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項關于風投和創業者眼中的彼此的調查報告。
本文作者Carl Fritjofsson,Henri Deshays 及Owen Reynolds。
原文標題Do VCs really add value? — Founders say sometimes。
作為風投,我們以自己是“增值投資者”而自豪。
我們不僅為創業公司擴大規模提供財務手段,而且還經常提供各種咨詢、聯系和專業服務。
我一直渴望成為最值得信賴、最有幫助的投資人和顧問。
但老實說,我相當肯定風投們傾向于夸大我們這行對公司的影響以及我們帶來的實際價值。
基于這個想法,我和Newfund的Henri Deshays開始更好地理解風投和企業家之間微妙的關系。
風投真的能增加價值嗎?創業者認為什么是投資人增值?創業者們在籌集資金時是如何評估投資人的?在 Kauffman Fellows Program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Owen Reynolds的支持下,我們調查了98位風投和121位創業者。
我們收集了各個融資階段的受訪者和機構投資人——他們管理的資產規模在3000萬美元至逾20億美元之間——的反饋。
各個領域的創業者和風投們都回答了一系列關于他們對彼此看法的問題。
這些樣本各自獨立,沒有匹配。
認知分歧正如預期的那樣,創業者對這種關系的看法與風投不同,而且大相徑庭。
創業者反饋的聯系次數和獲得的運營支持都比風投反饋的少。
最明顯的對比之一是賦分,分值從1到10分,關于風投對創業公司影響和幫助的調查中,風投給自己的平均分數是7分,而創業者認為風投該得的分數是5.3分,相差32%。
同樣,風投表示自己每周聯系創業者的次數幾乎是創業者收到這種聯系次數的三倍。
研究結果反復指出,與創業者的觀點相比,風投們高估了自己花在創業公司上的時間,高估了自己的貢獻。
這一差距表明了創業者們的失望,以及對風投們的普遍誤解。
投資伙伴關系的決定性因素該調查還詳細介紹了風投和創業者之間的伙伴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創業者對他們選擇與風投合作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進行了排名,風投們則將他們認為創業者自己進行評估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進行了排名。
研究顯示,創業者和風投都把個人關系作為決定性因素,充分支持了創業融資是關系融資的論斷。
個人關系“一馬當先”雙方之間最大的區別是速度和聲譽。
創業者們將速度排在第三位,而風投則把速度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
畢竟對創業者來說,籌款時間問題是個大問題,但令人驚訝的是,風投們似乎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
相比之下,風投們認為創業者更重視合作伙伴的品牌和領導經驗。
風投們通常認為品牌是自己贏得交易的原因,但有趣的是,我們的研究表明如果你以極快的速度提供令人信服的交易條款,你甚至可能勝過品牌最強的公司。
運營支持研究還試圖了解風投們為創業公司提供了哪些運營支持,以及創業公司都使用了哪些服務。
對于運營支持,風投和創業者彼此之間依然存在類似的差異。
創業者 vs 風投:運營支持超過60%的風投聲稱為創業公司提供人才/招聘和銷售/業務發展支持,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創業公司使用此類服務——至于這種差異是由于此類服務的質量較差,還是由于創業公司缺乏需求造成的,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在運營(金融、法律和行政)和營銷/增長方面,雙方的數字更接近,盡管風投們通常高估了創業者對其運營支持的重視程度。
事實是,今天的風投行業花了大量時間向市場解釋它提供的各種增值服務。
最終,只有相當少的創業公司真正利用和使用這些服務。
這可能表明,對于風投來說這類服務更像是一種營銷策略,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而不是相信這些服務會對他們投資的創業公司相當巨大的影響。
美國 VS 歐洲不同地區的視角也不同。
歐美創業者在決定與風投合作時,都將個人關系和速度作為第一和第三個最重要的特征。
歐洲創業者將交易條款的重要性置于美國同行之上。
這可能是因為歐洲的創業企業更有可能是白手起家的,即使是在投資的早期階段也有正現金流。
根據我們的研究,在歐洲,專注于交易條款的風投可能能夠勝過競爭對手。
尤其是美國風投可能會利用自己的品牌來尋找交易,但這表明,關注創業者可能更有效。
相比之下,美國創業者反饋稱,風投的經驗、運營支持和品牌比歐洲同行更重要。
盡管早期的說法是創業公司重視速度和交易條款,但細分的研究表明,美國創業公司確實比歐洲創業公司更重視體驗和品牌。
而美國和歐洲的風投們在創業者的認知上都非常相似——被調查的風投們將個人關系、合作伙伴的品牌和一般經驗列為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其余因素的差別也不大。
早期 VS 后期在不同的投資階段,創業者也有一些明顯不同的優先事項。
根據我們的調查,在行業內早期,速度和人脈更為重要。
專注于早期投資的風投可以通過更加專注于速度、與潛在客戶及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網絡,在早期交易中獲得比競爭對手更大的優勢。
隨著公司進入融資的后期階段,經驗和業績記錄取代了之前對速度和人脈的需求,這或許反映出它們擁有了更強大的談判能力。
這似乎支持了風投們的做法,即等到它們有了良好的業績記錄后,再進行規模更大的后期交易,因為這可能會讓風投們有進入熱門投資的優勢。
雖然跨地域的風投公司認為創業者會有非常相似的優先事項,但后期活動的資金似乎認為創業者的優先事項會在這一階段有所改變。
盡管其他的優先級有所不同,但它們仍然把人際關系和合作伙伴的品牌作為首要決策要素。
那些將階段限制在種子輪和A輪的風投認為,創業者更重視交易條款、行業內的人脈以及合作伙伴的經驗。
條款上的優先級反映了業務生命周期中期權價值的早期支點。
相比之下,后期的風投則側重于一般經驗、業績記錄,甚至運營支持。
然而,就管理下的資產衡量而言,不同規模的風投反應幾乎沒有差別,這令人驚訝,因為規模較大的風投公司能夠在業務支持職能中承受更多成本。
這些排名和細節凸顯了風投和創業者的不同觀點。
這種差異表明雙方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同時也提供了彌合這些分歧的絕佳機會。
風投和創業者通常都有同樣的雄心——建立一個人們交口稱贊的公司。
創業者和風投之間的個人關系最為重要,而風投們認為自己提供的有形價值增值被創業者們低估了。
無論如何,作為風投,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可能支持創業者,并推動我們的行業不斷發展。
下一篇:年輕即王道?錯了!成功的創業者往往都是中年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逃離北上廣 那些回鄉創業的人過得怎么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