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里有太多的想象和未知,不需要過多財富的原始積累,也不需要依賴關系人脈網的編織,這里崇尚的共享、對等和創新,成為了培育創業者以及成功者最肥沃的土壤。
而在這類成功者當中,又存在著一類特殊的群體。
這類群體,對照世俗的成長范本,他們表現得異常糟糕,要么輟學、退學,要么成績憂人、渾渾噩噩,但他們最終卻成功了。
而至于這是歷史選擇的結果還是自身努力的結果,都變得不那么重要。
下面我們特意選取了四名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80后,看看這幾位世俗眼中的“差等生”是如何逆襲的?案例一:“屌絲”邢帥 邢帥是屌絲逆襲的典范。
出生于山東菏澤的邢帥,家境貧寒,沒學歷沒背景,直到他在YY直播成名之前,劇情一直沒有出現反轉的跡象。
差等生、高考屢戰屢敗、退學、斷絕父子關系……這類關鍵詞基本上涵蓋了他成名之前的日子。
高中上了七年后,邢帥最終勉強考上了云南的一所二本院校,“這已經是我的極限了”他曾對《創業家》記者表示,“我的記憶力特別差,不適合應試教育。
”邢帥回憶,盡管考上了本科,但一心惦記著考清華的他并沒有心動,而是選擇重走舊路。
這種被老師和家人不看好的堅持,最終還是一條床單讓他醒悟。
復讀高八的第二天,恰逢一位高十(復讀了7年)的“戰友”在樓下曬被子,被上一朵漂亮的花紋引起了邢帥的注意。
他剛走近幾步,一股尿騷味撲面而來,原來那塊被誤認為花紋的東西是尿堿染出的印記。
那人由于復讀壓力過大,出現了泌尿系統紊亂,“我隱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不能再讀下去了。
”那一年,他22歲。
不過即便邢帥的大學生活如此來之不易,他讀了一年后就放棄了。
這一舉動引起了家里人的強烈不滿,父親甚至為此要跟他斷絕父子關系。
而邢帥的解釋是“看不到未來”,“不知道出來后能干什么”。
他把學費拿去買電腦和學了新潮的Photoshop課程,“當時我感覺淘寶會起來,需要美工,我覺得我做這個還是很有市場需求的。
”學成之后,邢帥開始在QQ群里傳授Photoshop,之后成立邢帥網絡學院,進駐YY。
邢帥這個名字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13年,他成立了以他個人名字命名的在線教育公司——邢帥教育,主營業務包括職業技能的在線學習和培訓,獲得了1500萬美元A輪融資。
他終于以一個“屌絲逆襲”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不過他還保留了之前的習慣,比如穿便宜的衣服、租房子住、一天只吃兩頓,當然,最后一個毛病是之前因為貧窮而留下的,并沒有隨著生活好轉而轉變過來。
“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很低”,不過這并不妨礙對他進行“成功人士”的定義。
不久前,底下員工接近500人的邢帥收購了馬桶英語,向教育游戲化和社交化布局,他的教育版圖在走向壯大。
“為你這個群體去作出一些推動性的東西,改變性的東西,讓我們這個群體生活得更幸福。
”邢帥逆襲之后如此評價著他所做的一切。
案例二:“混世魔娃”茅侃侃被封為“IT業京城四少”的茅侃侃也被稱為“混世魔娃”。
他曾兩度輟學,高中沒念完便出來工作,21歲時開始創業,23歲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
茅侃侃絕不是一個腦子愚笨的人,但學習成績卻極度偏科。
17歲時因高一地理會考不及格而退學。
父母滿懷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僅僅不到一年,他以想工作為理再次提出退學。
退學步入社會,茅侃侃并沒有要與這個世界和解的意思,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件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CI項目的運行,一路折騰,茅侃侃6年間換了6份工作。
2006年,茅成立Majoy(時代美兆)公司。
當年5月14日,茅侃侃和另外兩個“80后”創業者李想、高燃一起,作為央視經濟頻道 《對話》節目的嘉賓,出現在了電視屏幕上。
第二天,三人的成名速度幾乎如同他們創業的速度一樣快,轉瞬便成為網絡上炙手可熱的偶像。
茅侃侃的“真人數字游戲產品”尚未上線就收到了大量訂單。
