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0年磨一劍,他愣把一個5000塊的摩托修理鋪,變成收入5000萬的發動機廠家,此后更是勇往直前,一舉創造2家大型上市公司。
他就是宗申集團的創始人,左宗申。
1952年8月,左宗申出生于上海閘北一個書香世家,是清末名臣左宗棠的嫡傳后裔。
解放前,父母都在英國人開的匯豐銀行上班,家境非常優越。
所以,左宗申從來不缺玩具。
與絕大多數男孩子一樣,他從小就癡迷于汽車模型,“拆了裝、裝了拆”,直到閉著眼睛都能把模型裝好為止。
不過隨著1958年大躍進,一切就全變了。
外資紛紛銀行撤出中國,父母失去工作不說,還被下放到了重慶巴南。
你想啊,左宗申過慣了十里洋場的城市生活,哪里習慣農村的日子,“茅坑蹲不住,鋤頭拿不動。
”直到9歲,他還穿不習慣麻布衣服,動不動小胳膊就被磨出血。
唯一慶幸的是還有學校上,畢竟是大城市出來的,底子就是不一樣。
從小學到初中,左宗申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考試成績就沒出過前三。
1968年,14歲的左宗申順利考入重慶最好的88中。
不過,隨后的文革徹底擊碎了他的大學夢。
高二那年,左宗申直接去到70公里外的德感公社插隊。
右手泡菜、左手辣椒醬,左宗申一吃就是5年。
1973年7月,他和社員一起挖旱田,當地的鋤頭又寬又重,結果一不留神就砸在腳上,腳趾甲當即全翻了起來,“血流如注”。
大隊書記發了善心,把左宗申安排到廣播站上班。
本是個閑差,左宗申卻一刻不停,他白天深入農戶調研,晚上則通宵達旦寫新聞稿。
要說金子到哪里都能發光,左宗申稿子一寫,德感公社就在省里掛上了號,成了典型公社。
大隊書記一高興,知青返城名額就落在了左宗申的頭上,那年,他23歲。
回到城里后,左宗申燒過窯,賣過武俠小說、批發過水果、倒騰過服裝。
重慶還是原來那個重慶,不過,左宗申卻已經不是7年前的左宗申,他已經淪落成了城市的邊緣人。
“賣小說時,看的人圍一圈,愿意買的卻沒一個”。
“賣水果時,運貨遇到大暴雨,水果全都爛在路上”。
“好不容易賣服裝掙了3000塊,路上又被騙個精光,差點回不了家。
”一年折騰下來,2萬的本錢一分不剩,左宗申絕望了。
都說女人能抵半邊天,關鍵時候妻子默默支撐起整個家,并不斷給左宗申打氣,“我大哥在摩托修理鋪子,你去跟著學學吧!”“摩托車修理?”左宗申一聽就有了興趣。
此后的3個月,他一頭扎進修理鋪,“分泵、剎車片、活塞環、汽缸壁、油封、減震杠”,全車1500多個零件挨個摸,“整天花著臉,手上的汽油污從來沒干凈過。
”為盡快進入角色,左宗申干脆直接在修理鋪安營扎寨,“一個零件反復拆裝50遍。
”真是世上無難事,半年下來,只要一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左宗申立馬就能判斷轉速多少,震時系統有沒有毛病。
是時候單飛了!1982年,學成出師的左宗申在家門口搭一個小棚子, 找大舅哥借5000塊,開了一家摩托修理店,“專修發動機。
”剛開始沒生意,左宗申就直接站在公路邊,支起耳朵,聽過路摩托車的轟鳴聲,“發動機有問題,分泵該換了!”,“剎車反應慢,一定是剎車片卡住了。
”大部分人罵他神經病,不過聽到他嘟囔的人立刻停車,“師傅,你說的太準了!”時間一長,左師傅的名聲開始打響,修理鋪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8年下來,左宗申攢下了第一個10萬塊。
1990年初,一個貴陽的老客戶托他在重慶買一輛三輪摩托車。
在五中校辦摩托車廠,左宗申發現摩托車銷售生意異常火爆,周圍幾個旅館全都是等著提車的人,“外地來的客戶,等半個月都提不到貨。
”怎么回事?一問廠長,原來是發動機供應不上。
“我給你供應發動機!”左宗申自告奮勇,廠長樂了,“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是啊,當時全國能夠生產發動機的廠家也沒有幾個,別說是民不經傳的左宗申了。
不過,左宗申是誰,絕對的掃地增啊!此后,他開始倒騰,“在嘉陵買油缸、在建設買活塞”,不到1個月,10臺發動機就組裝完畢。
一檢驗,神了!全部合格。
廠長當即就驚呆了,馬上掏出2萬塊現金塞到左宗申手里,“我還需要100臺。
”此刻,左宗申也多了一個心眼,“發動機的市場到底有多大?”于是,左宗申帶著徒弟、背著一臺雅馬哈兩沖程發動機上了路。
在河北一家專門生產發動機的國營大廠,左宗申發現一個車間3天才能生產出1臺發動機,“一個月產能只有30幾臺。
”此后2個月,左宗申跑遍了全國59個摩托車發動機廠,結論都是一樣的,“發動機供不應求!”“發動機大有可有!”于是,1992年初,左宗申投資50萬,成立宗申公司,正式進軍發動機。
不過,之前小打小鬧可以靠倒騰,“配件東買5個、西買10個。
”既然要干把大的,那就需要自己搞研發了。
可自己開發,談何容易?此后,左宗申帶著4、5個徒弟研究了大半年,發動機倒是燒壞了10多個,卻一點頭緒都沒理出來。
關鍵時刻,又是老婆挺身而出。
1992年8月,妻子通過老家的親戚,聯系到一位研究發動機的專家,“之前在東北一家汽車廠做技術總監,身體不好,提前內退了。
”老師傅就是老師傅,半年后,第一代發動機成功問世,“排量高達700cc,比市面上的發動機多出一倍。
