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商界招商網 記者/朱作明綜合】創業需要像打仗一樣,先熟悉軍法,明確方向,“謀定而后動”,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先生存,后發展;先經營,后管理;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紙上談兵”1.確定“敵人”的方位。
項目有沒有方向?行不行得通?說通俗一點就是:為誰謀利,對誰負責。
我個人覺得最經典的商業計劃書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一句話清清楚楚,誰都明白要干嘛能得到什么。
所謂利,無非就是權、錢、名、色。
你到底為誰在哪幾項上謀得了利益,一定要想清楚,這是生存的根本。
對誰負責,誰說你好,誰來傳播你,產品就要對誰負責。
負責的群體越大,發展就會越快。
2.挑兵點將。
這個項目在驗證階段需要多少人。
人從兩個方便考慮:一是技能,直接考察過往的工作經驗即可。
二是協作,盡量找有一起共事過的人來合作,核心人員特別注重是否有這方面的磨合期。
項目需要做什么?自己心中一定要清楚,同時也要清楚:合作伙伴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集合在一起才能最終決定做了什么。
如果太勉強,不會開心也不會持久,遲早是個麻煩。
3.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啟動項目到預期階段需要多少錢。
首選掙錢,組個小團隊,不用投資太多,就能掙錢,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其次融資,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融資的成本是高昂的,不斷的和投資人溝通信任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心理準備。
最次自己掏錢,一個短期不能掙錢又得不到融資的項目,最終成功的概率是極其渺茫的,除非自己很有錢,很可能一點點錢砸進去連泡泡都看不到,最終給家庭帶來困擾。
4.天時。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形式總是不斷變化的。
創業既需要激情和勇氣,更需要理性和耐心。
初次創業總是容易感性化太強,不能實事求是的看待問題。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跑不掉就賣,賣不掉就關。
打勝仗不需要水平,掩殺而已,打敗仗才考驗指揮者的素質,兵敗如山倒也能有條不紊。
高手不是逆水行舟去逞能,而是順風順水駛到盡!這一點可能是廢話,不管用。
因為只有執著過的人才能理解什么叫放下。
對天時的把握上,可能每個創業者都要交點學費。
5.地利。
地方決定了項目成本,人員心態,媒體輻射,政策支持,隊伍建設,人脈圈子,資金支持。
要客觀分析自身條件,權衡取舍,最大化的地理優勢。
舉例:北京的優勢是品牌輻射能力強,北京下雪全國人民都知道,同樣北京出了個什么好項目一下子也能傳播到全國。
但是北京的缺點就是浮躁,太多故事太多神話傳說太多口水扯蛋。
怎么客觀實際的根據項目的不同階段安排工作重點,想清楚了就可以,不能一概而論。
6.軍有軍規。
最根本的制度就是股權,既要保證決策的集中性,也要權衡團隊歸屬感。
什么五五開之類的和事佬方法,絕對是不可取的。
一定要明確究竟是誰把公司靠在肩上,誰在做最后的決策,民主是打不了仗的。
快速決策,錯了再調整的成本遠遠小于無休止的坐而論道。
除此,簡明扼要的道德底線:不貪公,不賣主,不斗己,不抗命。
其他小節,共同決定共同遵守。
對創業公司來講,根本的制度是股權制度。
在此基礎上,人事的作用遠遠大于制度。
帶頭大哥需要胸懷和魄力,能幾乎容忍任何缺點,不斷發現優點。
在初期人的主觀能動性遠超過制度。
下一篇:創業指導:在一周內摸清一個行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支強有力的創業團隊需要3個前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