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他是北大學霸,電商界的元老,創業19年,最高財富160億。
他又稱“李大嘴”,經常口無遮攔,成名之戰是與“大摩女”的對罵。
他就是當當網的聯合創業人李國慶。
自古燕京多才子李國慶起點很高,他10歲就閱讀羅曼羅蘭那130萬字的長篇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19歲以師大二附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大社會學系。
在北大,他是校學生會副主席兼學代會會長,大二就寫出28萬字的《中國社會改造之我見》,于光遠、袁方等老先生都拍案驚奇,“是塊琢磨學問的好料子!”1987年畢業后,李國慶先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然后又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
可以說,過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神仙日子。
正是那4年,李國慶寫出了20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和十幾篇學術論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因為起點高,李國慶才有膽量高舉高打。
1991年夏天,他跟父母借了5000塊,轉身就在小西天租了一個地下室,變成了一個憑本事吃飯的書商。
李國慶策劃的第一本叫《你我他》,那是一套勵志叢書。
他的本意是試試水,也就發行1萬冊。
不料有位老領導看過后連聲說好,“中國要多幾本這樣的好書,就會少幾座監獄。
”于是李國慶馬上將發行套數提高到100萬冊,結果一下子欠下紙廠、印刷廠、出版社100多萬的費用。
最后呢?栽了。
要知道,當時流行的是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和瓊瑤的言情小說,那種《你我他》的雞湯書籍根本賣不動。
100萬,就相當于現在的4000萬!換上一般人,這輩子就別想翻身了。
偏偏李國慶有點狗屎運,遇到社科院的教授給他支了一招,“為什么不搞一個全國讀書征文比賽呢?”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個時候,他之前在國務院工作積累的人脈就發揮了優勢,工會、團中央、全國婦聯、文化部等紛紛出來站臺,100萬套很快賣光。
1992年冬天,畢業5周年的第一次大學同學聚會,有同學已經開上寶馬、奔馳,而李國慶剛剛還了100萬外債,唯一的大件就是一輛二手自行車。
昔日赫赫有名的風云人物竟然淪落成笑柄,眾多同學噓唏不已。
女友更是諷刺李國慶是“在垃圾堆上跳舞”,轉身去了美國。
“國外就這么好,那么好?我倒要看看離開垃圾堆,花朵是不是還燦爛?”第二個月,李國慶也拉著一行李箱的書去了美國。
結果,李國慶在一個飯局上,認識了在華爾街作金融的北外才女俞渝,兩人一眼就對上了。
俞渝不僅鼓勵李國慶回國創業,而且帶來了新思路,“美國人都在亞馬遜網店買書,我們為何不辦個網店?”于是1999年,當當網就誕生了。
此刻,李國慶日后的對手,劉強東也在中關村蘇州街租了一個攤位,起名叫“京東多媒體”,只不過是賣刻錄機。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因為早,當當網一天的訂單就趕上之前一個月的,“簡直就是一臺24小時的印鈔機,比實體書店強多了!”因為早,李國慶三個月就拉起了一個超豪華的團隊,市場總監來自微軟,技術總監來自英特爾,運營總監來自貝塔斯曼。
因為早,公司運營第五個月就得到了IDG、盧森堡劍橋、軟銀等680萬美元的投資,還有老虎基金等一大批風投等著要進來。
等到2003年“非典”,網購成了熱門,李國慶的當當網也迎來大爆發。
這邊剛剛推出活動,“所有圖書5折出售,大城市用戶11點前下單,當日就能夠送達!”那邊,短短1個月就賣出去50萬冊圖書。
據統計,當當網2003年銷售額達到驚人的8000萬,輕松就把西單圖書大廈甩在身后。
7年后的2010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
當年12月8日,當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作為中國版的“亞馬遜”,當當受到股民熱捧,股價最高上漲30%多,市值一度超過160億。
既生瑜,何生亮不過,就在李國慶春風得意的時候,來自江蘇宿遷的農村小伙劉強東已經學會了上網。
整個2003年,劉強東像是著魔了一樣,沒日沒夜地泡在網上,晚上12點剛發帖子,凌晨兩點又發,早上四五點也發。
此后,更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網上銷售、庫房調度、后臺監控等架構邏輯琢磨明白了!正是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支撐著劉強東一路向前,讓他熬過連續17年虧損,迎來艷陽天。
到了2017年,京東的營收已經突破3600億。
一個是市值40億,一個是驚人的4800億,差距整整100倍。
那么,差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同樣是產品,一個亙古不變,一個快速迭代圖書是李國慶的看家本領。
到了2011年,當當網日均活躍用戶量已經穩定在3800萬,每年賣出去800萬冊圖書,包括很多絕版、孤本、以及善本。
2012年以后,李國慶也想讓產品更加多元化一些,他相繼進軍服裝,進軍母嬰,進軍百貨,并開發了當當讀書、悅耳聽書、寶寶天天聽等五、六款APP。
