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湖畔大學的‘明星學員’胡彥斌 來源:馮侖風馬?! ?lsquo;我希望自己在張學友這個年紀,還可以開現場的巡回演唱會,那個時候牛班已經培訓出許多個周杰倫、林俊杰。
我也希望當我死掉的那一刻,牛班音樂學校還在,這就是我想的事情。
’ 近日,湖畔大學公布最新一期學員名單,著名歌手胡彥斌在列。
16 歲簽約唱片公司, 17 歲推出個人單曲, 18 歲第一張個人專輯面世。
出道近 20 年,胡彥斌創作了《月光》、《紅顏》、《男人 KTV 》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就連比他年長兩歲的林俊杰都調侃他‘資歷最老’。
年少成名的胡彥斌,在沉浮的行業里,可謂閱盡千帆,然而他并不滿足于音樂之路的順遂,他期待嘗試更多——創業。
2015 年初,胡彥斌成立‘牛班’,致力于打造中國 O2O 音樂教育第一平臺。
過去四年多,胡彥斌少有上通告,稱大部分時間都在為‘牛班’交學費。
在此之前,胡彥斌曾經歷過兩次創業失敗。
坦誠的他直言:千萬別覺得自己聰明,創業是一路摔跟頭,一路成長。
胡彥斌沒有念過大學,青春時期每當被人問起學歷這回事,自卑的他總是閉著眼睛編造說是上海音樂學院的。
2000 年, 16 歲的胡彥斌幸運地從幾百位侯選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音樂題材動畫片《我為歌狂》中大部分歌曲演唱的機會,那張原聲大碟最終大賣。
胡彥斌后來回憶說:在那個時代,一張唱片賣出去,它可以賺 10 塊,所謂的 10 塊錢等于什么?就是《我為歌狂》賺了七千多萬。
兩年后,他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文武雙全》,銷量 140 萬張。
然而胡彥斌真正開始跑紅是 2004 年,剛去北京發展的他發了新專輯《 Music 混合體》。
這張專輯讓胡彥斌一次性拿下了最佳男歌手等眾多獎項,就連最佳搖滾歌手都頒給了他,令坐在臺下的汪峰目瞪口呆。
但是,那時候唱片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這張專輯的銷量僅有 40 萬張。
2006 年,在與知名唱片公司金牌大風合約結束前的那段時間,胡彥斌十分難熬,新聞曝光率幾乎為零,于是他自己拉贊助開啟了全國巡演。
從策劃、組建團隊到導演,都是胡彥斌,但八場演唱會開下來非常成功。
彼時,他十分叛逆,也非常自我。
2007 年, 23 歲的胡彥斌向老板提出內部創業的構想,而后創建自己的唱片 LABLE ,成立了‘風風火火’公司,由胡彥斌和金牌大風共同注資創辦,然后還簽約了藝人‘青鳥飛魚’。
但由于‘風風火火’沿襲的仍是傳統唱片公司的運營方式,通過簽約藝人,做唱片,然后靠版權和演出賺錢,再加上胡彥斌不懂管理,只顧自己做音樂,公司就漸漸地銷聲匿跡了。
關門那一刻,胡彥斌對自己說:我再也不要開什么唱片公司了,這個不是人干的事。
2009 年底,發完專輯《失業情歌》后,胡彥斌選擇放棄當下的一切,前往美國進修電影導演專業。
他希望有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讓自己清醒一下,去整理自己。
‘很多朋友都說,你這樣走可能會被遺忘,也可能會被替代。
其實我心里已經有一個答案:我相信敢于挑戰的人,才能創造奇跡。
’ 當時,胡彥斌的英文特別爛,靠肢體語言比劃,為了聽懂課程,他向學校申請帶著翻譯一起上學。
‘老師跟同學講這個人怎么這么屌,還帶翻譯上課?我給自己洗腦,我說我不管,我就是要學到東西,因為我知道我的時間有限。
’ 畢業回國后,讀書上癮的胡彥斌又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了一年,在那兒他認識了‘牛班’合伙人張輝,并入股了他的一家影視公司。
2014 年初,胡彥斌走了一圈又回到創業的聚光燈下,成立了獨立音樂廠牌‘太歌文化’。
他自信且隨意地攤開雙手說:拋開歌手的身份,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創業年輕人,內心充滿夢想。
這次,胡彥斌當老板不是來玩票的,其以‘附贈’的一套全新商業模式為證,輾轉于音樂產業的相關企業中,探索‘音樂究竟怎么了’。
他還順便調侃了所有同行——‘我可能是唯一一個在 KTV 唱歌不跑調的音樂公司老板。