然而成名后的茅侃侃也開始感受到光環帶來的眩暈。
他曾在產品定價問題上與員工發生爭執,執意要定一個較高的價格,“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
茅侃侃的這種做法遭遇了員工的抵制和不滿,最終引發大量員工離職。
而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當時的決策是錯誤的。
2010年,茅侃侃從Majoy離職,現擔任GTV(游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而公司管理事務則交給了他的合伙人。
“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
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
”已過而立之年的茅侃侃開始直面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案例三:“野蠻人”劉亮 劉亮出身草莽,當過兵,只身南下去混滾滾紅塵,發過傳單,做過保潔,教過一陣子的課程,折騰過電腦生意,在突發奇想中也開辦過培訓課程。
最后發現,互聯網游戲是個大有可為的行業,于是鼓搗起了《傳奇》私服,就此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2000年,在深圳待了半年的劉亮回到西安開辦了電腦培訓學校,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2年劉亮做了站長,得益于淘寶與易趣掐架,全國站長都在那段時間賺了一筆,每個用戶在淘寶上注冊一個個人網站,淘寶就返10塊錢。
那時還沒有反作弊機制,于是站長們互相介紹經驗,換IP注冊網站,一個月最多靠這個賺過三四萬塊錢。
而后,劉亮的創業經歷與盛大、騰訊、360公司等巨頭公司產生了交集。
劉亮曾開發了一款“QQ也瘋狂”的產品,QQ用戶可以在他們服務器上掛太陽,每月只需10塊錢。
這個產品讓QQ在線人數顯示從300萬推到了600萬。
不過最終被騰訊發現,分分鐘給滅了。
與盛大的淵源則源自于那款《傳奇》的游戲,他看到這款游戲火爆之后,便東拼西湊弄出了一個非官方版本,第一年就賺了兩三千萬,然后最終也難逃被扼殺的命運,做了一年之后也被盛大給滅了。
相比于與上述兩家的沖突,劉亮與360則是合作的姿態。
2012年初,游久與360旗下的360保險箱軟件合并成立新公司“360游久”,劉亮擔任360游久CEO。
2014年7月,游久借愛使股份的殼資源在A股上市。
案例四:“站長”姚劍軍 作為上市公司飛魚科技的CEO,姚劍軍更為人熟知的是站長之家的創始人。
這位中專畢業的80后“站長”從小成績不好,在初中常考倒數第一,甚至還留過一級,與他大哥大姐的優異成績相去甚遠。
進入中專后,姚劍軍整天沉迷于游戲。
2000年元旦,姚第一次與網絡親密接觸,這成為他不讀大學、以及10年后躋身千萬級別富豪的重要理由。
2002年,姚劍軍創建“站長之家”,那年他剛滿20歲,幾乎一夜之間成為手握互聯網流量戶口最多的人,他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巔峰。
姚劍軍在站內以“阿飛”的名稱示人,他在圈內有句名言——“有事請晚上2點找我”,這是姚劍軍作為站長時最真實的寫照,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天亮睡覺,中午起床。
2008年,姚劍軍成立廈門光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兩年時間研發的第一款游戲產品以失敗告終。
做“站長之家”時的積蓄已全部花光,姚不得已抵押房產。
2012年姚劍軍被福布斯中國選入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代表。
爾后,姚與美圖秀秀聯合創始人陳劍瑜成立游戲公司飛魚科技。
2014年12月5日,飛魚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姚劍軍到達事業巔峰,這一年姚不過32歲。
下一篇:P2P網貸繁榮背后 你必須知道的五個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時代 有什么技能才算人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