”也就是說,配上700cc的摩托車,行駛速度可以提高1倍。
“終于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要知道,當時,市面上的一些大牌子如嘉陵、雅馬哈,都沒有自己的發動機,更別說新冒頭的一些雜牌子了,“全靠組裝摩托車過日子,根本就沒有發動機生產線”。
所以,宗申一下子就拿下摩托車發動機市場上的第一名!“轉速快、聲音低,較同類產品節省20%的燃油。
”700CC發動機一面世,立馬引發摩托車廠家的瘋搶 。
老客戶重慶五中摩托車廠一下子下了2萬臺的訂單,重慶的其他12家摩托車組裝廠也紛紛組團與左宗申簽約,“那一個月,光定金就收到100萬。
”到了1995年,摩托車發動機市場大爆發,左宗申也賺得盆滿缽滿,公司營收一舉超過5000萬。
一出手就找到感覺,左宗申就有了更大的野心,“生產摩托車”。
由于發動機在摩托車成本中占了50%,所以成本低就成了宗申摩托車的第一張王牌。
也正因為售價比其他品牌低了60%,所以第一個月宗申摩托就賣出300輛,左宗申賺了足足40萬。
不過,光靠低價還不行,技術更關鍵。
當時,錢江摩托獨有耐磨技術,可預防發動機的油膜損壞。
雅馬哈則外觀新穎,噪音低,油耗小。
鈴木的減震器做的最好,車身軟硬適中,方便操控。
沒有過硬技術,別說在全國殺出一條血路,就是從3家重慶本地的摩托車企業中突圍都相當困難。
“突破,突破,再突破,”在1995年度公司年度會議上,左宗申發出最強音。
當年8月,他一次性投資500萬,引進3條全自動流水線。
3個月后,“雙獅”下線,配備700CC發動機,塑料整體流罩,重量不超過80斤,“整體呈魚頭形”。
技術先進了,沒有專家也不成。
此后,左宗申又砸下2000萬,組建了高科技研發中心,并從30多所高校引進100多位博士、碩士。
為了留住這些人才,左宗申下了血本,不只配備車、房,還按貢獻分配股權,“年薪最高可拿到500萬。
”沒有花錢的不是,此后,左宗申一舉推出功率900以上的雙核摩托車,“新型釉封,車架采用加厚GB鋼材,保障行駛途中不抖動”。
結果產品一上市就大賣,首月售出3千輛,到年底,單一產品銷售突破10萬輛。
此后,3個月一小創新,半年一大創新,“2500CC超高功率發動機,速度更快”,“宗申rx3流水線車型,開創休閑摩托風格!”到了1995年底,左宗申已經手握78項知識產權。
技術和產品都到位了,接下來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市場上。
這回,左宗申果斷避開大品牌扎堆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先從農村開始下手。
你知道的,我國有8億農村人口,而且在很多地方,農村道路大多狹窄,汽車根本過不去,自行車又太慢,所以摩托車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
1996年初,左宗申舉行誓師大會,決定將200人的銷售團隊全部派出去。
第一站就是重慶周邊的30多個村鎮。
在龔灘古鎮,左宗申現場運來20輛宗申摩托車,“免費試駕”,碰上不會騎的,他還手把手親自教。
價格便宜,客戶體驗又好,那銷售還是事?果然,2個月不到,就賣出5000輛摩托車,成功取得開門紅。
此后半年,左宗申一舉在國內1000多個農村建立了2000多個零售店。
到了1996年底,公司營收突破2000萬。
1997年3月6日,宗申動力在深交所上市。
此后,左宗申高調攻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當年,宗申的年銷量超過20萬臺,營收達到10個億。
在國內市場上站穩腳跟,左宗申定下更大的目標,“沖出國門,走向世界。
”1999年5月,中國宗申車隊在北京宣告成立,“是中國第一支職業化摩托車車隊”。
同年,宗申車隊征戰世界摩托車耐力錦標賽,在9月結束的法國波爾多站獲得第14名。
2002年,宗申車隊奪得世界摩托車錦標賽耐力賽的年度總冠軍。
2年后的2004年,在世界超級摩托車錦標賽,一舉闖進年度前10名。
這邊成績一提高,那邊就有朋友找上門。
2004年4月,宗申與世界頂級摩托車制造商意大利的比亞喬正式合資,“引進品牌,技術合作,生產電能、熱能動力的發動機。
”短短一年時間,比亞喬發動機面世,左宗申就此踏上了國際品牌化之路。
此后,他先后和意大利的塞爾瓦、美國的哈雷、法國的麥卡姆合作,在30多個城市開設分公司。
一年后的2005年6月,宗申集團旗下的派姆新動力在加拿大多倫多成功上市,市值達到100多億。
如今,左宗申旗下的宗申集團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之一,年產摩托車150萬輛、發動機300萬臺,年營收超過130億。
“中國夢,宗申龍,”未來,左宗申將會帶領宗申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篇:這位美女不簡單!3年甩掉4000萬包袱,如今更是一年大賺10個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保安到開了80家燒烤店,他說做餐飲有四大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