’ 骨子里充滿熱血的胡彥斌直言:全球音樂環境在惡化,大部分企業的制作部門被砍掉;沒人再買唱片了,實體不再盈利;免費為王,數字版權帶來的盈利有限,唱片公司也得看運營商和互聯網巨頭的‘臉色’過日子;媒體碎片化,藝人的成名渠道越來越多,對公司的依賴也就越來越小;投資人都是金融或者 IT 出身,他們聊的那些商業模式,其實在我看來,理念跟他們背道而馳…… 因此,胡彥斌決定搭建一個音樂產業的整合平臺。
它可以幫你解決從歌曲制作、專輯企劃、 MV 拍攝、到最后線上線下發行,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營收等任何音樂產業相關的問題。
讓你從左邊進來,幫你把所有東西包裝好,右邊帶著產品和錢讓你走。
這當中公司只收取服務的費用。
雖然陸續簽約了郭一凡等新人,并與京東達成推廣合作,但太歌仍以胡彥斌的個人業務為主。
胡彥斌承認:這次創業做得不好歸根結底還是人和執行力的問題。
當然它也太傳統,改變不了這個時代。
‘我覺得這個行業不同的時代都應該有一種商業精神,現在不是我綁你你綁我的時代了,因為你根本就綁不住,而是你要有自己的價值,讓別人需要你。
’ 后來,胡彥斌琢磨了許多想法,差不多把音樂產業所有的邏輯都分析了一遍,發現有一個方向比較符合他的資歷,成本也是可控的,就是教育。
‘如果我能把這件事做起來,才是資歷,才是行業對我的認可,并不是錢。
’ 2015 年 1 月,在獲得逐鹿資本百萬規模天使投資后,胡彥斌開啟了第三次創業。
他與三位音樂圈合伙人正式創立‘牛班’,致力于打造中國 O2O 音樂教育第一平臺。
這一次,胡彥斌真正找到了創業的感覺。
‘藝人是英雄,你在臺上必須要有殺傷力;而公司的管理者是幕后的推手,需要有奉獻精神,讓團隊所有人當英雄。
’ 過去四年,胡彥斌少有上通告,他一直忙于牛班的事情。
每天早晨 9 點上班、晚上基本在 10 點以后才離開辦公室,胡彥斌腦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盡快把事情扎得更深。
‘如果這時候我去做綜藝,又去做什么別的,那根本就是步子跨大了會扯了蛋。
’ 在公司,胡彥斌對員工十分嚴厲,他認為不定 KPI ,大家不會有很出色的成績,每家公司真正干活的就那些人,還有許多人在混日子。
‘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的團隊對自己狠一點,那老板就會輕松一點。
所以如果員工不夠對自己狠,那可能只能老板對自己狠一點了。
’ 事實上,胡彥斌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其他歌手改一首歌只需要一天,但他卻要花一個星期,‘我就非得把它搞得特別折騰我才爽。
那么我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這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是我個性的原因。
’ 從最早的什么技術都不懂,到現在可以和技術人員交流,這是胡彥斌最大的一個突破。
團隊有專業的產品經理,但他還是會比較深度地參與到每個部分。
胡彥斌給自己起了個 title 叫‘產品醫生’,負責挑毛病,想辦法解決。
他說產品上的事,自己可以一票否決,但是沒有一票通過權。
胡彥斌與牛班學員 創業起初,胡彥斌與合伙人因意見分歧吵過多次架,但每次罵完后大家喝點小酒又繼續分工干活。
那時候,他渴望做一個 App ,讓更多人在網上學音樂。
胡彥斌找了一圈,發現在音樂教育這個細分領域,國內外還沒有做在線培訓的,于是他做出了牛班 App 。
資源可能是胡彥斌做牛班最獨特的優勢。
國內一線歌手譚維維、王錚亮、郁可唯、丁當、袁婭維等都曾擔任過牛班聲樂老師。
這些明星會為產品‘自帶用戶’,而反過來看產品也有機會把一些學習者變成明星的粉絲。
為了吸引更多新用戶,牛班起初大部分課程都是免費的,燒了大半年的錢后,胡彥斌與合伙人在 2015 年 10 月正式啟動融資,然而卻遇上資本寒冬。
胡彥斌與合伙人前后見了幾十撥人,坦言實在是講累了。
‘當時投資人都覺得虛,無法變現,其實我們也沒想明白,那時候只有很少的營收,在燒錢階段。
’ 無奈之下,胡彥斌對合伙人說:要不別融資了,我自己拿錢出來。
但很快便被否定了,合伙人說:如果我們連投資人這一關都過不了的話,證明這事好像做得不靠譜。
直到 2016 年 1 月,牛班終于完成樂清聚豐的 1820 萬元 A 輪投資。