但是,李國慶的悲哀就在于他始終擺脫不了賣書的烙印,“無論做出多大的努力,其他產品始終是圖書的陪襯。
”而且,巨額的廣告費導致當當的毛利率從22%下降到13%,每季度虧1億人民幣,一連虧了6個季度。
李國慶原本期望用3年時間,讓當當成為一家市值過100億美元的公司,但是,殘酷的事實卻是短短4年跌幅高達87%,當當重新回到起點,市值不足10億美元。
反觀劉強東,創始伊始的定位就是網上商城。
所以他從2007年開始,果斷從3C產品轉為一站式購物平臺,產品種類也從3000種一下子增加到了18000多種,“只有你想不到,沒用京東做不到。
” 二、同樣是融資,一個總遇惡主,一個幸會明君生活中,李國慶心直口快,是個性情中人,做生意也是如此。
2000年,有投資人給李國慶洗腦,“必須抓住時機,大干快上,盡快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但是,李國慶不為所動,“華爾街半年變一風向,還得留錢過冬。
”4年后的2004年,亞馬遜提出用1.5億美元收購當當,并放話10億美元也可以談。
結果李國慶理都沒理,“給我5年時間,當當市值可翻十倍,給我3年時間,市值怎么著可以翻3倍。
”而到了2011年,李國慶認為擔任當當網主承銷商的兩大投行故意壓低發行價,氣憤之余寫了一首帶臟字的搖滾歌詞。
于是,就有了李國慶與“大摩女”之間微博上的口水戰。
但是劉強東卻總遇到的“錢多人傻”的大佬,而且出手一個比一個闊綽。
早在2007年京東資金鏈快要斷裂的時候,劉強東只敢要1000萬人民幣用于救命,但是今日資本的徐新一出手就是1000萬美元。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風投都在收縮,而亞洲投資銀行家梁伯韜卻主動出擊,一給就是2100萬美元,最有意思的是張磊。
當時劉強東的融資需求是7500萬美元,但是張磊卻放下狠話,“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要投就投3億美元。
”徐新、梁伯韜以及張磊沒有看錯!的確,電商本身就是個吞金獸,沒有在物流和供應鏈上花足夠的錢,是看不出來什么核心競爭力的。
三、同樣是配送,一個主動權在別人,一個把握在自己手中早在2002年,李國慶就在北京、華南、華東等地區建立了三個大的物流倉儲中心。
當時,他的賬面還有680萬美元,建個物流配送系統,那是輕松+愉快。
但是,那不符合李國慶的生意經,“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運營成本比自己運營低得多,干嘛要自建?”的確,自建物流會占壓大量的資金,一不小心就成了重資產。
但是,李國慶恰恰忽視了我國電商的爆炸性增長。
誰能想到,2009年一個“雙十一”,一個小時的銷售量竟然等于過去一年的?據說,第一年的雙十一,光淘寶上的貨物,就足足配送了兩個月。
所以,馬云才下花重金打造菜鳥網絡。
不過,等到了2009年,李國慶有這心也沒有這力氣了,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客戶流向了天貓、流向了京東。
而劉強東就是把風投給的上億美元,用在了自建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上,“確保商品離買家最近。
”有了物流和倉儲,以及干線運輸資源,劉強東就有底氣了。
而且,物流與倉儲的背后是算法,是自動訂單調度,是現代供應鏈計劃與庫存控制技術,是建立在通過自動分揀機器人、AI等高科技。
為保證質量,2008年以后,劉強東還砍掉一大批小供應商,轉而直接跟廠商合作,不但價格比以前低,也不會出現假冒偽劣商品。
所以,劉強東才敢與李國慶叫板,“京東每本圖書的價格要比對手低20%。
”當然,更主要的是,李國慶有老婆俞渝。
要知道,俞渝是紐約大學的金融MBA,當年在美國就玩并購,光為一個客戶就賺了1個億美元。
所以,李國慶與俞渝一直是當當網的聯合創始人,一個擔任CEO,一個擔任董事長,一個主管內部戰略,一個負責對外事宜,連續19年皆是如此。
夫妻店好不好?外人無從知道。
不過,從李國慶在朋友圈發的一段話可以看出端倪,“所謂的婚姻就是有時候很愛他,有時候想一槍崩了他,大多時候是在買槍的路上遇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回家過幾天想想還得買槍。
”一個嚴謹保守,一個隨性肆意,這中間的磨合一般人肯定瘋了。
如果再來一次,估計李國慶打死也不要和愛人一起創業。
雄關如鐵 而今從頭越早在2012年的一次交流會上,劉強東曾對李國慶開玩笑,“老李啊,傳言你又要賣了,要賣你第一個要想到我啊!”李國慶輕松一笑,“那是自然,只是當當圖書賣了5億,靠一個盈利的品類就能站住腳,我為什么要賣?”如今,煎熬了18年的劉強東終于迎來大爆發,京東最新市值是4800億。
李國慶呢?頹然地帶領當當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退市時市值不到40億。
此后,偶爾傳來李國慶在線下布局的消息。
據說建立了當當實體店,實現線上與線下同價,24小時經營。
據說加入了跨境電商的大潮,采取“跨境平臺模式+自營模式。
”現在看來,都沒有達到李國慶的預想。
今年3月9日,他再次刷屏,只不過這次是海航旗下的天海投資宣布收購當當網。
據說,價格僅僅為10億美元。
“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云煙!”也許,喜歡折騰的李國慶這一次是真的累了。
下一篇:他錯失一個網站,卻贏回了整整230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粒堅果,一個女人,讓他從街頭混混到年入50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