業者,積極尋找目的地的產業基金,優先考慮傍大腿,理解當地市場,建立當地人脈,吸納優質的當地團隊,建立品牌背書。
即便項目失敗了,有一只能夠打仗的當地團隊,足矣在疫情結束后東山再起。
下一篇:創業之前請三思:先問一下自己這21個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在春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