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文 | Sir做外賣最難熬的時候,張旭豪想去陜西榆林挖煤。
現在,張旭豪估計是徹夜難眠,連挖煤的心思都沒有了。
據媒體報道,餓了么與阿里對賭失敗,在2018年3月前未能實現盈利,雖然這個消息被餓了么否認,但對于“阿里95億美元收購餓了么”這個消息雙方雖沒有正面回應,但都沒有否認。
阿里收購餓了么是板上釘釘的事,餓了么接受了阿里的巨額融資,阿里成為最大股東,外賣市場已經演變為美團對戰阿里,作為一家沒有邊界,卻有極強控制欲的公司,阿里不會容忍餓了么隨心所欲。
一位去年 8 月初加入百度外賣的員工訴苦," 我先是百度員工,然后是餓了么員工,現在又要變成阿里員工了,可我明明什么都沒有做啊。
"對于張旭豪來說,95億美元的收購是劃算的,但不劃算的是,被收購后,很可能會出局。
張旭豪從小就不缺錢,如果不是創辦了餓了么,他現在已經博士畢業,他是一位梟雄,想要打拼一個帝國,掌控在自己手里,現在這個帝國將要變成別人的了,他不愿意。
不過,在資本的浪潮里,很多事都不能由他!富二代與創業者張旭豪是一個富二代,祖父張韶華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五家工廠,在民國時期是上海灘的“紐扣大王”,他的伯父是“軸承大王”。
張旭豪的父親張志平之前做漁具生意,手里也有不少錢。
張志平給張旭豪定的目標是:“我的兒子要學會認錢,再學會用錢,然后學會賺錢。
”為了學會認錢,到銀行取出大量現金,拿回家讓張旭豪數;為了學會用錢,壓歲錢一給幾千塊,張旭豪兩天就能花完;至于學會賺錢,老爺子有點頭疼。
小時候的張旭豪有點紈绔,光長個子不長心,身體是一天天壯實,但是成績在班里不斷墊底,每天除了吃喝,就是玩游戲打籃球。
高二的時候,父親看他考大學無望,就給他開了一家“旭豪眼鏡店”,以后可以混個飯吃。
這可把張旭豪刺激到了,高三的時候沖刺了一把,不僅考上了同濟的本科,最后還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碩士。
2009年,張旭豪與隔壁宿舍的康嘉兩個人玩游戲,到深夜后肚子咕咕叫,卻叫不來外賣,就連當時的金拱門肯德基都不給兩個人送。
兩個人抱怨了半晚上,卻忽然發現,這是個商機啊。
后來兩個人一合計,聯合創業做外賣,康嘉點子多,做策劃,張旭豪行動能力強,做執行。
傳單發出去后,訂單就陸陸續續的飄來。
張旭豪有次冒雨騎著電動車到上海交大實驗樓送外賣,一個剎車沒停穩,不僅自己飛了出去,餐盒、電動車、拖鞋散落了一地。
張旭豪爬起來飛速跑回餐廳花了100塊多錢又買了外賣送了過去,見面給同學賠禮道歉。
等回到公司一看腿磕掉了兩個皮,都連著肉了。
這要給以前,張旭豪哪會干這樣的事情,受傷了怎么也得在寢室躺了好幾周,但他簡單處理后繼續干活。
張旭豪雖然是富二代,但在創業的過程中沒跟老爹要過錢,跟親戚借的5000塊錢最后也還了,算起來,他也是一個普通創業者。
這是張旭豪從富二代到創業者身份的轉變。
進擊者與霸道總裁張旭豪有三個愛好,分別是拳擊、籃球和賽車,有輸贏、刺激的比賽讓他變成了一個進擊者。
剛開始在上海高校做餓了么的時候,當地有一家大的競爭對手,團隊有四五十個人,拿到了幾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在上海高校擴張速度非常快,他們兩個老大都是開車去送的,比張旭豪騎電瓶車送外賣要快二十多分鐘。
這個對手讓張旭豪有點頭疼,自己目前的規模根本沒法跟人家競爭,但又不死心,就找人打探了一下,發現雖然規模大,但是管理混亂,執行率太低。
張旭豪心里有了譜,既然規模上沒法比,那就抓管理和效率,把別人的弱點強化為自己的優勢,不信干不到對手。
當時的餓了么雖然只有十幾輛電動車,但是效率高,對手送餐需要50分鐘,他們必須在40分鐘內送到;對手5天更換一次菜單,他們就必須3天更換菜單。
用這種讓消費者滿意的效率,一年多時間就干倒了對手。
干到對手后張旭豪還不滿意,在上海可以占領市場,但是在全國就不好說了,張旭豪放棄了以前低效率的電話訂餐+配送的運營模式,找人開發了"餓了么"網絡訂餐系統,用互聯網包裝自己。
2013年,創業老將王興創辦美團。
雖說餓了么比美團早創辦4年,但王興的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一開始就選擇了“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的商業理念,每天為一個優質商家導入流量,最先推出“過期退款”的功能等一系列策略。
這讓餓了么很吃不消,但別看張旭豪戴著近視眼鏡,穿著休閑衣服斯斯文文,但這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有著北方人的彪悍。