創造 101 牛班音樂團隊 ‘三十而立,夢想和現實做著加減,但對于媽媽,歲月只給我們倆做減法。
我思考了很久,找不到一個完美的答案來平衡夢想和家的距離。
’ A 輪融資后,為了照顧母親,胡彥斌不僅自己搬回了上海,還把整間公司一并搬了回去。
‘其實媽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
我 21 歲那一年,父親就去世了,這么多年來媽媽依然還是一個人。
’ 牛班 App 從版本 1.0 、 2.0 再到 3.0 ,胡彥斌一路摸索,一路都有摔跟頭。
‘有一本書對我啟發非常大,里面說:其實能夠推動這個國家進步的所有行業,都是要有最好的商業模式才可以推廣的。
因為如果你全部是免費,你根本無法長久生存,你想做的事情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后來我們改了,有用戶收費這個模式,你會發現,付費之后,用戶因為有購買這個特征,他會認真的學。
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提出面對面教學的要求,胡彥斌考慮到線下教學可能更有氛圍,于是 2016 年夏天在上海成立第一家牛班音樂學校。
‘舞臺是殘酷的,當我們入行這一天就知道游戲規則,有的人靠天賦有的人靠努力。
’ 2018 年夏天,在《創造 101 》,胡彥斌擔任節目的音樂總監和唱作導師,他創立的牛班音樂學校派出 20 余位核心成員挑起整個節目的音樂部分。
《創造 101 》播出后,胡彥斌和牛班樹立起一種更加深入人心的形象: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以音樂專業主義的方式切入提供一整套服務。
節目還沒有結束,幾十家經紀公司就已找上門來合作。
從教學內容方面,到和品牌合作推出各種活動選拔優秀音樂人才,再到自己包攬音樂創作,制作,編排,宣發到培訓藝人,牛班的潛力正在一點點的顯現。
如今,牛班線下已發展到全國六大校區,擁有數千名學員。
他們當中大部分是興趣愛好者,專業人群在 15% 左右。
對于這批專業人士,牛班會幫他們做歌做發行,精準地推到一些演出渠道。
早已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的胡彥斌現在更加自律、更加有執行力,并不急于求成,他說,‘我也害怕被淘汰,但我希望把我淘汰的這個人一定要是我培養出來的人。
’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有的寫得精彩,有的寫得平庸,有的留下遺憾,有的留有思考。
在合伙人眼中,‘歌手胡彥斌是藝術家,而創業者老胡是冒險家和野心家。
’ 對此,胡彥斌回復稱:身份上的轉變是我自己選的,其實創業者內心都不滿于現狀,希望可以去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從未來來講,創業是對于自己人生價值的體驗,企業家是理性的,他會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干嘛。
但藝術家就是在內心里面繞,所以藝術家是為大多數而活的。
其實如果不創業的話,我可能一輩子不會去思考管理企業的問題。
對于這些體驗我十分珍惜,我覺得這些體驗很值錢。
在胡彥斌看來,音樂人出來創業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能出來一個爆款,行業才會熱鬧起來。
胡彥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用最好的方式和初心去堅持把音樂行業做起來。
現在,胡彥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不想到50歲的時候,一副發福發胖油膩只看到錢的樣子,所以他開始慢慢找回年輕時身上帶刺的自己。
有朋友問他:這個年紀了,到底還在暗自較勁什么? 胡彥斌說:誰能懂我們這群傻子,骨子里的燃。
下一篇:植樹18萬棵,打動劉強東,他是循環家具創業第一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5億起家到賺63億,國民老公王思聰的生意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