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變現模式成為現在創業公司防守寒流的必須,我羅列了一下目前主流互聯網變現模式(各模式之間會有部分交叉):電商及交易變現這是目前最主流的互聯網變現方式,包括電商類企業、垂直社區類企業、新媒體類企業,甚至部分saas類企業,都是通過這類變現方式。
在流量成本不斷走高的環境下,轉化率是這類變現效率的關鍵。
但就目前來看,除了直接的電商類企業在用戶認知層面上較有優勢外,其他商業模式大都隔了一層,轉化率都不太高。
另外,雖然電商及交易變現穩定度高,延展性強,可規模化的空間大,但對后端的供應鏈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是目前大部分此類創業公司的難點。
如果能夠高效地解決供應鏈問題,才算在電商這條路上走通了。
廣告變現(內容變現)這是一切用戶驅動型(流量驅動型)企業的基本變現方式。
只要有人就有廣告的價值,但其中價值大小的卻是天差地別。
以視頻舉例,連播長視頻的廣告價值比短視頻的價值相差是數量級的相差。
以廣告變現模式盈利的公司的基礎是用戶量巨大,且用戶畫像清晰,大多數的自媒體都是采用這種方式變現等。
從形式上來說,現在廣告主要還是4A公司代理的品牌廣告和一些CPC廣告運營方比如:廣點通、百度廣告聯盟、今天頭條、網易廣告運營的廣告等等。
廣告變現的優勢在于普世性高,可以作為各種公司的輔助現金流來源。
但問題是規模化空間不大,穩定性略有欠缺(除了以廣告為核心變現部分巨量用戶企業)。
導購變現這是一個由電商演變過來的變現模式,是前兩種變現方式的結合:電商+廣告。
導購類網站、返利網站、搜索網站、導航網站的主力變現形式。
這類變現模式的本質是通過CPS方式獲利,市場上這類的廣告聯盟也比較多,包括億起發、多麥等,當然還有阿里媽媽、京東聯盟。
這也是一種相對比較穩定的變現方式。
其中返利會特殊一點,就是把獲得的部分傭金直接返還給消費者從而來進一步刺激消費和加速消費決策。
數據變現這里我把數據變現和金融變現分開來,主要還是因為我個人認為其價值大小還是很不一樣。
因為現在創業企業可以獲得的用戶數據,無論是C端數據還是B端數據其實都是小數據,和所謂的大數據距離太遠,這類數據的變現價值較弱,基本上就是第三方征信數據提供,或者匯集到第三數據公司集合產生價值。
這點我理解的數據變現就是單純的搬運工,當然你可以獲得相對多的數據的時候也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價值,比如阿里、京東可以直接演化出供應鏈金融等。
所以在我看來,對于大多創業公司來說,這塊變現相對較弱。
金融變現這是目前最火的變現方式,只要能和金融或者數據沾邊的創業項目基本上會告訴你項目金融的想象空間。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空間非常大的盈利模式,而且它不僅僅是盈利模式,對于整個商業邏輯也有很強拓展。
這也是創業故事喜歡跟金融沾邊的原因。
非互聯網金融企業延伸金融方向有兩個方式:a、流量變現方式,通過數據篩選和處理精準推薦金融產品;b、通過上下游產業鏈控制和數據分析進行供應鏈金融。
前者門檻低,同樣價值低。
后者門檻高,碰風險,有定價權,可以促進供應鏈效率,模式價值和財務價值都很大。
信息撮合與服務費變現這類變現在O2O和企業服務中最為常見,也是這一類企業的核心變現方式,但這類變現方式對于商業邏輯本體要求很高,如果產品足夠高頻,或者切入點很痛,用戶付費意愿會增強。
商業邏輯的可規模化效應會帶動盈利模型的規模化。
并且此類變現穩定,是一個可靠地變現方式。
唯一擔憂的就是目前市場上有太多通過免費思維在教育用戶的產品,在我看來一來是對市場拓張盲目崇信,二來是對自己的產品不夠自信,產品足夠好,切點足夠痛,免費啥?就因為有太多的這樣的產品所以也導致用戶被反方向教育,付費意愿是這類變現的一個憂慮點。
游戲變現這個變現我想大家最好理解了,也是騰訊的一大收入支柱。
游戲充分利用了用戶心理有著強大的付費能動性。
其中網絡游戲、社交游戲、網紅打賞等等都屬于這類變現。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變現方式,只是不具備普世參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導彈這樣的武器。
宗教變現如果說游戲變現是導彈,那么宗教變現就是原子彈。
這類變現我覺得威力更大,同樣實現難度也是極高。
除了部分宗教網站在不斷運用之外,一些互聯網企業也有運用的影子。
宗教網站的運用我不想贅述,只舉個比較正面的例子——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通過內容篩選具有相似標簽的用戶之間的粘性,同時通過一些儀式性很強的東西強化社群價值觀,在我看來這種粘性已經超過了粉絲這樣的范疇。
優質內容持續地形成共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用戶的思維。
黃章晉曾在《一席》中講到,內容的最高級形式就是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并將這樣的價值觀賦予自己的讀者。
這樣的內容形式,羅輯思維算一個。
所以羅胖賣什么不重要,只是取決他想賣什么,他就是粉絲心中的“神”(我是羅胖的用戶)。
當然,這類變現門檻太高,普世性極低。
任何產品都希望能夠人格化,態度是吸引用戶很重要的維度,只是難度大而已,而且需要時間的積累。
這8中方式是我能想到的互聯網比較普通的方式,可能還有很多變現方式我沒有提到,或者說未來會產生出來。
歡迎大家與我探討。
但在這里我想表達的是作為一個成熟創業者,在開始創業或者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我們不妨放下商業邏輯,回歸現金流,想想盈利模型,可能這樣可以讓我們在“冬天”過得更從容。
作者:黃新偉青年創業網創業始人、青年創業導師、全網營銷第一人。
歷時10年創辦了影響中國的青年創業網,并培訓輔導過上百家創業企業,演講超過300場,聽眾達百萬人次之多。
微信公眾ID:QNCYE168 個人微信ID:398879136
下一篇:微信賺錢越來越難?該如何轉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創業成熟的條件和背景:你了解多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