2013年年底,美團的王慧文跟張旭豪見了一面,問張旭豪需要投資不?張旭豪回答:“我們剛拿完融資,干嘛要你的投資?”餓了么當時將全國分為9大戰區,下面還有戰團、戰營,透著濃濃的戰斗意味。
但美團一上來來勢兇猛,啟動會叫“搶灘”,決定一年開設200多個城市,沖擊日均訂單40萬單。
美團外賣認為餓了么的短板是管理,如果快速擴張的話,很有可能管理失控。
這是美團外賣扔出來的籌碼:你跟不跟?餓了么如果不跟,就會被邊緣化;如果跟,管理很有可能出大問題。
張旭豪不僅跟,還很強勢的回應:“你開30個,我們就開30個。
如果我們最終競爭不過別人,被淘汰,也是活該。
”2014年上半年,餓了么在62個城市開站,在決定下半年的開通城市時,管理層還在開會討論要不要開通150個城市時,張旭豪直接拍板200個。
他說將200多個地推全部撒出去,只要智商沒問題,全部做城市經理。
那段時間,張旭豪每天跟外面的員工視頻:先是套近乎,兄弟咱們好久沒見了;再是抓住城市經理工作上的問題窮追猛打;最后,話鋒一轉,鼓勵對方好好干,我明天就要看到你的市場份額提高!就這樣,餓了么跟上了美團的擴張步伐。
在擴張上美團沒能占上風,接著進行價格補貼戰。
這邊補貼2塊,那邊補貼3塊,這邊4塊,那邊5塊,這種膠著狀態玩下去沒有盡頭。
張旭豪決定玩把大的。
“我直接扔8塊,滿10減8你跟不跟?”進擊者沒有底線,你敢玩我就敢跟,在內部,張旭豪被員工稱為霸道總裁,公司有一項規則總是被員工違反,他建議的解決方法是:“我們這種公司,就是要罰,罰一百萬兩百萬就沒人再做了。
沒有錢就算在股票里。
我說的比較極端,但告訴你的是方向。
”要不是張旭豪喜歡進擊,還強硬無比,餓了么在美團的沖擊下早就消失了。
謀略者與待宰的羔羊張旭豪是一位謀略者,別看年紀還小,但老謀深算。
剛開始的時候,北京有一家名叫“漢唐餐飲”的餐廳,在各大外賣網站上排名第一,張旭豪就琢磨怎么才能把它發展成獨家客戶。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張旭豪發現那個老板喜歡泡澡,他就趕緊跑去辦張月卡,兩人假裝偶遇,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熟了,張旭豪主動請他搓澡,最后漢唐餐飲的老板想都沒想就成了“餓了么”的獨家客戶。
在小事上精于計算,在大事上善于謀略。
2015年6月,餓了么和美團外賣激戰正酣的時候,張旭豪找到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用近1億元的廣告費在分鐘傳媒的廣告平臺上打廣告,用最快的速度把餓了么APP從應用商店120幾位的排名提升到了20幾位,這個時候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大概在50、60位左右。
廣告投放之前日交易額700多萬元,6周后,日交易額3500萬元,已經在白領市場排在第一位了。
王興是創業老將,能讓餓了么成為外賣界兩大巨頭之一,張旭豪的謀略有著很大的功勞。
但張旭豪不管怎么算,估計都沒有算到,自己最后成了別人的一盤菜。
跟王興相比,張旭豪還缺點魄力,王興能拋棄阿里,拒絕騰訊,讓自己獨立于兩大巨頭之外,張旭豪不行,阿里前后兩次入股餓了么12.5億美金,成為餓了么的最大股東,有人透露,“張旭豪的個人股份可能已經只有2個點左右了”。
無論是提供支付寶首頁流量入口,還是提供資金支持,阿里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新零售業務開疆拓土。
張旭豪能拒絕嗎?不行,沒有這些資源就不能跟美團競爭,張旭豪知道自己是一只肥羊,但不得不吃阿里的青草,等吃到一定的程度后,只能成為阿里的羊。
餓了么被阿里收購是遲早的事,張旭豪現在能做的就是爭取,在收購后不被被踢出局。
畢竟餓了么至今還未盈利,就算阿里再沒有邊界,還是需要一位能賺錢的CEO。
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獲得了騰訊投資的大眾點評和滴滴的投資,阿里還是最大股東,張旭豪算是睡過BAT的人了,在80一代創業者中也算是傳奇。
從富二代到創業者,從進擊者到霸道總裁,最后,變成一只待宰的羔羊,這就是張旭豪33年來的人生軌跡。
碩士畢業前,入學時學制是碩博連讀的張旭豪和導師見面,苦惱于應該讀博還是繼續創業。
他告訴導師,“如果哪天餓了么做不下去了,就回來繼續讀您的博士。
”餓了么是繼續獨立發展,還是張旭豪回去讀博,還需要再看。
創業如同修路,就算過程再苦再累創業者也不會有怨言,但等修完路才發現,這條路的所有權已經不屬于自己了,這是最痛苦的事。
下一篇:靠“作假”打入歐美市場,從0到60億,他是國內第一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虧掉2個億,卻換來490億,人生就是這么神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